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制造技术及技能竞赛试题(理论)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制图员 国家职业标准命制。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4、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5、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二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80分。)1.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B)尺寸应优先选用5种基本幅面尺寸。 A、图框格式 B、图纸幅面 C、标题栏 D、图框线2. 在机械图样中,粗线与细线的宽度比大约为(C)。 A、4:1 B、3:1 C、2:1 D、1:13. 机械图样中常用的(A)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波浪线等。 A、图线线型 B、图框格式 C、剖面轨迹 D、尺寸界线4. 两虚线相交时,应使(A)相交。 A、线段与线段 B、间隙与间隙 C、线段与间隙 D、间隙与线段5. 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物体的(B),否则应另加说明。 A、留有加工余量尺寸 B、最后完工尺寸 C、加工参考尺寸 D、有关测量尺寸6. 对圆弧标注半径尺寸时,尺寸线应由圆心引出,(C)指到圆弧上。 A、尺寸线 B、尺寸界线 C、尺寸箭头 D、尺寸数字7. 若15是一直线(或一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那么两直线(或平面)间夹角的正切值是(B)。 A、0.1 B、0.2 C、0.3 D、0.48. (B)的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之差与圆锥台高度之比即为锥度。 A、圆柱 B、正圆锥 C、正圆锥台 D、斜圆锥9. 若一斜面的斜度表示为14,其中(B) 是斜度的符号。 A、14 B、 C、14 D、10. 若某一圆锥面的锥度表示为 14,其中锥度符号是 (B)。 A、 14 B、 C、14 D、11. 用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的种类包括(A)。 A、内连接两已知圆弧和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B、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C、内外连接两已知圆弧 D、内连接两已知圆弧12.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非正交直线,圆心的求法是分别做与两已知直线距离为R的平行线,其交点即为(D)。 A、连接圆弧的切点 B、连接圆弧的起点 C、连接圆弧的终点 D、连接圆弧的圆心13.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正交直线,以两直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连接圆弧的(B)。 A、交点 B、连接点 C、原点 D、圆心14. 已知两圆弧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O1、R1和O2、R2,连接圆弧半径为R,与已知圆弧外切,圆心的求法是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1R、R2R为半径画圆弧,所得交点即为(D)的圆心。 A、连接圆弧 B、已知圆弧 C、内切圆弧 D、外切圆弧15. 已知两圆弧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O1、R1和O2、R2,连接圆弧半径为R,与已知圆弧内切时,圆心的求法是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R1、RR2为半径画圆弧,所得交点即为(C)的圆心。 A、连接圆弧 B、已知圆弧 C、内切圆弧 D、外切圆弧16. 平面图形中,尺寸的类型有(B)。 A、定形尺寸和总体尺寸 B、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C、总体尺寸和定位尺寸 D、一般尺寸和重要尺寸17.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中先画基准线,最后画(C)。 A、未知线段 B、已知线段 C、连接线段 D、非连接线段18. 三投影面体系中与正投影面和水平投影面垂直的侧立投影面是(C)。 A、正投影面 B、水平投影面 C、侧投影面 D、后投影面19. 三投影面体系中代号V表示(A)。 A、正投影面 B、水平投影面 C、侧投影面 D、水平面20. 三投影面展开时水平投影面的旋转是(B)面不动,H面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 A、H B、V C、W D、R21. 三投影面展开时侧投影面的旋转是V面不动,W面向右旋转90与(B)面重合。 A、W B、V C、H D、Y22.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B)的相对位置关系。 A、前 B、右 C、后 D、下23.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前、后、左、(D)的相对位置关系。 A、前 B、下 C、上 D、右24.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C)、下、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 A、左 B、右 C、上 D、前25. 