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创作于A1893年4月17日B1894年4月17日C1895年4月17日D1896年4月17日2 .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 . 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4 . “太平天国这些朴素的农民起义的最高追求是什么,农民从来不反封建,只反地主,因为地主妨碍了农民成为地主的可能,农民的最高追求是你当农民,我当地主。”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农民阶级具有空想性D地主遭到农民的剥削5 .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小说数量占总数的2/3,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下列有关这一状况出现原因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闭关锁国使国人排斥西方文化B西方的坚船利炮使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国人盲目自大对西方一无所知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人们开始关注西方民主与科学6 . 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一幅浮雕(如下图)生动再现了170多年前的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斗争,这场运动是( )A虎门销烟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百日维新7 .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8 .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朝统治C占领天津D迫使清朝投降9 .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侵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俄国 英国 美国 日本 法国ABCD10 . 宁沉海底,至死不降2018年,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査让一段悲壮的历史浮出海面!甲午中日成争及之后的瓜分狂潮让中国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艰难B民族危机加剧,外国侵略势力开始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近代化探索进入到新的阶段,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D中国人民的反抗再次兴起,农民阶级表现尤为突出11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B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C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大屠杀D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天演论的发表D戊戌变法13 . 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的活动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由参赛选手给出答案。这几个关键词是,“永安建制”“天京事变”“陈秀成”。该人物是A洪秀全B杨秀清C石达开D李秀成14 .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15 . 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B公车上书C创办万国公报D发表孔子改制考16 . 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17 .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18 .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下图)交接入列,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中国海军起步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9 .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20 .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国民党政权覆灭21 . 19世纪前期,为了改变与中国贸易的不利局面,英国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地大物博B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禁烟活动损害了英商利益22 .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共同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解放了人们思想B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D都挽救了民族危机23 . 城市位置非常重要。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广州B厦门C深圳D珠海24 . “英国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成为其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这段话说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A原因B经过C结果D影响二、综合题25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1840年拉开中国近代历史大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1921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历史事件是什么? (5)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战,请问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6)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请问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什么?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6 .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的任意两次?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图1、图2是哪一运动的产物?图1、图2反映了此运动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标各是什么?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材料四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思想领域进行的斗争和探索?(5)材料四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动武装起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6)材料五中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27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屈辱篇中国近代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1)材料中所述,鸦片战争发生在什么时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指什么?(2)请列举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将中华民族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个不平等的条约。材料二:探索篇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最终也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3)材料中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4)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8 . 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教育奠基)材料一如下图(1)图1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教育思想?图2反映了伯里克利时期大力发展教育和文艺的社会图景,他当政期间,雅典出现怎样的政治局面?(近代的社会变革)材料二图3图4幼童赴美留学(2)19世纪60年代,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材料二中图3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