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开学时,一个新生作自我介绍,说自己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名称相同,这位同学姓:( )A秦B商C周D夏2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神灭论3 . 小明同学在某搜索引擎里输入“大泽乡”,“揭竿而起”等词语,由此推断,小明查找的是关于的资料A马陵之战B楚汉之争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4 .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5 .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该遗址位于右图中哪个数字所示的位置ABCD6 .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勿忸于贺赖拔拔丘穆陵尉迟汉姓元刘陆于贺长孙穆尉A政权分立B江南开发C南朝稳定D民族交融7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黄帝炎帝蚩尤三苗ABCD8 . 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型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C奖励耕战D建立县制9 . 刘秀统治期间,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他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大一统D民族交融10 .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他是( )。A秦孝公B晋文公C宋襄公D齐桓公11 . 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始皇时期D汉武帝时期12 .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一位历史人物的“凿空”之行有关,这一人物是( )A张骞B班超C甘英D班勇13 . 针对秦建立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统一货币D焚书坑儒14 . 下列对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文帝、景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B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C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D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15 .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北方人民南迁B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政治中心南移二、综合题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忘历史才能开拓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材料一: 材料二: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月16日播出后,赢得了不错的收视和口碑,其中,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更是一夜之间刷屏。通过今人的改编传唱,一首孤独300年的小诗重新走入人们视野,感动无数观众,也达到了该节目“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古诗文,让经典再一次流行”的目标。上观新闻热评材料三: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李克强总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问题一:图一收录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创立了什么学派?请列举一位与图二同属一个思想流派的思想家。在那段历史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呈现学术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问题二:材料一中图三的创办者是谁?他引领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世界历史上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传播影响了这场运动? 问题三:材料二中,能令苔在一夜之间刷屏的技术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的成果?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何时?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怎样“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问题五:请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传承此项传统文化?17 .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材料二秦朝行政系统简表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制度到秦朝时被废除,什么制度取代了它? (2)材料二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的名称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上” 是谁?根据材料总结,“上从其计”实行了什么措施?“上”在中央设立和秦朝御史大夫职责相似的是什么官职?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古六居而野处。(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居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周易系辞下材料二如图(1)材料一记载的内容是真实的吗?请举一个例子说明。(2)材料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