俯视图与主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D)。 A、宽度一致 B、高度平齐 C、左右方位一致D、长度对正26. 主视图与(D)之间的投影规律是高度平齐。 A、三视图 B、俯视图 C、仰视图 D、左视图27. 俯视图与(C)之间的投影规律是宽度一致。 A、三视图 B、后视图 C、主视图 D、左视图28. 基本几何体分为曲面立体和(D)两大类。 A、棱柱 B、棱锥 C、棱台 D、平面立体29. 正棱柱体的棱线之间互相(C)。 A、垂直 B、交叉 C、平行 D、相交30. 正棱锥体的棱线与底面(B)。 A、垂直 B、相交 C、平行 D、交叉31. 正棱柱的一个投影是(C)。 A、任意多边形 B、任意斜多边形 C、正多边形 D、斜多边形32. 正五棱锥的三个视图中,其中两个视图的外轮廓均是(B)。 A、多边形 B、三角形 C、五角形 D、六角形33. 在一圆柱体的三视图中,其中圆的图线代表(D)。 A、圆柱顶面的投影 B、圆柱面的积聚性投影 C、圆柱底面的投影 D、以上三者34. 在一正圆锥体的三视图中,其中圆的图线代表(C)。 A、锥面的投影 B、交线的 C、底面的投影 D、曲面的投影35. 在圆球的三视图中,侧面投影的圆反映了(B)。 A、球面的最小直径 B、球面的最大直径 C、上下半球的分界线 D、前后半球的分界线36. 平面体中棱柱体必须标注的尺寸是(D)。 A、长度和高度 B、长度和宽度 C、高度和宽度 D、长度、宽度和高度37. 一个正四棱锥应该标注(A)尺寸。 A、3个 B、5个 C、4个 D、6个38. 圆柱体的尺寸标注需要有(C)个尺寸。 A、4 B、3 C、2 D、139. 圆锥体的尺寸标注中,需要(C)和高度两个尺寸。 A、长度 B、宽度 C、直径 D、斜度40. “S”表示(D)的尺寸。 A、圆柱 B、圆锥 C、圆 D、球体41. 带切口立体的尺寸标注中,切口处以外的尺寸是该立体未截切前的(D)。 A、定形尺寸 B、总体尺寸 C、定位尺寸 D、原形尺寸42. 截平面与柱轴倾斜时截交线的形状是(C)。 A、圆 B、矩形 C、椭圆 D、三角形43. 直径不等的两圆柱体轴线垂直相交时,相贯线的投影的近似画法要注意(C)。 A、圆弧的圆心在大圆柱的母线上 B、圆弧的圆心在大圆柱的轴线上 C、圆弧的圆心在小圆柱的轴线上 D、圆弧的圆心在小圆柱的母线上44. 由一圆柱和一棱柱所构成的立体称为(D)。 A、挖切体 B、叠加体 C、切割体 D、组合体45. 两形体表面(D)时,相接处有线分开。 A、相切 B、共面 C、光滑过度 D、不共面46. 齐全、清晰、合理是(C)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圆锥体 B、圆柱体 C、基本几何体 D、组合体47. 标注尺寸时,经常选择组合体的(B)作为尺寸基准。 A、端面 B、外表面 C、内表面 D、表面48. 组合体的(C)和辅助尺寸基准之间应有尺寸相联系。 A、总体尺寸 B、定形尺寸 C、尺寸基准 D、定位尺寸49.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要求是(D)。 A、不能漏掉重要尺寸 B、尺寸要尽量的多 C、尺寸要尽量的少 D、标注尺寸齐全50. 组合体尺寸标注尺寸清晰是指尺寸布局要醒目,(D)。 A、尺寸不能遗漏 B、尺寸要尽量的多 C、不能漏掉重要尺寸 D、便于看图51. 从物体的后面向前投影,在前立投影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之为(D)。 A、仰视图 B、俯视图 C、前视图 D、后视图52. 高度相等的基本视图有(C)。 A、右视图、左视图、仰视图、俯视图 B、主视图、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 C、后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D、主视图、左视图、仰视图、俯视图53.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B)视图在主视图的左方且高平齐。 A、仰视图 B、右视图 C、左视图 D、后视图54. 六个基本视图中后视图反映物体的(B)个方位关系。 A、5 B、4 C、3 D、255. 六个基本视图中,(D)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关系。 A、右视图 B、左视图 C、主视图 D、仰视图56.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A)。 A、基本视图 B、向视图 C、斜视图 D、局部视图57. 一般用(D)表示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 A、双折线 B、细实线 C、粗实线 D、波浪线58. 局部视图的位置尽量配置在投影方向上,并与(D)保持其投影关系。 A、主视图 B、俯视图 C、左视图 D、原视图59. 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视图隔开时,(C)标注。 A、必须完整 B、不能省略 C、允许省略 D、必须省略60.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C),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A、部分保留 B、1/4保留 C、部分移去 D、一般保留61. 制图标准规定,剖视图分为(B)。 A、全剖视图、旋转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B、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C、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剖视图 D、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复合剖视图62. 