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练习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214分)1. (2分) (2019北部湾模拟) 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 (35分) (2017八上昌江月考) 近代史上,外国军队侵入北京的战争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 B . C . D . 3. (2分) (2019齐齐哈尔)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 . 英国B . 日本C . 美国D . 法国4. (35分) (2017八上林甸月考) 1853年太平军大举西征的直接目的在于( ) A . 夺取清朝统治中心B .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C . 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 . 充实自己经济力量5. (2分) (2019八上保山月考)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洋务派建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曾国藩设立的( ) A . 汉阳铁产B . 轮船招商局C . 安庆内军械所D . 江南制造总局6. (2分) (2019柳南模拟)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事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 (2018八上海口期中)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是谁的名言( ) A . 康有为B . 严复C . 谭嗣同D . 梁启超8. (2分) (2019八上龙湖期末) “鸦片贸易”为当年英伦朝野,国脉民命,生计攸关,不可或缺之国际贸易。女皇与国会,均不惜为之一战。材料中的“为之一战”指的是英国发动(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2分) (2019随州) 下面的时局图形象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瓜分的内外局势。德国(图中如肠虫状物)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 A . 山东B . 长城以北C . 福建D . 长江流域10. (2分) (2019自贡模拟)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 . B . C . D . 11. (2分) (2019宝丰模拟) 通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会发现,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 ) A . 制度变革文化变革器物变革B . 器物变革文化变革制度变革C . 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文化变革D . 文化变革制度变革器物变革12. (35分) (2017黑龙江模拟) “戊戌变法”中甘为流血变法牺牲的人是( )A . 康有为B . 梁启超C . 谭嗣同D . 李大钊13. (2分) (2019深圳模拟)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 .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B . 自强、求富C .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4. (2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 . 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B . 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 . 驻扎有外国军队D . 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15. (2分) (2014潍坊)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 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B .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C . 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D . 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16. (2分) (2018八上沙洋期中) 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有“1923年初”“林样谦”“吴佩孚”等内容,据此你认为他们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B . 中共一大C . 中共二大D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7. (2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以来,政治、社会上的种种腐败,比前清更甚。”造成此局面的主因是( ) A .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 . 清帝退位D . 孙中山继续革命18. (2分) (2019八上綦江期中)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宋教仁遇刺A . B . C . D . 19. (2分) (2018八上泗阳月考)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道:“新青年创造一个新时代。”其中新时代指的是( ) A . 君主立宪时代B . 民主共和时代C . 民主科学时代D . 尊孔复古时代20. (2分)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出曾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A . 洋务运动B . 维新变法运动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21. (35分) (2019八上克东期末) 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 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曾占领过北京,给这座繁华的都城带来深重灾难? (2)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第二句话说明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 刚刚诞生的中国其产党选择与国民党合作进行革命斗争,这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给共产党人以深刻教训,为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哪次武装斗争? (4) 漫漫解放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都是什么? (5) 通过以上的探究,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22. (20分) 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的“天朝上国梦,也开始了中国迈向近代的步伐,形成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岳麓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材料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近代史研究材料四:所谓立宪(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1) 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2) 材料二中康有为主张中国从哪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其要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体现在戊戌时期所颁布的哪一项措施当中?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使中国走上“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什么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条件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什么旗号? (5) 结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哪些特点? 23. (20分) (2019广东模拟) 教育关系着国运的兴衰、民族的未来,一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振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代至1890年代清政府新开设的专门学堂统计表(部分)1865 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66 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79 年天津电报学堂1882 年上海电报学堂1886 年天津武备学堂1887 年广东水师学堂1893 年天津军工学堂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头衔。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本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民国)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又奉命迁云南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增设师范学院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新式学堂主要注重哪方面人才的培养?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办者,属于什么派别?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学堂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2) 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历史时期?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请列举两个。 (3) 材料三中的“新思想”主要是指什么思想?当时,除了北京大学之外,还有哪一份杂志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阵地? (4) 材料四“二十六年”是指公历哪一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哪一地区?与前三则材料相比,材料四属于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第几手资料? (5) 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有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