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九上1.0 开启化学之门全章教学设计3(讨论稿)同学们,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一门很有趣味、很有用处的自然学科化学。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到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和身上。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 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化学的方法和手段。2、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概念。3、 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一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前准备】学习任务1、 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 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3、 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结果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4、 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了解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5、 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认识一些简单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并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识准备1、回忆一下,初二生物实验中哪个用到了澄清的石灰水?用澄清的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初二物理所学的知识,举例说出什么叫物质的熔点、密度、沸点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3、通过看书自学、询问他人、查阅资料和浏览互联网等形式,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实例,留待课堂讨论发言时用。你能举例说出身边的一些化学变化现象吗?物质准备1、 自备一支蜡烛和一盒火柴,准备参与课堂实验的观察与思考。2、准备一个鸡蛋和一瓶白醋,准备参与课堂实验探究活动。【课堂学习】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讨论交流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质”、“物体”这两者概念相同吗?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什么叫科学探究?如何进行科学探究?5、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实验?做化学实验应注意些什么?实验探究1、按课本第4页“观察与思考”中要求进行点燃蜡烛的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书本相应的空白处。2、完成课本第7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1,边实验边思考书本上提出的问题,将结论填写在书本相应的空白处。3、仔细观察课本第7页“活动与探究”实验2中教师的演示实验,第9页“活动与探究”中学生演示实验1、演示实验2,按书本上提出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结论填写在书本相应的空白处。 问题研究1、想一想,在课堂上共有几个实验有“白烟”产生?为什么会有“白烟”这种现象?如果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这些“白烟”,都能点着吗?2、根据本节课学习,你认为应如何观察一个化学实验?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可能有哪些?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普通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此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对此问题你的答案是:你的判断依据是:经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与交流后,你对此问题的看法和结论是: 实验探究有条件的话,参照课本第7页实验2中图1-10“加热碳酸氢铵”装置,分别做加热铜绿的实验和加热水的实验(此实验装置中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想一想,为什么?),并将有关的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下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实验探究完成课本第11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与同学共同讨论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后将结论填入下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1、 什么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你能举例说明吗?2、 物质由元素组成。大胆地猜想和推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会变化吗?3、 已知油中都含有元素C,想一想,为什么水不可能变成油? 实验探究图1-1是“往含有少量水的蔗糖中倒入一些浓硫酸”的实验装置图,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该实验。1、写出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图未画出*2、浓硫酸中只含有H、O、S三种元素,结合课本第11页的“活动与探究”所得结论,分析和推测蔗糖中一定含有哪种的元素。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讨论交流1、煤和石油除了可当作为燃料使用外,说说它们还可进行哪些综合利用。2、 通过完成课本第12页“练习与实践”中的课外调查或访谈,你对“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又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资料查询从报刊、书本或互联网上查阅、搜集有关用化学化学变化原理,利用化石燃料制造出许多供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产品的一些实例。活动与探究1、将课本第7页的实验1中的铜丝换成一根火柴,去掉火柴头后,迅速将火柴梗插入酒精灯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发生的变化。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对酒精等火焰有什么新的认识?2、在课本第7页实验2中的试管口和烧杯的上方,分别放一快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玻璃片,仔细观察玻璃片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变化。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实验2反应后可能的生成物?谈谈你猜测的依据。3、“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这句话正确吗?请通过以下的实验探究正确的答案。 (实验) 取蜡烛一支,点燃后仔细观察,并记录有关现象: (1) 刚点燃时的现象 ; (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 ; (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 (4)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 ;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与判断,你的结论是: ;依据是 。【练习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烧制瓷器 C. 汽油挥发 D.