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1、画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学习目标1、会识“远、色”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等4个生字。认识偏旁“辶、忄”。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远”与“近”,“有”与“无”,“来”与 “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懂得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学习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11个,会写4个字。流利地朗读。认识2个偏旁。知识链接诗谜: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鹅 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摆摆,游泳稳又快。预习任务预习本课生字,给生字注上拼音,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学案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也能猜出谜底。2、教师板书课题画。3、出示学习目标,师读。1、猜谜语“手”。2、书空“画”字。3、听读学习目标。二、质疑交流1 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2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2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远 近 色 听 无 声 春 还 人 来 惊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正音:色、近、惊三、交流解惑1、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2、正确书写生字。(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在书上描红。(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1、交流记忆方法(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2、书写课后生字。人 火 文 六四、当堂练习1、读一读远 近 色 听 无 声 春 还 人 来 惊2、组词人 火 文 六3、 连一连第二课时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学案一、 温故知新一、复习字词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2.形近字比较,组词二、出示学习目标1、读一读远 近 色 听 无 声 春 还 人 来 惊2、组词远()近()京()声() 运()听()惊( )色()二、 质疑交流1. 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1、看图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景物?(山、水、花、鸟)2、读一读。(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三、 交流解惑1、学习后两行诗句。(1)总体学法: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1)板书:去花还在来鸟不惊(2)指导朗读。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3、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花鸟山水声色1、学习后两行诗句。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2、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1)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3、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四、 当堂练习1、我会说反义词远 高 来 笑 白 晚大 小 多 黑 美 胖2、形近字比较,组词远()近()京()声()运()听()惊()色()3、读一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五、 拓展延伸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啊,仿佛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美丽的高山流水间,我们从这节课中不但欣赏了一幅美丽的画,还从中认识了很多意思相反的字,学会了一个谜语,小朋友,当我们外出游玩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些很美很美的景物,那么,如果你看到了,会用什么办法把它带回来和我们分享呢?画画、照片、摄象机,这些都是好办法,不过,老师有个更方便,每个人都可以用的方法,你想知道吗?那就是请你用“心”把它带回来,你用心记住你看到的东西、想到的,把它说给我们听,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好吗?1、从自己认识的字中找一找意思相反的。2、收集谜语,互猜谜语。3、把自己郊游中有意思的美景讲给同学听,或者画下来。板书设计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教学反思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四季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11、7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四个偏旁。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模仿课文自创诗歌。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习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11个,会写4个字。流利地朗读。认识4个偏旁。知识链接四季花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戴头上,七月荷花别样红,八月桂花甜又香,九月菊花傲秋风,十月芙蓉迎寒霜,十一月茶花初开放,十二月梅花雪里香。预习任务1、积累本课生词,会认本课生字。2、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模仿课文自创诗歌。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自主、合作、探究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学案一、激趣导入1、师:小朋友,我们的大自然可神奇啦。你们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贴图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师:你们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才会有的吗? 师: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学生答后板题、生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儿歌。2、出示学习目标。1、看图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季节才会有的吗?-2、听读学习目标。二、质疑交流1、根据要求读课文。2、 (1)看四季动画,听配音朗读,感知课文。(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三、交流解惑(一)句中识字。师:课文读得真棒!如果把诗歌中的生字找出来,还能认识吗?(通过媒体显示:草芽对小鸟说:“我是春天。”)师:这句话里藏着三个生字宝宝(对说是),谁能教大家读读?(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师:认识了生字宝宝,这句话能读得更流利,再试试。(生个别读、齐读。)(二)认读词语。(通过媒体显示:荷叶圆圆夏天秋天肚子冬天就是雪人)师:词语娃娃来了,能认识多少?请四人小组读词语。(教师巡视,再指小组读词语。)(三)游戏识字。1. 点兵点将。2. 双轮火车。此处的识字,遵循在语境识字的原则,一种结合句子识字,一种结合词语识字,边识字边读文,特别还设计了识字游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是大有好处的。 3、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它们都是一笔写成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一)句中识字。