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A. B. C. D. 2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裁衣之褐,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 B. C. D. 3目前,我国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提供有效服务,基层组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流动就业人口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对新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家园观念”。这表明文化建设致力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了文化观念的形成 人的文化观念或文化意识受文化环境影响A. B. C. D. 4近年来,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以龚滩、龙潭、酉水河三大古镇为龙头,深挖三大古镇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等文化内涵,加快景区建设,完善旅游要素和旅游配套建设,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使得古镇文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酉阳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古镇文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古镇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创造经济价值A. B. C. D. 5甲乙两人约在地铁见面,出发前甲致电乙:“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同样的“你就等着吧”让我们会心一笑,而在初学中文的外国友人眼里则是莫明其妙,最后只能去翻字典查找句号与感叹句的含义和区别。这说明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的深度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 6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书籍引导人们的世界观,传递正能量 优秀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7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我们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 sum (点心)”“Kung Fu (功夫)”“gelivable (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 B. C. D. 82020年8月17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首次在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上面直播考古实况,直接向公众展示西洋楼遗址区的远瀛观考古现场,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网络上“近距离”观看并了解考古工作。通过微博、微信等直播考古实况说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对了解中华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A. B. C. D. 9综合网络调查以及线下调查,数据显示,春节在国人心中地位最高,90.9%的居民表示喜欢过春节;其次是中秋节,68.5%的居民表示喜欢过中秋节;喜欢过端午节年和元宵节的居民分别占34.7%和 23. 9%。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对中国人的价值判断有决定性影响A. B. C. D. 10“新中装”在2020年北京APEC会议上闪亮登场。“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 112 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友好的大门,打通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的通道。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通过“一带一路”连接不同文明,能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到新水平。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各国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各国的优秀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各国文化都源远流长并能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A. B. C. D. 12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前提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A. B. C. D. 13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在文化借鉴中必须你看家本领都没了,还不快快投降A. 立足实践,推陈出新 B.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反对封闭,求同存异142020年5月14日晚,迎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国贵宾的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多种艺术形式展现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商旅贸易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场文艺晚会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借助丰富的文化形式再现各国间经济交流运用现代传媒丰富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A. B. C. D. 15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 16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汉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 C. D. 172020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圈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圈粉”无数,是因为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诗词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中国诗词大会继承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精神世界,增强了精神力量A. B. C. D. 182020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雪顿一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因首日哲蚌寺会展晒巨幅唐卡,也称“晒佛节”。如今,这个起源于公元11世纪节日延续了部分传统习俗,逐步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这蕴含的文化生话道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传统习俗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A. B. C. D. 19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木质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不仅具有工艺的合理性,而且也暗含着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传统设计理念,对现代设计提供了应用价值。上述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最具先进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 B. C. D. 20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重阳糕各地无固定品种。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放入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最为著名的发面花果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这表明()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决定,中华文化具有区域特征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地区文化都在本区域内独立形成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A. B. C. D. 21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中华文化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会最终战胜为难或自然灾害。这表明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 B. C. D. 22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B. 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D. 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2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A. B. C. D. 24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这告诉我们当前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民族精神当今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应继承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A. B. C. D. 黄石市慧德学校2020年10月月考试题高二政治得分: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三、综合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年来,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原本乡土文化气息浓重的古村落逐渐出现“空心”现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20年8月20日,中国文化部召开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文化部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6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202010月11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举办,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新成果。让我们走进“十艺节”,领略文化的魅力。材料一:“十艺节”期间,各类艺术精品异彩纷呈,广大群众在尽情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自身文明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山东省旅游局开展“看精彩十艺,游好客山东”活动,以“喜迎十艺节”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十艺节”的成功举办,让山东人更有底气和责任寻求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裂变,凝聚起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力量。材料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祥和)(下图),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如意为载体,既融合了山东古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又凸显了和谐祥瑞的时代风尚。CHINA首字母“C”字形状,寓意中国艺术节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魄。材料三:“十艺节”中,吕剧一个钱包感人肺腑,好评如潮。该剧根据山东省道德模范、文登市环卫工人李玉坤爱心助学的事迹改编而成。十几年来,李玉坤几乎将自己微薄收入连同捡破烂的所得全部捐助贫困学生,默默奉献。她用朴实的行动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诉说着新时期的价值观。她的爱心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文化的哪些作用?(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十艺节”标志的创作思路说明如何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27 2020年8月21日,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女排精神深深感动了国人。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结晶。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论比分怎么样,从来没有放弃过。”现在时代虽然不同了,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1)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女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 站在高中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在校学习情况,为弘扬女排精神提两条建议(要求:字数在28个字以内,可操作性强)。参考答案1A2D3D4B5C6C7D8D9A10A11B12D13C14C15C16A17D18A19A20B21B22C23C24D25(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村庄寄托乡情乡思,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发展。(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清远市2025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3-2028年中国玻璃棉绝热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中国高压无功补偿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中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视力防护策划书范文模板
- 2024年全球及中国餐具挂钩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江苏省扬州高邮市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国中桥总成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直播肖像权使用合同协议
- 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重点知识大全(全7册)
- 电梯公告板制度
- 餐饮内部考核管理制度
- 酒吧股东合伙协议书
- 卧床病人康复锻炼课件
- 儿科换错药护理不良事件
- 糖尿病管理工作制度
- 2025年初级等保测评试题及答案
- 05G525吊车轨道图集05G525
- 教师如何使用AI开展教学DeepSeek使用指南人工智能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