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秦朝末年到楚汉战争为历史背景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陨石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这表明秦朝末年,有人主张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完全恢复西周制度C回到诸侯并立的局面D取代秦始皇称帝2 .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ABCD3 . 以下能够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状况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黄帝和炎帝部落D夏朝建立4 . 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当时下列哪种思想?( )A加强法治,中央集权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为政以德,仁政王道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5 .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A夏朝B西周C战国D秦朝6 .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A磨制石器B青铜器C打制石器D铁器7 .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8 .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史学两司马”司马姓氏应源自A邑名B谥号C行业D官名9 . 对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战争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战争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B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C争霸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争霸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增强了实力10 . 秦始皇统一六国,却二世而亡,下列举措与秦朝速亡无关的是( )A焚书坑儒B严刑苛法C行郡县制D修建长城11 . 秦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的军队不够强大B秦皇骄倣自大C秦的暴政D农民起义的打击12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A群居生活B氏族公社的生活C原始农耕生活D游牧生活13 .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奖励耕织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编制户口14 . 人们常把秦朝称为“暴秦”,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暴”的有焚书坑儒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兵役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昏庸ABCD15 . 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A等级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16 .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残暴C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17 . 1974年,科学家发现了目前已知的第一个人类成员南方古猿露茜。露茜的生活年代和地点是( )A距今约170万年的亚洲B距今约300万年的欧洲C距今约300万年的非洲D距今约200万年的美洲18 . 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种族C体质进化程度D生产力发展水平19 . 五六千年前,中国在经历了部落战争与融合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其间最关键的人物是A炎帝、黄帝B蚩尤、黄帝C黄帝、尧D蚩尤、炎帝20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可能( )A已经使用火B开始过定居生活C已经有了私有财产D开始过农耕生活二、综合题21 .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緣臬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铁,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則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則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22 . 材料一:材料二: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应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当时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2)说出材料一图片中位于顶层和底层的人分别是什么身份?(3)这种制度在当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23 . 历史图片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成为历史知识的载体,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请根据图一描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2)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图一与图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北京人相比有什么变化?(3)观察图二、图三,概括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房屋差异的原因。(4)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生活时期所在的位置大约是(写出序号即可),对应的原始人群名称是。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原始人群遗址有(至少写出一例)。(5)请根据所给出的史实,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史实推论判断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陶器制造业是半坡人的手工业部门之一;渔猎仍然是半坡人的生产生活内容之一。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王”指的是谁?该诗歌主要赞颂了他哪方面的功绩?(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项措施?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巩固统一措施外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