把诗歌中的生字找出来。当小老师带读。(二)认读词语。1、荷叶圆圆 夏天 秋天 肚子 冬天 就是 雪人2、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三)游戏识字。1、练一练,连一连: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对 说是叶 圆夏秋雪肚就冬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四、当堂练习我会连 草芽 夏谷穗 秋雪人 春荷叶 冬第二课时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导案学案一、温故知新1、复习导入。2、出示学习目标1、认读词语。(1)、荷叶圆圆 夏天 秋天 肚子 冬天 就是 雪人(2)、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2、听读学习目标二、质疑 交流师:这首小诗有四节,想先读哪一节?(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定一节先读。下面以第一节为例。)(一)学习第一节。1. 自读。师:自己读书,对照图画,能发现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 反馈。师:读了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出草芽的高兴吗?(指名说,多种形式读。)3.拓展师:春天来了,还有什么也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会对谁说什么呢?(小组内说一说,再分组汇报。)在学习春天一节时,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感悟中读,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句练说,较好地整合了课标提到的三维目标。(一)学习第一节。1. 自读。对照图画,能发现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读了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出草芽的高兴吗?(指名说,多种形式读。) 3、春天来了,还有什么也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会对谁说什么呢?(二)同法学习后三节三、交流 解惑表演读文(一)分组练习。师:小朋友找到了四季,又这么喜欢四季,那我们小组合作一起读读四季吧。(分组领相关季节的头饰,小组练演。)(二)分组表演。表演读文(一)分组练习。(二)分组表演。四、当堂 检测1、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并能给图画取个名字。2、读读下面的儿歌,你能试着写几句吗?春雷唤醒了桃花。夏雨洗绿了树叶。秋风染红了枫叶,冬雪铺满了大地。五、拓展 延伸知识延伸:1、画一幅自己最喜爱季节的画,把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2、收集有关描绘四季的画片、儿歌,同学互相交流。板书设计 四季春 夏 秋 冬教学反思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1、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学习目标、认识个字。会写“口、日、中”个字。 认识个笔画和“山、木、艹”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 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认识个字。会写“口、日、中”个字。认识个笔画和“山、木、艹”个偏旁。知识链接我们的祖国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江,叫长江。长江以南地区,风景优美,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预习任务1. 根据拼音认识12个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2. 根据拼音读懂课文内容,会背诵课文。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这位导游想向各位推荐一个特色旅游景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兴趣听我介绍一下。2用多媒体或是小黑板等展示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3导游展示旅游景点介绍(文字全部注音),游客阅读。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阅读我们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绍。江南一带位于中国的东部,那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乡”之称;那里河流密布,两岸树木茂密,禾苗油绿。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这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领略如画美景。二、质疑交流各位小游客,对我们的旅游景点满意吗?如果介绍中的字让您为难了,请跟我读。学习红色字。1、出示字卡(排、中、游、流、唱、两、岸、树、苗、绿、江、南),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2、出示词卡(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中国 旅游 流水 河流 唱歌),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三、交流解惑(一)学习2个新偏旁。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二)学习生字。1木,读词语:树木。(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说识记方法)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一笔横(一),二笔竖(十),三笔撇(),四笔捺(木)。一共4笔。书空练习。(第一,拼读音节;第二,口述笔顺笔画;第三,共几笔;第四,本课词语)(2)口头组词语。2禾。(让学生自学后,进行书空练习,与“木”相同)3苗,拼读音节mi2o,读词语:禾苗。(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苗”字的?(我是这样记的,“苗”字,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一共8笔)(2)书空练习。(拼读音节;字形结构;偏旁;笔顺笔画;共几笔;三、交流解惑本课词语)(3)读短文第2句。4竹,读音节zh*,读词语:小竹排。(1)识记字形,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左右结构,左边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竖(),右边一笔、二笔同左边相同(),第三笔是竖钩(竹),一共6笔。启发学生自学,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两边的异同点:第三笔,竖;第六笔,竖钩。(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竹叶、竹椅、竹篓、竹竿、竹篮(4)朗读短文第1句。5江,拼读音节ji1ng,读词语:江南。(1)识记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江字的。(同“苗”)(2)书空练习。(同“苗”)(3)口头组词语:江南、江北、长江、江河湖海。6两,拼读音节li3ng,读词语:两岸。(1)识记字形。比较法:用“雨”与“两”比较,外框儿相同(),里面不同,“雨”是竖,左右各两点,“两”是两个小“人”。用数笔画的方法。笔顺:两,共有7笔。启发学生自学,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后,说出方法,如果没说比较法,教师可以提示:“两”字和什么字有点像?(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两岸两双两幅两张两条斤两(4)读短文第2句。7米,拼读音节m!,读词语:鱼米乡。(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想出最简便、最好记的方法。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木”字上面加点、撇,一共6笔。(2)书空练习。(同“木”)(3)口头组词语。 鱼米乡大米玉米小米米粒(4)朗读短文第3句。8朗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三)指导书写,巩固字形。1木、禾、米三个字让学生自学后,找三位写字好的同学,按田字格字帖写在小黑板上,大家评议,教师订正。提示:木、禾两个字的大横在横中线上面,米字的大横压横中线。禾字第一笔是平撇。木、禾、米三个字的撇捺两笔写法、占格相同。