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方法_第1页
参赛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方法_第2页
参赛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方法_第3页
参赛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方法_第4页
参赛课件文言实词推断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文言文难点突破,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基本方法(总结复习课),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一、想一想,借助语境,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一、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这个词不常见,但根据上下文,项羽迷了路,向田父问路,听了田父的话后陷于大泽中,被汉军追上,因文定义,“绐”的意思肯定为“欺骗”。,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褒义,顽皮,学以致用,3、搢绅君子多为文若诗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或,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深”有“深厚”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吝惜),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开阔的样子),7、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漁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记录、记载),丰则贵籴d,歉则贱粜tio,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二、想一想,借助字形,牧:统治,治理。,有牧人御众之才,高价收购,低价卖出,交换,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义。,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二:字形推断法,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者词义与兵器有关;“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禾-,皿-,纟-,歹-,目-,五谷,死亡,器具,丝麻绳索,眼,月-,贝-,钱财,社稷,殓窆,宀-,房舍,冖-,笼罩、,隹(zhu),-鸟雀,肉,页-,首,自,-鼻,尸-,身体,额缓颊颐,胫股肱刖刑,縋缚,例题展示: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1、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2、冀得一归觐,从字形上来看,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联系句子可知应解释为灶台。,“觐”虽比较眼生,仔细一想,谭嗣同中有一句“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具体意思可能记不得了,但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3、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3.生而眇者不识日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5、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6、“傥窀穸zhnx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A.墓穴B.棺材C.财物D.山洞,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砍,译文: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1、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2以身徇国。3、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三、想一想,辨明通假,“徇”通“殉”。,没通殁,蚤莫通早暮,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三:通假推断法,1、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2、群臣百官皆畔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6、风吹草低见牛羊7、张良出,要项伯,屎,叛,胸,譬,“背”,“现”,“邀”,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4、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6、秦王还柱而走。,(“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催促),“还”通“环”,环绕着。,“邀”,顿”与“钝”通假,“不锋利”;弊与敝通假,破旧,请让我(把情况)上报给上级,1、文过饰非2、前倨后恭你能推断出“文”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四、想一想,文,掩饰,倨,傲慢,借助结构分析,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破下,攻破,终日须臾,片刻,愈弥,更加,学以致用,1、追亡逐北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通五经,贯六艺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7、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亡北,逃亡者),(忧劳逸豫,安逸享乐),(通贯,通晓),(除攘,排除),飞奔的马,险固的地方,庭院和台阶、堂房廊屋,根据整齐的句式推断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2、“变姓名,诡踪迹”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4、请息交以绝游归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6、举类迩而见义远7、党同伐异8、礼贤下士,“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偏袒”,“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词,是“隐蔽”的意思。,礼貌地对待,解释句子中的“信”,1、烟涛微茫信难求2、楚王贪而信张仪3、信义著于四海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信义”为主语,肯定是名词,可推为“信用、信誉”的意思。,“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的意思。,借助语法知识,五、想一想,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1、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2、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3、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五、语法辨识法,主语+名词+名词或代词主语+名词+动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名词作状语,“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之意。,“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之意。,确实,真实,信物,“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是名词,为“”之意。,1、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3、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学以致用1、沛公军霸上鸿2、道芷阳间行鸿3、奉糜食母,抱衾寝母。4、刺诸县短长。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6、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7、自放驴,取樵炊爨8、将军身披坚执锐,六、想一想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望而却步,(倒下,后退),望风披靡;所向披靡,借助成语,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有大石当中流石,(后退),阻挡,锐不可当螳臂当车一夫当关,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六、成语迁移法,1、善才绳之。绳绳之以法约束、制裁2、在官清恪,未尝闻私恪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3、势拔五岳掩赤城拔出类拔萃超出,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薄日薄西山靠近5、吾亦望汝副其心副名副其实符合6、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速不速之客招致、邀请,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薄而观之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5、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6、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7、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的意思。,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练一练,成语印证,大快朵颐:脸颊,不屈不挠:屈服,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实践,努力实行。,家喻户晓毁家纾难细大不捐文不加点不名一文莫名其妙不虞之誉不刊之论再接再厉毫厘不爽扪心自问朋比为奸出其不意欲盖弥彰短兵相接厉兵秣马敝帚自珍一蹴而就披荆斩棘尸位素餐东施效颦,特别成语整理,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授予官职,七、想一想,借助课内积累,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七、课内迁移法,1老知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新知识:引次江北赤老知识:邹忌修八尺有余邹(长)新知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老知识:曾不若孀妻弱子愚(连都,竟)新知识:曾不知老之将至兰老知识: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过(以前)新知识: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兰5老知识:城之不拔者二耳。(攻克攻取)新知识: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借助字形推断,三、借助通假推断,四、借助对称结构推断,六、借助成语推断,方法小结,五、借助语法推断,一、借助语境推断,七、借助课文推断,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注意,勤积累,强记忆各种方法要融会贯通,2014高考链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实词【试题解析】C项“励精”一词,意为“振作精神”。,成语推断:励精图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答案】D【解析】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登记、记载”之意。,语境推测+语法推断:著之籍登记在书册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执着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答案B“忧”在文中的意思是“丁忧”,即遭遇直系亲属去世(包括父母和祖父母)。,温馨提示:1、教材积累是前提,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同学们把各册教材必须梳理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乞骸骨”、致仕(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服阕(守丧期满)丁忧(遭遇父母丧事,丁,遭受)视事(任职,为官处理政事)“用事”“当道”“当权”(“掌权”)弄璋:生男弄瓦:生女,3、归纳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