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 B状态 C气味 D可燃性二 填空题3、 在常温的条件下,蔗糖是一种 色的固体,它 (填:易溶或难溶)溶于水。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 变化,因为该过程中 生成。4、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镁带,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 ,所以镁带发生了 变化。5、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化学主要从物质的 角度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6、做镁带燃烧的实验中,用来夹持镁带的仪器名称是 ,课本课本第9页实验1中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7、在化学实验室里,不要用手接触 ,也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 的气味和尝任何 的味道。三 简答题8、植物在呼吸和光合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吗?这两种变化都能释放出能量吗?为什么?9、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10、有热量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请举例加以说明。11、“烧不坏的手绢”为什么烧不坏?【课外学习】拓宽视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例如,在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发生了石蜡的熔化、汽化等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将石蜡放在试管中慢慢加热,石蜡熔化,然后再冷却,石蜡又凝固,在这个变化的全过程中,就只有物理变化而没有化学变化。根据物质发生的变化可确定物质的性质。一般讲: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到或可用仪器间接测出,化学性质则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观察思考1、学完本章的第一节后,仔细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请你分别举出几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事例。2、仔细观察家中燃气灶具点火后发出的火焰颜色,请你猜猜同时有什么新物质生成?请设计实验证实或否定你的猜测。第二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课前准备】学习任务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2、初步认识到研究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3、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知识准备1、回忆一下,你所知道的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方面的显著成就。2、收集一些化学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造福于人类生活的实例。3、 通过询问他人,查阅报刊和浏览互联网形式,了解“煤气中毒”、“白色污染”、“纳米材料”等与化学有关常识性知识。【课堂学习】一、学习化学、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讨论交流1、 举例说明,学习化学知识能有哪些实际用途?2、 为何用铁锅烧菜比较好?3、 为什么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二、研究化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讨论交流1、 研究化学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2、 化学在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有哪些较突出的贡献?观察思考 观察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结合查阅常州市市区空气质量日报,谈谈你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思考。三、应用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讨论交流1、 为什么说材料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举例说明2、 根据课本上提供的材料,以及个人在课前收集准备的材料,讨论和交流应用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事例。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课本第19页上的8张彩图,结合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他们的主要用途。【练习测试】一 、选择题(下列各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1、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 ) A不锈钢 B青霉素 C农药和化肥 D电话和电视机2、以下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 ) A指南针 的发明 B青铜器的制造 C钢铁的冶炼 D黑火药的发明 二、填空题 3、近代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 4、材料是 、 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 5、 结构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化学与 相结合,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产生了 技术。 6、当代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节能与 的开发、人类与 的和谐共处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化学科学的发展。三、简答题 7、假如你将来能成为一名化学家,谈谈你所最想解决的问题是哪些? 8、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对“材料”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课外学习】拓宽视野化学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价值化学是一门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科学。学习了化学,就能更好地认识和说明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变化和现象,就能控制这些变化,消除或者降低这些变化有害的方面,并使这些变化充分向有利于的方面发展。例如,掌握了燃烧的化学原理,就可以合理利用燃料,防止火灾以及开发新的燃料来源等。运用化学原理,可以从自然界提取或利用自然物质制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人类需要的各种物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盐类和其他有用的物质;用矿石冶炼多种金属;以空气、水、石油、煤炭等作原料,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农药、染料、洗涤剂、医疗药品等等。应用化学研究的成果,还可以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研究新的生产流程,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增加食物和营养品,使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极其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外阅读海洋中的白色怪物塑料垃圾塑料,作为广受青睐的新材料,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被人们遗弃的塑料垃圾也成倍地增长,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然而,这种白色怪物不仅肆虐于陆地,它还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海洋,成为污染海洋的一种新物质。