2指导书写“苗”字 (1)看整体间架结构,上小下大。(2)教师范写(略),提示:草字头第二笔竖从左向右斜写,第三笔斜撇,略高于竖。教师范写一定讲清每一笔的位置及运笔方法。“曰”第二笔是横折钩。(3)教师带写草字头。(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订正。3指导书写“竹”字。(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2)教师范写:第一笔斜撇,从上半格中间靠竖中线收笔,撇过横中线,离左边线三分之一收笔,要有尖。第二笔小横,从横中线上一点儿横第一笔起笔,斜横过竖中线上一点儿收笔。第三笔竖压横中线起笔,直竖到下半格中间收笔。第四笔斜撇,与第一笔撇对称,略高一些起笔,过中心点,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笔。第五笔大横,压横中线起笔,斜写到离右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第六笔竖钩,压横中线在横中左一点收笔,到长于三笔竖挑钩。(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4指导书写“江”字。(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三笔成一弧形,教师给学生用红笔画出弧线。第一点,点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点点在左半格中间,压横中线,第三笔提,从左下格中心点提到横中线上,离中心点四分之一处。(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5指导书写“两”字。(1)整体位置,第一横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压横中线。(2)教师范写(略),提示:第二笔竖,自左向右斜,二个人的撇对称,点写在横中线下面。第三笔钩略长于竖。(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四、当堂练习1、我能读好:两、交、苗2.我会读: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3填空。苗,第3笔是_,共_笔。或上面是_,下面是_,共_笔。竹,第3笔是_,第6笔是_。第二课时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温故知新(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2指名读短文。(二)学习2个新偏旁。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三)出示学习目标质疑交流1、观察画面,情感体验。(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江南风光)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江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它的美表现在哪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设法理解。 2、讨论交流 江南风景美在哪里?为什么说江南是个鱼米乡?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3、带着对祖国江南喜爱的感情,齐读课文。交流解惑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1)教师指图问: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 交流解惑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2指名读第2句。(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这些树木长得怎样?读短文第3行。(2)看图,读短文第4行。(3)看图,读短文第4行。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4)指导读第2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当堂练习a) 看拼音写词语。 r zi xing xi xio m d y xio nio( ) ( ) ( ) ( ) ( )2、加一笔 加二笔木( ) ( )3、看拼音写句子。 xio nio zi tin shng fi。 xio y zi shu l yu 。- 拓展延伸b) 夸夸你的家乡。c) 收集江南的美景。板书设计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 鸟儿 鱼儿 树木 禾苗绿 唱 密 游 流教学反思 横折这个笔画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的学生写起来有点困难,为此在学生仿写的时候,我及时进行指导。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带入江南美丽的风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爷爷和小树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11.2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初步学习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学习重点1、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2、认记生字,练习朗读。知识链接树木能够改善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质量。树木和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新鲜氧气;空气中60以上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树木和绿色植物,因而人们把树木和绿色植物比喻为“氧气的制造厂”、“新鲜空气的加工厂”。树木中还有很多树木能够分泌杀菌素以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病菌;并且还能够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和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等。预习任务1. 根据拼音认识认识生字。2.根据拼音读懂课文内容,会背诵课文。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爷爷”、“小树”。这是什么?教师随机板书这两个词语。生跟着书空。2、师在这两个词之间板书“和”。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3、出示学习目标。二、质疑交流1.请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伞”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2)出示生词“衣裳”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三、交流解惑继续学习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热”。(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2.出示生字“绿”。(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3.出示生字“真”、“冷”、“好”。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习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四、当堂练习一、给下列各字标上四声。men kou tian kai bu you 门 口 天 开 不 有二、写出本课2个三拼音节的字。-三、写出下列各字的笔画数。天( ) 有( ) 不( ) 口( ) 第二课时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温故知新1、复习字词。热、绿、裳、真、冷、好2、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出示学习目标质疑交流(一)理解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2.理解第一个句子。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2)理解第二个句子。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4.指导背诵(二)理解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2.理解句子“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交流解惑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1.