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组成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是( )A美、英B法、俄C英、法D美、俄2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认为:“随着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下列符合作者观点的企业有( )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ABCD3 . 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根本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B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来侵略D镇压人民起义4 .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B创立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5 . 1900年,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A华尔B瓦德西C希摩尔D克林德6 .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死于1910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虎门禁烟辛亥革命ABCD7 . 初三(1)班准备组织同学观看以下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观看,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鸦片战争末代皇帝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ABCD8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9 . 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直接相关的内容是A中英协定关税B割让香港岛C赔款2100万元D开放五口通商10 . 奏折、诏书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两则奏折、诏书反映了A鸦片战争的危害B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C维新运动的历程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局11 . “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2 . 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湘军的进攻B洋枪队的助剿C北伐的失利D天京事变13 .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两个条约的最主要不同点是A割地B开放通商口岸C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D赔款14 .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B大力倡导实业救国C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D大力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15 .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冲饷之银。”只应是清朝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李鸿章16 .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賠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激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的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7 .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的是:( )A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B都有巨额赔款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18 .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东来,它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这里的“西方的先进文化”在表现上不包括A“拜上帝会”创建B铁路、公路的修筑C大生厂的创办D临时约法的颁布19 .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A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在北京划定使馆界C成立了“洋枪队”D在中国开设工厂20 .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幅对联讽刺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 . 下框中的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国家对中国领土的侵占( )侵占中国领土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范围:中国东北和西北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22 .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23 . 汉冶萍公司记载,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民众思想普遍闭塞、保守B近代中国工业比较均衡发展C国人对近代机器工业认识各异D洋务派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24 . 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它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ABCD25 .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左宝贵26 .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内容或影响分析正确的是南京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瑷珲条约使英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马关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ABCD27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B打击外来侵略C实现其革命理想D宣传西方基督教义28 .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知新报D湘学报29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马关条约签汀之后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30 .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A百日维新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C强学会的成立D公车上书二、判断题31 . 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在国内直接引发了康有为、梁启超引导的“公车上书”。三、综合题32 .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布罗代尔文明史纲(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3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中国第一个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材料二: 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中的哪个历史事件?举一个该事件的代表人物。(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内容?这个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曰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3)写出“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材料四: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免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辛亥革命的影响。四、论述题34 . 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于大沽、北塘炮台试射电报以达天津、效果良好。他再次上奏:“旱线”(即陆线)从天津到上海所需不过“十数万两”,可先从淮军军饷内拨款开办,等到办成后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招募商股,分年缴还本银;经营方式自然是“官督商办”;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方面人才不能不雇外国专家,但他明确提出要设立电报学堂培养中国学生“自行经理”。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设立电报堂,这是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1)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