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说明了(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2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瓦窑堡会议召开C“九一八”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3 . 1927年下半年,国民党某官方文件说:“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此案例是指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红军长征4 . 下列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经过了长期的起义准备B青年学生发挥了主要作用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5 .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该战争使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6 . 下图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河山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国民政府实行的不抵抗政策D大国纵容日本侵华7 .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C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D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8 . 下列史实与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史实推论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AABBCCDD9 . 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在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指的是(注:左侧人物是张学良,下面人物是蒋介石,黑字写的是“东北”)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10 . “长征开始时是被迫的,而且是在极端险恶的情势下进行的: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丢了”造成“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丢了”的原因是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日本侵略者的入侵C根据地粮食物资供应不足D没有进行土地革命11 . 下图为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的合影。这张合影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12 .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艇撞向敌舰,英勇牺牲的战役位于下图中的ABCD13 . 一位老先生和他的四个儿子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以下描写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说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商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了圆明园被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自办的工厂D老四1905年住在东交民巷14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C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15 .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16 . (题文)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17 . 1919年5月17日,漳州学生成立联合会,发表声援北京学生的电报,举行了爱国游行。这表明漳州的五四运动A学生是运动的先锋B共产党起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转向农村18 .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了( )A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B知识分子破除封建迷信C战争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D平等思想被日渐接受19 .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0 . 下列哪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A秋收起义B湘南起义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21 .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其政权的实质是( )A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B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C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D大地主打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二、综合题22 . 经济数据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量化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1840前中英正常贸易数据对比表:年份英国输华中国输英中对英贸易总值总值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材料二下面是1843年前后英国输入中国主要货物税率变化表: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百分数(%)棉花担24.195.5677.02棉纱担13.385.5658.45头等白洋布匹29.936.9575.78材料三下面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表(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材料四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的出口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出超或入超1977年203171+321978年3248655411979年594172411301980年1059375526961981年1875360317281982年22752912637(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贸易中的什么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6年间、19371945年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两次下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观察材料四中的表格,分析19771982年间,中美贸易趋势如何?结合所学的知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5)如何保持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中国的重大课题,以上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赵登禹(18981937)图二西安事变谈判旧址材料二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材料三图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图四侵华日军总司令在投降书上签字(1)请你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图片,说明图片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有什么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3)材料三中图三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出现材料三中图四场景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商自由居住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道:“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的,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材料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1)阅读材料一,指出A、B、C所代表的三个条约的名称。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写出这一运动的性质。(4)材料四中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大,请用一句话简述大会召开的历史意义。2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三步本”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步,被称作实现中国梦关键一招,只有实现全面小康,才能为实现本世纪中叶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全社会都要齐心协力、凝聚共识,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目标。2015年3月17日共产党员网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1)材料一表明,是谁最早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他对“小康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