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月清质量监控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下示意图中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动荡与变革B大一统局面的开创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 . 下列历史史实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220年-曹操-魏国B221年-刘备-蜀国C230年-孙权-吴国D266年-司马炎-东晋3 .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精明,下列历史人物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4 .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5 . 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武王伐纣 秦始皇统一文字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三国鼎立ABCD6 .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7 . 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魏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8 . 西周、西汉和西晋初年,统治者都实行过分封制,这几个朝代的分封制都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负面影响。西周的分封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隔绝,西汉的分封导致了汉景帝统治时期的“七国之乱”,那么,西晋的分封导致了什么结果呢?( )A“百家争鸣”B农民大起义C西晋统一全国D“八王之乱”9 .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时间是A266年B280年C316年D317年10 .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母亲和妻子一族统称为( )A外戚B宦官C内亲D豪强11 . 表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隋蜀西魏北周吴东晋宋齐梁陈A统一与分裂并存B只有局部统一C分裂是主流D北方较安定12 .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黄帝的年龄和寿命,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岁1岁13岁11岁2岁8岁15岁11岁14岁9岁A诸侯之间争霸激烈B中央集权逐渐强化C统治者实行暴政D外戚宦官交替执政13 . 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羯D氐14 .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朝代歌的下一句应该是A二晋前后沿B南北朝并立C隋唐五代传D宋元明清后15 . 能够识别地图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观察下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A战役的名称是官渡之战B交战双方是孙刘抗曹C历史影响是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D交战时间是208年16 .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的是( )A氐族B羯族C鲜卑族D羌族17 . 我们的家乡亳州,人杰地灵,一代枭雄曹操就生在此处,你知道他是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吗?A三国B魏晋C东汉D西汉18 . 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战之后,曹操扫平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大部及四川、云贵等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以上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BCD19 . 改变史记中记载的“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的局面,改进造纸术的是 ( )A屈原B张衡C蔡伦D毕昇20 .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的丰富内涵,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中医已迈出中国,走向世界。请指出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A九章算术B水经注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交往方式? (2)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连接了哪些文明区域?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有何内在联系? (3)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