根据机件表达的需要,剖视图中将剖切面的形式有单一剖切面、(A)、两相交剖切面、组合剖切面和斜剖剖切面五种。 A、几个平行的剖切面 B、半剖切面 C、局部剖切面 D、旋转剖切面63 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B)标出剖视图的名称“xx”,在相应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 A、小写字母 B、大写字母 C、阿拉伯数字 D、罗马数字64. 用剖切面将机件完全剖开所得到的(D),称为全剖视图。 A、局部视图 B、复合视图 C、断面图 D、剖视图65. 用剖切面将机件部分剖开所得到的(C)。 A、半剖视图 B、剖视图 C、局部剖视图 D、斜剖视图66. 由剖视图已表达清楚的内部结构,视图中的(D)即可省略。 A、剖面线 B、轮廓线 C、中心线 D、虚线67. (C)一般适用于外形较简单的机件。 A、局部剖视图 B、半剖视图 C、全剖视图 D、阶梯剖视图68. (C)的分界线,以中心线为界画出。 A、全剖视图 B、局部剖视图 C、半剖视图 D、视图69. (A)视图中,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为细点划线。 A、半剖 B、全剖 C、局部剖 D、断面70. (D)是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 A、半剖视图 B、局部视图 C、全剖视图 D、局部剖视图71. 采用波浪线作为剖开部分与未剖开部分的分界线时,适用于(B)。 A、全剖视图 B、局部剖视图 C、半剖视图 D、局部视图72. 在局部剖视图中,绘制波浪线的注意事项包括:不能超出被剖切部分的轮廓线、不能用其他线代替和(D)三条。 A、穿空而过 B、不能穿空而过 C、穿槽而过 D、穿孔而过73.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称为(B)。 A、剖视图 B、断面图 C、截面图 D、切断图74.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框格式分为(C)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A、横装和竖装 B、有加长边和无加长边 C、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 D、粗实线和细实线75.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纸的标题栏(C)配置在图框的右下角位置。 A、不得 B、不必 C、必须 D、可以76. 某图纸上字体的宽度为5/mm,则该图纸是选用的(B)号字体。 A、3 B、5 C、7 D、977. 目前,在机械图样中仍采用GB4457.4-84中规定的(C)种线型。 A、4 B、6 C、8 D、107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轴线用细点画线表示 B、对称中心线用细点画线表示 C、轨迹线用细点画线表示 D、尺寸线用细点画线表示79. 当标注(B)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注的线段平行。 A、角度 B、线性 C、直径 D、半径80. 尺寸线170、终端形式有箭头和(D)两种形式。A、圆点 B、圆圈 C、直线 D、斜线81. 标注水平线性尺寸时,尺寸数字的方向和尺寸线的关系是(A)。 A、垂直头朝上 B、左边头朝左 C、右边 D、没有要求82. 标注竖直线性尺寸时,尺寸数字的方向和尺寸线的关系是(B)。 A、垂直头朝上 B、左边头朝左 C、右边 D、没有要求83.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B)视图在右视图的右方且高平齐。 A、仰视图 B、主视图 C、左视图 D、后视图84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C)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且高平齐。 A、仰视图 B、右视图 C、左视图 D、后视图85.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D)视图在主视图的上方且长对正。 A、主视图 B、右视图 C、左视图 D、仰视图86.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B)视图在俯视图的上方且长对正。 A、仰视图 B、主视图 C、左视图 D、后视图87. 剖视图中,只用一个的剖切面得到的剖视图属于(D)的剖切方法。 A、组合 B、两相交 C、阶梯 D、单一88. 剖视图中,用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得到的剖视图属于(C)的剖切方法。 A、组合 B、两相交 C、阶梯 D、单一89. 剖视图中,用相交的剖切面得到的剖视图属于(B)的剖切方法。 A、组合 B、两相交 C、阶梯 D、单一90. 图样中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当不可避免时,必须把C)断开。 A、尺寸线 B、尺寸界线 C、图线 D、数字91. 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数字一律水平写,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A)画成圆弧,圆心是角的顶点。 A、尺寸线 B、尺寸界线 C、尺寸线及其终端 D、尺寸数92. 读组合体的基本方法是(C)和线面分析法。 A、形体分析法 B、线面分析法 C、形体组合法 D、空间想象法93.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D)视图在左视图的右方且高平齐。 