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图是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示意图,EFGH是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的“淮”大致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A. H处 B. G处 C. F处 D. E处2图中ABCD所在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红土地的是( )A. A区域 B. B区域 C. C区域 D. D区域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A. 一月 0等温线 B. 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C.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中温带和寒温带分界线4下列有关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天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B. 秦岭淮河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C.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800 mm等降水量线D.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5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原因主要是()A. 地广人稀 B. 交通便利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科技力量雄厚6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这说明北京的职能是(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交通中心7陕北民歌中这样唱道: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见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一个在沟,拉不上话儿招一招手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该地区()A. 海拔比较高 B. 沟壑纵横 C. 土质疏松易塌陷 D. 该地多风沙天气8北京的雾霾天气一直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针对北京的污染严重问题,你认为减少北京空气污染的做法有哪些?( )出行多开私家车 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 重点发展农业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 B. C. D. 9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B. 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C. 降水多,利于排水 D. 多暴雪天10发展旅游业需要有旅游资源。我国的下列地区最有条件开展泼水节旅游项目的是()A. 西北地区 B. 南方地区 C. 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11下列工业城市中,完全属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是( )A. 上海、深圳、沈阳 B. 北京、天津、苏州C. 天津、无锡、广州 D. 苏州、无锡、常州12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较低平,以盆地、平原为主B. 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 江阔水深,水运便利D. 水能资源异常丰富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3上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 )A. 经济 B. 人口 C. 气候 D. 河流14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 “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C. “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D. “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15“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 )A. 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B. 与一月10等温线基本吻合C. 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吻合 D. 与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基本吻合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分)16读我国局部区域及A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A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严重。(2)城市所在的工业基地是 ,说明该城市发展工业的交通条件 。1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我国东部、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 地(2)a区域的自然环境突出特征是 , 为了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铁路干线是 线(3)右图的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4)下列景观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18北纬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的地理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沿30N附近的省区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我们可以B处 登黄鹤楼感受长江的壮观,在D处 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麻婆豆腐,在E处 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艺术的精华。(将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区全称填在横线上)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被誉为“ 之乡”;(3) 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 线(图中的主要铁路干线名称)在此跨越长江,交通便利。地理参考答案1-5、DDABC 6-10、BBBCB 1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