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每年商业捕鱼船扔人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为22万吨,丢失或抛弃的塑料网、绳、浮标等约136万吨,而且,聚乙烯和聚丙烯包装物在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及太平洋上的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1000-4000个。同时,由于塑料在海水中的自然降解很慢,存留时间长,所以造成海洋环境中的塑料垃圾累积量直线上升,其中密度小的长期漂荡在海面上,密度大的则沉人海底,日本潜水探测艇就曾在62千米的深海底发现了大量锯齿状分布的裂缝,裂缝底部的白色物质是聚乙烯树脂等塑料垃圾。塑料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而且可以导致海洋生物的损伤和死亡。1981年至1984年间,在pribiof岛观察到的403头北极熊中有268头被丢弃的拖网缠住。有86头被塑料包装袋缠绕,51头被其他线状或环形塑料垃圾缠绕。世界上发生塑料垃圾缠绕海洋动物最严重的海区是太平洋北部。至于其他海域也经常发生海熊把塑料垃圾当作玩具或在上面休息而被缠绕致死的事件。被缠绕的动物有各种海鸟、北海狮、加利福尼亚海狮、夏威夷僧海狮、南非海熊和北极熊等,而少数从中脱身侥幸逃命的熊,惊吓得至少十天不能正常进食。大型哺乳动物如巨臂鲸、露脊鲸虽不可能被其缠绕致死,但会影响它们的活动能力,另外,漂浮海面的小塑料碎片和塑料球可以被海洋动物吞食,造成伤害。如在加利福尼亚有两头西印度海牛由于吞食塑料碎片,阻塞肠道,损伤胃粘膜而死。信天翁、海燕、剪水鸟等海鸟会把塑料球等当作自己爱吃的鱼卵或幼鱼吞下,这些塑料碎片残留胃中,足以降低它们的求食欲望,不但自己身体变差,还会丧失喂养孩子的能力。事实上,对于远距离徊游和索饵范围大的海洋动物来说,人类丢弃在海洋中的塑料的危害,绝不亚于大规模溢油事故的损害,那些被缠绕的动物绝望的悲叹,你可曾听到?病从口入污水中的病原细菌和病毒可以导致胃肠和其他传染病,诸如肝炎、霍乱和伤寒等。 从前人们只在意河水的清洁,认为海洋具有无限的净化能力,殊不知,在受过污染的海水中游泳和食用在那里捕捉的海鲜都会引发这些疾病。据1990年海洋污染科学问题专家组报告:在世界范围内,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存在着随生活污水排人沿海水域、港湾或河流,以及将其带到大海的排水渠中的病源生物。中国几多“伦敦雾”20世纪80年代,贵阳市居民经常感到嗓子发痒、胸闷、头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贵阳出现了毒雾的天气,贵阳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民用燃烧煤;二是市内的工厂;三是汽车流量大。其中以工业废气为最多。资料表明:贵阳大气悬浮微粒日平均浓度为574微克立方米,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浓度的64倍;贵阳市so2的年日平均浓度为465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规定大气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的365倍。有人曾作过统计,如以每吨煤产生19公斤SO2计算,每年将有72万吨SO2污染贵阳。在工业集中的贵阳太慈桥地区,其上空的SO2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的96倍。据(光明日报)报道,贵阳市雨水硫酸离子浓度是纽约的6倍,是澳大利亚北方地区的100倍。使人担忧的是:贵阳市的大气总悬浮微粒和SO2的浓度,已经达到了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始值。50年代初,伦敦烟雾4天就死亡了4000人,贵阳可能重蹈覆辙。雾都重庆曾以春城笼薄震,山水有无间而著称于世。然而1987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早晨,漫天的毒雾却漫过了江河、山峦,整个重庆市区沉浸在一片灰暗之中。居民们立刻感到心里堵得慌,晕沉沉的,手脚也沉重起来。接着,人们的呼叫声和救护车的尖啸声响成一片,有千余人被送进了医院。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一次类似英国伦敦1952年发生的造成4000人死亡的烟雾事件。与伦敦当时的情况一样,这次事件的烟雾主要来自排烟烟囱喷吐的滚滚浓烟,浓烟中含有高浓度的a大,加之当日出现静风逆温天气;烟雾难以扩散,造成了当天的悲剧。近年来,重庆市秋冬毒雾频频发生,全市肺癌等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极高,农作物和森林植被成片死亡,城市设施普遭损害,给重庆市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兰州地处高原山间盆地,冬季夜晚,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而沿山坡下滑,在谷地堆积起来,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温层,加之当地降水少、静风天气多,使兰州的烟尘难以扩散稀释,全年有一半时间烟雾朦朦,难见天日。解放初期,兰州的空气是洁净的,全年有烟日只有数十天,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和工业区的烟囱拔地而起,竞相喷吐烟尘。到了1985年,有烟雾日每年达232天,可谓全国之最。 自我评价通过访问上届初三毕业生,结合课本编者写给同学们的话的阅读,谈谈你准备怎样来学习初中化学。(要求写一份化学学习计划,字数在200字左右。)【本章小结】根据本章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物质通常发生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大类,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变化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密切相关,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通过学习,我们还了解研究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并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例题分析】例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矿石粉碎 (B)呼吸作用 (C)铁矿石炼成铁 (D)铁制品生锈分析 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A)选项无新物质生成,(B)呼吸作用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选项由铁矿石(如氧化铁)转变为铁,(D)该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解 选(A)例2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工派遣协议
- 中医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 中医医助笔试题及答案
-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2025年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报告
- 中医夏季养生试题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师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连锁药店行业扩张路径与智能药品投资收益研究报告
- 平安鼎题库及答案
- 2025医院招聘考试检验医学知识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 酒店茶叶知识培训
- 2025年腾讯云从业者基础认证题库
- 间歇性导尿护理
- 高锰酸钾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 2025年华侨港澳台生联招考试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全军热射病防治技术培训教材
- 临床医师三基培训
- 2024-2030年版中国烟花爆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人卫神经病学第8版
- 第五章 三角函数(14类题型清单)-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单元速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小儿高热惊厥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