A、仰视图 B、右视图 C、左视图 D、后视图94. 局部视图是(B)的基本视图。 A、完整 B、不完整 C、某一方向 D、某个面95. 机件向(D)于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叫斜视图。A、平行 B、不平行 C、不垂直 D、倾斜96. 画斜视图时,必须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x”(“x”为大写的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B),并注上相同的字母。 A、视图位置 B、投影方向 C、视图方向 D、视图名称97. 制图标准规定,剖视图分为(C)。 A、全剖视图、旋转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B、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剖视图 C、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 D、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复合剖视图98. 剖视图中,既有相交,又有几个平行的剖切面得到的剖视图属于(A)的剖切方法。 A、组合 B、两相交 C、阶梯 D、单一99. 在剖视图的标注中,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C)。 A、旋转方向 B、视图方向 C、投影方向 D、移去方向100. 移出断面图和(A)统称为断面图。 A、重合剖视图 B、重影剖面图 C、重影断面图 D、重合断面图101. 重合断面图的(C)和剖面符号均用细实线绘制。 A、剖切位置 B、投影线 C、轮廓线 D、中心线102.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螺栓、(D)、螺钉、螺母和垫圈等。 A、无头螺栓 B、双头螺柱 C、螺杆 D、螺柱103. 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纵剖螺栓、螺母、垫圈等紧固件及实心件时,按(C)绘制。 A、全剖 B、半剖 C、不剖 D、局剖104. 下列场合可用螺栓来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厚度不大的两零件 B、需要经常拆卸的两零件 C、一个厚度大一个厚度小的两零件 D、厚度不大也不拆卸的两零件105. 采用比例画法时,螺栓直径为d,螺栓头厚度为0.7d,螺纹长度为(B),六角头画法同螺母。 A、1d B、2d C、3d D、4d106. 采用(C)时,螺栓直径为d,平垫圈外径为2.2d,内径为1.1d,厚度为0.15d。 A、规定画法 B、夸大画法 C、比例画法 D、简化画法107. (B)多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而不宜使用螺栓连接,或因经常拆卸不宜使用螺钉连接的场合。 A、螺栓连接 B、螺柱连接 C、螺钉连接 D、螺纹连接108. 画螺钉连接装配图时,与螺钉头接触的被连接件,一定要(B)。 A、画成螺孔,而不能画成光孔 B、画成光孔,而不能画成螺孔 C、画成盲孔,而不能画成通孔 D、画成圆孔,而不能画成锥孔109. 叉架类零件通常由工作部分、支承部分及连接部分组成,形状比较复杂且不规则,零件上常有(B)等。 A、支架结构、肋板和孔、槽 B、叉形结构、肋板和孔、槽 C、复杂结构、底板和台、坑 D、叉形结构、筋板和台、坑110. 叉架类零件一般需要(C)表达,常以工作位置为主视图,反映主要形状特征。连接部分和细部结构采用局部视图或斜视图,并用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表达局部结构。 A、一个以上基本视图 B、两个以上基本视图 C、三个以上基本视图 D、四个以上基本视图111. (B)零件尺寸基准常选择安装基面、对称平面、孔的中心线和轴线。 A、轴套类 B、盘盖类 C、叉架类 D、箱壳类112. 箱壳类零件主要起(A)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纹孔等结构。 A、包容、支承其他零件 B、支承、传动其他零件 C、导向、指引其他零件 D、定位、疏导其他零件113. 箱壳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以上基本视图来表达,主视图按加工位置放置,投影方向按形状特征来选择。一般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表达其(B)形状,局部结构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断面表达。 A、外部结构 B、内部结构 C、主要结构 D、次要结构114. 零件图上,对铸造圆角的(C)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未注铸造圆角RR”方式标注。 A、形成原理 B、绘制方式 C、尺寸标注 D、加工方法115. 零件图中一般的退刀槽可按“槽宽直径”或“槽宽槽深”的形式(B)。 A、绘制图形 B、标注尺寸 C、确定比例 D、选择方案116. 对于零件上用钻头钻出的(C),画图时锥角一律画成120o。钻孔深度是指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 A、平面或阶梯面 B、光孔或安装孔 C、不通孔或阶梯孔 D、通孔或阶梯孔117. (B)的标注形式为“螺纹特征代号”、“尺寸代号”、“公差等级”。 A、普通螺纹 B、管螺纹 C、梯形螺纹 D、特殊螺纹118. 梯形螺纹旋合长度分为短、中、长三组,一般情况下,不标注螺纹旋合长度,其螺纹(C)确定。 A、按短旋合长度 B、按长旋合长度 C、按中等旋合长度 D、按任意旋合长度119. 表面粗糙度主要评定参数中应用最广泛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用(C)代表。 