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与私募股权投融资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概述我国与私募股权投融资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概述 实务问题 我国与私募股权投融资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概述 ( 私募股权投融资的税收问 题-我国与私募股权投融资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概述 ) 发文日期2012-09-20作者 上海基母股权投资基金管 理有限公司 石育斌 潘浩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一、概述一、概述 PE基金1税收法律法规伴随着规范PE基金设立经营的法律规定不断发展和深化,但整体上, 由于PE基金类型的多样性、法律规范数量众多、各地税收优惠及返还政策的存在,PE基金税收 法律法规较为复杂。由于目前除了由于一些法律限制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PE基金绝大多数采取 有限合伙制作为组织形式,因此,在此主要分析与合伙制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 PE基金投资产生的收益属于资本利得,理论上应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在目前我国尚未设立资本利 得税这一税种的情况下,与PE基金投资收益相关的税种主要是所得税。 二、税收法律法规二、税收法律法规 整个私募股权投融资程序包括三个纳税主体:其一,被投资企业;其二,PE基金;其三,PE基 金的投资者。自前往后,在前主体的纳税税率高或低,都决定了在后主体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少或 者多。以下将对我国与PE基金投融资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梳理: (一)纳税主体问题及税收优惠政策 1. 财政部、国税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 (2000)91号,以下简称91号文) 在91号文发布之前,国务院于2000年6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 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6号),明确指出: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个人独资企 业和合伙企业停止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规定:具体税收政策和征税办法由国家财税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具 体税收政策和征税办法也即上述91号文。 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91号文是我国首部规定合伙企业的所得税计算缴纳的部门规章,为合伙 制基金的合伙人所得税缴纳提供了依据。值得关注的是其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第三条规 1/5 定:个人独资企业以投资者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 投资者)。第四条第一款则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 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下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 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 所得税。可见,早在本世纪初起,合伙企业就不是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在此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6月3日发布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 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5号),并在2011年7 月29日发布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费用 扣除标准的通知(财税201162号),对个税税前扣除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调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主席令2002第69号,以下简称促进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6月29日颁布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提出,要 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促进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 依法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 3. 原外经贸部、科技部、工商总局、国税总局、国家外汇局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管理局令 2003年第2号,下称外资创投企业管理规定) 于2003年1月30日颁布、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外资创投企业管理规定是我国首部对外商 创业投资企业的所得税问题进行明确规定的综合性法规。其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创投企业 应当依照国家税法的规定依法申报纳税。对非法人制创投企业,可以由投资各方依照国家税法的 有关规定,分别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可以由非法人制创投企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依照税 法规定统一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处所说的非法人制创投企业,法律性质上指中外合作制非 法人企业,其在权利义务安排上类似于目前的有限合伙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非法人制创投企业企业所得税的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由 国家税务总局另行颁布。为此,国税总局于2003年6月4日发布关于外商投资创业投资公司缴 纳企业所得税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61号),但该通知的第一条、第二条、 第三条第一款等内容已于2011年1月4日废止。就目前而言,尽管在理论上非法人制创投企业在 纳税问题上可比照合伙企业执行,在投资者而非企业层面征税,但是,实践中是否可以得到支 持,仍需与企业设立地税务部门确认。 4.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税总局、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 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 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令第39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于2005年11月15日颁布,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促进法相仿,暂 2/5 行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并引导其增加对中小 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税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5.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主席令2006第55号,以下简称合伙 企业法)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合伙企业法对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融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税收方 面,合伙企业法第六条规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 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从而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我国有限合伙制PE基金只有合伙人负 责纳税,而基金本身不构成纳税主体的基本原则。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2007第63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 法) 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颁布企业所得税法,该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 税法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层面上确立创投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原则。该法第三十一条规 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 纳税所得额。这为下文提及的此前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7第031号文)寻找到了法律层级上的根据,并体现在了后续的国税总局关于实施创业 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之中。 7. 国税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以下简 称87号文) 追溯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87号文实际上取代了财政部、国税总局此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创 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第031号)。87号文是我国目前专门针 对PE基金提出的实质性也是支持力度最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87号文第二条的规定,创业投 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 按照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按规定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相比于财 税2007第031号文,87号文在抵税的部分条件上采取了更为模糊的处理,将相关立法权授 予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 (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 1. 财政部、国税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以下 简称159号文) 159号文针对税收原则、纳税所得额确定方法作出了相关规定并沿用至今。159号文第二条再次 重申: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 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第三条第一款中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 3/5 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第三条同时规定合伙企业的自然人合伙人按91号文缴纳 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第四条则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原则。 2.201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以下简 称个人所得税法) 按照通常理解以及大部分地区的实践操作,不参与PE基金经营管理(即不执行合伙事务)的有限 合伙人适用个人所得税法,并按照该法第二条个人所得的第七项利息、股息、红利所 得,按20%的比例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普通合伙人则仍适用前述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但是,某些地方也有不同做法。比如,按照北京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京金 融办20095号)第四条的规定,合伙制股权基金中的个人合伙人均按利息、股息、红利所 得或者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不区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天津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的通 知(津政发200945号)第七条也有类似规定。 与此明显不同的是,上海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沪金融办通 20083号,以下简称3号文)第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自然人普通合伙人按个体工商户 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而自然 人有限合伙人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依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 说,普通合伙人不区分投资收入或管理咨询服务收入,一概按五级累进税制纳税。但上海在 2011年5月3日对该3号文进行了一次修订,也即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 知(沪金融办通201110号,以下简称10号文)。10号文把原3号文第五条第(二)款 已明确规定的征税方法完全删去,而采取了比较模糊的规定。尽管在实践中仍按3号文执行,但 10号文的变化可能暗示着政府对这一税收问题的态度并不明朗。对此,业内存在两种理解。一种 认为,上海拟向北京、天津靠拢,对普通合伙人投资收入征税比照对待有限合伙人方式处理,而 对其管理咨询服务收入征税口径不变。而另一种理解恰恰相反,认为不但对普通合伙人不区分所 得来源统一按五级累进税制征税,对有限合伙人亦按累进税制征税,原因是159号文并未区分普 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 作者简介:石育斌,法学博士,上海基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上海 社科院法学所副教授,中国PE二级市场交易定价评估中心首席顾问,其个人专著中国私募股权 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