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大兼并的残酷现实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格局在战国七雄的竞争中,秦国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胜人一筹的实力,直到商鞍变法后”,战国时期的“大兼并”战争与秦有关的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牧野之战2 . 夏曾佑说:“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孔子奠其基”指的是:A创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封建文化基础B创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奠定了日后中原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围D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3 . 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派蒙恬北击匈奴B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C建立郡县制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4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曹魏前秦 东晋北魏ABCD5 .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一改革的措施,主持这一改革的是( )序号措施1改穿汉族服装2改鲜卑姓为汉姓3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秦孝公B孝文帝C商鞅D管仲6 . 我国发现远古人类遗骨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7 .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成语所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是朝秦暮楚 问鼎中原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ABCD8 . (题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A都实行了汉化措施B都促进了社会发展C都进行了迁都D都增强了军队战斗力9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表明汉初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10 .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秦孝公重用商鞅B商鞅变法失败了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史书记载“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11 .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12 . 与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毕昇B张仲景C蔡伦D张衡13 . “成由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当今,国家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 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下列帝王中,具备节俭美德的是A汉高祖B光武帝C汉武帝D汉文帝14 . 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在A曹魏B东晋C西晋D东汉15 .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ABCD16 . 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起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17 . 在河南南阳医圣苑医圣山下,常有民众及游客虔诚祭拜张仲景。张仲景著有A春秋B易经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18 . 依据“干栏式建筑”“水稻”“骨耜”等关键词,你可以判断它们最有可能出自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大汶口遗址19 . 它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著作是( )A尚书B春秋C道德经D史记20 .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一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是( )A刘徽B阿基米德C刘歆D祖冲之21 .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A刘歆B刘徽C张衡D祖冲之22 . 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3 . 图片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面关于图1、图2的解读正确的是图1秦朝疆域图图2元朝疆域图A图1至图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皇权在逐步加强B图1至图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C两幅图都反映出西藏归中央政府管辖D两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24 . 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导致强秦短命速亡的根本原因是( )A秦的暴政B大泽乡起义C巨鹿之战D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5 . 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 )A刘邦、项羽B萧何、张良C赵高、子婴D陈胜、吴广26 .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D明朝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的主要内容27 .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杰出成就领先了欧洲( )A近1000年B近2000年C近500年D近1500年28 .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下列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政权是刘备建立的吴国B政权占据中原实力强大C政权依江建都城于赤壁D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统一29 . 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向汉武帝提出上述建议的人是A董仲舒B主父偃C卫青D霍去病30 . 东汉中后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腐朽,表现为( )A七国之乱B外戚和丞相轮流专权C严刑酷法D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31 . 郡县制开创于( )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二、综合题3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如图所示请回答:(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卫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出一项变法的内容。(2)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完成的时间是什么?(3)材料三的人物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他在地方采取什么制度?分别列举出文化和军事两方面的具体内容。(4)综上所述,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对卫鞅变法的感悟。33 .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工具说进步)材料一(食物话变迁)材料二(住房见发展)材料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的工具,分别由哪个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所使用?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3)图三、图四所示的农作物,分别是由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3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他们为什么形成了部落联盟?(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叫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