A、Rz B、Ry C、Ra D、Rf120.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应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其中符号的尖端必须(C)。 A、从材料内部指向材料外 B、从材料表面指向材料外 C、从材料外指向材料表面 D、从材料内指向材料表面121. 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的(D)必须与图中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致。 A、角度 B、比例 C、大小 D、方向122. 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特征时,其代号可(A),且代号的大小应为图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样上其他代号的1.4倍。 A、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 B、在图样的右下角统一标注 C、在图样的左上角统一标注 D、在图样的左下角统一标注123. 尺寸公差中的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动的(C)极限值。 A、多个 B、一个 C、两个 D、所有124. 尺寸公差中的极限偏差是指(B)所得的代数差。 A、基本尺寸减公差尺寸 B、极限尺寸减偏差尺寸 C、基本尺寸减极限尺寸 D、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125.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D),称为配合。 A、同时安装的关系 B、永远不分离的关系 C、靠在一起的关系 D、公差带之间的关系126. 配合的种类有间隙配合、(D)、过渡配合三种。 A、无隙配合 B、过紧配合 C、过松配合 D、过盈配合127. 基轴制是(C)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B、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C、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 D、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128. 国家标准规定了(B)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 A、公差配合 B、公差带 C、尺寸公差 D、公差带图129. 零件图上尺寸公差的标注形式有三种:1.基本尺寸数字后边注写公差带代号;2. 基本尺寸数字后边注写上、下偏差;3. 基本尺寸数字后边同时注写(C),后者加括号。 A、公差带图号和相应的上、下图号 B、标准公差代号和相应的上、下公差 C、公差带代号和相应的上、下偏差 D、基本偏差代号和相应的上、下偏差130. 在斜二等轴测图中,坐标面与轴测投影面(A),凡与坐标面平行的平面上的圆,轴测投影仍为圆。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倾斜131. 在正等轴测图中,当2个轴的轴向变形系数相等时,所得到的(B)称为正二等轴测图。 A、三视图 B、投影图 C、剖视图 D、正等轴测图132. 在(C)轴测图中,其中1个轴的轴向伸缩系数与另2个轴的轴向伸缩系数不同,取0.47。 A、斜二等 B、正等 C、正二等 D、正三测133. 在正等轴测图中,轴测轴的轴向变形系数(C)。 A、p=q,r=1 B、q=r,p=1 C、p=q=r D、pqr134. 正轴测图中,轴向变形系数为(A)。A、0.82 B、1 C、122 D、15135. 斜二测的轴间角分别为(C)。 A、97o、131o、132o B、120o、120o、120o C、90o、135o、135o D、45o、110o、205o136. 零件按结构特点可分为(C)。 A、螺钉类、齿轮类、支撑类和箱壳类 B、标准类和非标准类 C、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壳类和薄板类 D、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137.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B)和标题栏以及明细表。 A、标准件的代号 B、零部件的序号 C、焊接件的符号 D、连接件的编号138. 正等轴测图具有轴向简化变形系数为(A)的特点。 A、1 B、0.82 C、1.22 D、0.58139. 轴测图上尺寸数字是与轴测轴(C)书写的。 A、垂直 B、水平 C、平行 D、90o夹角140. 在轴测图上作剖切,一般都是作(D)剖切。 A、1/4 B、1/2 C、全 D、局部141. 要画出物体的三视图,可直接根据轴测图的(C)画在相应视图上。 A、形状 B、标注 C、尺寸 D、剖视断面142. 绘制正等轴测图,在适当的位置画出相应的(D)。 A、直角坐标系 B、坐标轴 C、轴测图 D、轴测轴143. 绘制(D),一般采用简化变形系数来绘制。 A、左视图 B、透视图 C、三视图 D、轴测图144. 基面法绘制(B)正等轴测图时,可先绘制其两端面的椭圆,然后画椭圆的外公切线。 A、椭圆 B、圆 C、棱柱 D、圆柱体145. 绘制组合体的(A)时,可选用叠加法。 A、正等轴测图 B、三视图 C、剖视图 D、主视图146. 用叠加法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先用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B)。 A、切割体 B、基本体 C、圆柱体 D、棱柱体147. 