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脏物的条件下,圆明园遭到了大规模地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B法国和英国C日本和俄国D英国和俄国2 .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日军南京大屠杀3 . (七大的决议)尖锐地指出:由于国民党继续实行独裁统治,拒绝进行民主改革,由于它不是将重点放在反对日本侵略方而,而是放在反人民方面,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败了,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据材料可知,中共七大A决定发动台儿庄战役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D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4 . 下列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史实,哪项与南京有关?( )1842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927年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1937年12月,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淮海战役结束ABCD5 . “在第一年时,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积极参与接受西方的民主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了主导的标志。”这里的“两位先生”是指A求富科学B民主科学C共和科学D民主共和6 . 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的是A武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7 .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邓世昌B岳飞C郑和D康有为8 . 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豫湘桂战役9 . 带领部队与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的是周恩来陈毅瞿秋白朱德ABCD10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在当时的任务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B组织学生示威游行C领导工人运动D建立无产阶级的武装11 . 下列历史事件中,拉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建立强学会B创办万国公报C公车上书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12 .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废除二十一条”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3 .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4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中华民国成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太平天国失败ABCD15 . 如图漫画反映的是A废除科举制B新文化运动C反对北洋军阀D剪发辫易服饰16 .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启发者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B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是一次以救亡图存为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7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在1895年的“使命”是A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西方侵略C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培养国民独立人格,荡涤封建文化毒害18 . 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巨大的成就”指的是A南昌起义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北伐战争胜利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19 . 小华同学学完敌后战场一课后,对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相同点作了整理,下列不正确的是A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B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C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D山西都是主战场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删改)。据此回答题:20 . 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 . 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2 . 材料中第三次战争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清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三权分立制度B民主共和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二、综合题23 . 八年级的学生学完中国近现代历史后,在暑期围绕主题为“近现代的北京”进行探究活动。结合所学回答他们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活动1查找资料,提出问题以下是北京地方史概要第十章近代北京第一节震动京师的鸦片战争第二节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第三节戊戌变法第四节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第五节资产阶级革命及宣统皇帝退位第六节民国时期的北京(1)仿照第九章的示例,设计两道第十章的思考题。(要求:设计的问题内容要反映北京地方的历史变化,要体现创新性和一定思考深度)示例:第九章清代的京师第一节清王朝的建立第二节紫禁城、皇城、皇家园林、王府第三节北京的四合院和会馆第四节北京的经济第五节北京的文化第六节北京的宗教、民俗与文化交流提出的思考题有:1简述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建设。2近代北京中西文化交流有哪些特点。3以北京宗教文化为例,从中体现了北京文化什么特点。4分析清代北京重要商业区形成的原因。活动2寻找列强侵华罪证(2)结合上面的照片内容说出近代列强侵占北京三次侵华战争。活动3探访名人故居居住名人最多的胡同菜市口胡同(今菜市口大街)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人物居住人数最多的一条胡同,总数达30余位。他们当中有林则徐、左宗棠、康有为、秋瑾、蔡元培、李大钊等。(3)从上述历史人物中选取一位,概括他的历史功绩。活动4探究国庆大典国庆大阅兵是展现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大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五次国庆大阅兵和群众游行。今年的群众游行有三个篇章即“建国创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第一篇章由“开天辟地”“浴血奋战”“建国伟业”“当家作主”“艰苦奋斗”5个方阵组成。(4)根据活动4的材料,结合所学,仿照示例,在第一篇章的五个方阵中选取1个方阵,设计一个代表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说明理由(示例除外)。示例:方阵名称:开天辟地历史事件或人物:中共一大的召开理由: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5)说说开展国庆大阅兵的意义是什么?三、辨析题24 .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zhi)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1865年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材料三甲午战争清军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 (1)基于材料一的认识,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运动名称: _ 结果: _ (2)材料二中,李鸿章等洋务派为办理“机器制造一事”,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何民用工业?(各举一例) 军事工业: _ 民用工业: _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为什么? 评价: _ 理由: _ 。25 .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填序号)(2)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