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_第1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_第2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_第3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_第4页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第四单元水平测试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17年3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将于本月22日在华盛顿主持召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快打击该组织的行动计划。70多年前,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世界各国人民采取的举措是A组建三国同盟B组建三国协约C构建反法西斯联盟D组建轴心国集团2 . 一战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哪两个国家之间矛盾日趋激烈:( )A美国和中国B英国和日本C法国和德国D美国和日本3 .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受绥靖政策的影响B法西斯军队突然袭击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D使世界人民受到极大鼓舞4 . 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 )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5 . 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是 ( )A巴黎公社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6 .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到同盟国一方作战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ABCD7 . 下列不属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的是: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大D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8 .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男主角工作的学校在北京市“赵登禹路8号”。看到这个地址,我们会马上联想到与这位英雄为国捐躯相关的历史的事件。这一事件A是局部抗战的开始B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宣告“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破灭D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爆发9 . 战争是残酷的,20世纪上半期,人类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隔了A12年B15年C20年D25年10 . 小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飞机和坦克在一战中投入使用B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D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11 . 下列对美日之间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发展阶段影响19世纪,美国侵略日本A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美国B二战亚洲战场爆发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美国扶持日本,美日形成战略盟友C使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20世纪后半期外交上日本跟随美国D70年代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AABBCCDD12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可能发生的历史事件,不包含A凡尔登战役B南京大屠杀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3 . 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比较这两次世界大战,二者存在的显著不同是A战争根源B战争性质C战争规模D主要影响14 .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促进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B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理论C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的数量剧增美国经济大萧条,苏联计划经济成效显著D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AABBCCDD1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凡尔登战役开始16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表述中符合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人民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C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失败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18 . 列宁在论社会主义中说:我们实质上可以用两个东西来满足小农。第一,需要有一定的流转自由,需要给小私有主一定的自由。第二,需要弄到商品和产品。为此,苏俄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自由主义政策19 . “它终于使美国从传统的孤立主义羁绊中挣脱出来,使美国暂时停止了党派之争,而将不可遏止的怒火汇合成一个强音参战!把炸弹扔到东京去! ”引文中的“它”指的是A珍珠港事件B慕尼黑阴谋C中途岛海战D德国突袭波兰20 .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1415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200万降至1939年的800万。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是由于美国实施了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21 . “(德国)政府面对危机无计可施,19291933年,短短5年间更换了4届政府,但经济仍无好转迹象。”上述现象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纳粹夺取政权,战争不可避免C德国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22 . 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列宁的身高只有1.6米;邓小平却只有1.5米。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下面哪些叙述符合他们的“巨人形象”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走向富强罗斯福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斗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ABCD23 . 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 )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24 . 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她的国名应是( )A沙皇俄国B苏联C苏维埃俄国D俄罗斯25 . 下图两个历史人物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战败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C民族矛盾不可调和D一战后的殖民地解放斗争26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希波战争27 . 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史实结论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苏联解体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ABCD28 .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在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这里“机会”的含义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B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29 . 下图巨头曾在1945年的某次会议上作出“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决议。此会议应是A日内瓦会议B开罗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30 . 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ABCD二、综合题31 . 大国崛起是世界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而大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个普通的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拿破仑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1815年6月,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拿破仑被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打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他回顾过去,仍不无得意的说:“我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战后的国际秩序)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材料四: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4)材料四反映了列宁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材料中“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不得摘抄材料中的原句)(5)但后来苏联的发展却矛盾重重。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三、辨析题32 . 会议是人类历史上解决重大问题的主要形式,对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会议彰显地位)(1)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结合图1和图2,运用史实加以论证。(会议力挽狂澜)材料:“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中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2)有历史学者用“力挽狂澜”描述这次会议,请你说说理由。(会议引领胜利)(3)图3的会议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内在联系?(会议酝酿新生)(4)结合图四谈谈你对“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理解。33 . 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探索他们的过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宗主国的战争指哪一战争?战争中领导北美人民的领袖是谁?材料二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2)据材料二指出该宣言是什么文献?该文献在起到什么作用?颁布该宣言的总统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总统进行评价。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