指名读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当堂练习一、写出反义词 冷( ) 关( )二、按课文填空。冬天( ),爷爷( )小树穿上( )的衣裳。三、写出下列各字的偏旁。有( ) 早( )四、看拼音写词语。ti1n shang m6n k%u k1i m6n ( ) ( ) ( )y%u shu! ti1n z! b* z4i ( ) ( ) ( )拓展延伸1、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在黑板上画出大大的房子,并配以合适的音乐。让学生3人一组分别扮演爷爷、孙子和小树。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要求在课文基础上有所发挥。例:孙子:爷爷,外面这么冷,您在干什么呢?爷爷:我们冷,小树也会冷的,我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它就不会冻坏了小树:(微动着树梢,用双手做树梢)谢谢爷爷,我真的不冷了,以后,我也会帮 助您的。2、 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 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小树会怎样?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助树木做点什么? 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况,教师相机总结。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静夜思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学习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学习难点: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知识链接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预习任务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月亮)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3、简介李白。二、质疑交流初读课文。1、读通、读顺全诗;2、检查勾生字情况;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4、解题:(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三、交流解惑1识字。(1)自学古诗,说说已经认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正确。(2)本课十个生字中,“床”“光”“望”“乡”都是后鼻音,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生字的巩固。在教学中,可以用组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光光明、月光、灯光;举举手、举重;还可用“大转盘”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4)结合“故”的认记,认识“攵”这个偏旁。2写字。本课要求书写的4个字可分两类。“目、耳”要注意提示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头、米”要提示这两个字的最后一笔笔画不同,“头”的最后一笔是“点”,“米”的最后一笔是“捺”。可让学生运用对比法加深记忆:大头。3、复习生字(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4)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4、书写指导(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2)描红、临写,并提醒坐姿与执笔姿势要正确。(3)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四、当堂练习一、连 一 连 y e chuang di xiang tou guang jing gu ju wang 低 夜 床 头 乡 故 光 静 望 举二、我 会读 高低 床上 举手 低头 故乡 望见 月光 灯光 低下 床头 耳朵 头发 故土 望月 目光 亮光三、找朋友床举明故夜远头月上望乡色第二课时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导案温故知新1、复习导入 (1)我 会读 高低 床上 举手 低头 故乡 望见 月光 灯光 低下 床头 耳朵 头发 故土 望月 目光 亮光(2)、我会组词 耳( ) 头( )( )( ) 米( )2、出示学习目标质疑交流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1理解课题的意思。(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再看图选字意。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交流解惑1理解第一行诗句。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2理解第二行诗句。(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3理解第三行诗句: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4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5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当堂练习wohuizuci一、我会组词 耳( ) 头( )( )( ) 米( ) wohuitian 二、我 会 填 静夜思 er mu yi xin ( ) 一 新 床前明-光, er cong mu ming ( ) 聪 ( )明 疑是地-霜。 san tou liu bi 三 ( ) 六 臂 举-望明-, yu mi zhi xiang 鱼 ( ) 之 乡 低-思故乡。拓展延伸师: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闻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说说是什么让诗人想起故乡。(简要理解诗意)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板书设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教学反思 前士郭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语文园地二课时2课时教师贾院枝日期学习目标1、能正确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比较形近字的异同,能将不同偏旁的字进归类,在读词、背古诗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积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2、在浓浓的竞争氛围中完成各项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快快乐乐学语文。3、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习语文的乐园;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专业课程体系中AI与自动化技术的协同发展
- 餐厅服务员聘用协议(精简版)5篇
- 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成本实时监控与管理机制
- 2025中药原材料购销合同范本
- 试验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 基础级试题及答案
- 暖通基础试题及答案
- 陕西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 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城区综合管网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工建筑电气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真题
- 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课件
- 乡镇人大主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讨论发言材料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用户反馈收集及问题分析表
- 无人机飞行操作规范手册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 信仰思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