画切割体的(D),可先画其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 A、三视图 B、零件图 C、装配图 D、正等轴测图148. 画切割体的正等轴测图,可先画其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然后用(D)逐一切割基本体。 A、剖切平面 B、断面 C、辅助平面 D、切割平面149. 为表达物体(B)形状,在轴测图上也可采用剖视图画法。A、外部 B、内部 C、下部 D、后部150. 绘制轴测剖视图的方法有先画(D)再作剖视和先画断面形状,再画投影两种。 A、主视图 B、透视图 C、剖切面 D、外形151. 画正等轴测剖视图,可先画物体(C)的正等轴测图。 A、平面图 B、三视图 C、完整 D、局部152. 画正等轴测剖视图,可先在轴测轴上分别画出两个方向的(C),再画断面后的可见部分。 A、投影 B、剖视图 C、轴测图 D、断面153. 画正六棱柱的正等轴测图,一般先画出(C)。 A、侧面 B、顶面 C、底面 D、高154. 画圆柱的正等轴测图,要先作出(D)轴测图。 A、顶面 B、底面 C、高度 D、两端面圆155. 画圆锥台的正等轴测图,先画出(A)。 A、顶面、底面两椭圆 B、顶面椭圆 C、底面椭圆 D、顶面、底面的高度156. 带圆角底版的正等轴测图,当圆心在长轴时是(A)。 A、小圆 B、大圆 C、大、小圆各1/2 D、大、小圆各1/4157. 画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均需对组合体进行(D)。 A、形体分析 B、线面分析 C、相交性质分析 D、叠加形式分析158. 正等轴测剖视图中,剖面线轴测单位长度的连线方向是(A)。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45159. 当剖切面通过肋板的纵向对称面时,这些结构可用(A)表示。 A、不需要剖面线 B、粗实线 C、涂黑 D、细点加以润饰160. 画开槽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一般采用切割法,先画出圆柱两端面的(D)。 A、侧面 B、三视图 C、俯视图 D、椭圆得 分评分人二、判断题(第161题第2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0.5分,满分20分。)161. ( Y )图纸中斜体字字头向左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角。162. ( X )虚线、点画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可在线段处相交,也可在间隙处相交。163. ( X )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与线性尺寸标注方法相同。164. ( X )中心投影法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165. ( Y )平行投影法的投射中心位于无限远处。166. ( Y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有多面正投影、轴测投影、透视投影和标高投影。167. ( Y )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分为屏幕绘图和绘图机绘图两种。168. ( Y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视图、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1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报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发展中的法律与技术融合探讨
-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协同育人参与感与认同感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情感认同之间的互动分析
- 高性能隔热材料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 智能化课程内容设计与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创新文化建设的影响
- 智能化技术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作用
- 加强固定资产盘点过程中的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机制
- 土壤污染排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
- 技术类《核电站通用机械设备》第1部分(阀门)
- 田径运动会竞赛团体总分记录表
- 2023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 美丽汉字留学生教学58张课件
- Analyst软件应用培训教程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比例式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安庆时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000吨年抗氧剂系列产品及抗紫外线吸收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教学Starsafterthestorm秦菽康
- 铁道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参考500题)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