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_崔璐_第1页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_崔璐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尖、 形成复穿孔的更为进化 5, 而茵陈蒿导管口径从小到大、 端 壁倾斜度由小到大的不断过渡, 基本上重演了这种演化规律。 1 11 . 均为导管; 1 6 . 示不同形态的梯纹导管; 7 , 8 . 示不同形态的网纹导管; 9 , 10 . 示不同形态的孔纹导管; 11. 为 10的局部放大。放大倍数为: 1 6 , 800 ?; 7 10 , 800 ?; 11 .1 000? 图 1? 茵陈蒿导管分子的形态结构 Frost( 1930)认为单穿孔是由梯状穿孔板逐渐失去横膈而形 成, 穿孔板的进化次序是梯状穿孔板? 梯状和单穿孔混合穿孔板 ? 端壁倾斜的单穿孔板? 端壁水平的梯状穿孔板。这种观点也 得到大部分学者的承认 7 10。从此观点出发, 茵陈蒿导管的端 壁特征已处于导管演化的上游, 即穿孔已是典型的单穿孔, 且穿 孔板已非常不明显, 这与菊科是被子植物类群最进化类群的基本 事实相吻合的。 由于发育的先后和侧壁木质化增厚的方式不同, 植物一般会 形成环纹、 螺纹、 梯纹、 网纹和孔纹 5种类型的导管, 其中后三者 的生理功能的效率比前二者显著提高 5。茵陈蒿恰恰同时具有 运输效率比较高的三种, 即梯纹导管、 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 且三 者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另外, 各类型纹饰空的密度也非常大, 这均 体现了茵陈蒿是一个非常进化的植物种类。 按照物理学原理, 导管管腔宽度小、 长度短 (即单位长度中 横膈较多 )、 端壁倾斜角较小 (即端壁的面积较大 )等应是水分运 输的阻力。茵陈蒿纹孔膜的退化或消失及其穿孔板面积的减小 (单穿孔孔径增大 ), 都大大地提高了其导管的运输效率 10。资 料显示, 导管的长度和宽度与生境是紧密相关的, 高海拔和土壤 水分缺乏环境下的植物导管一般较长、 管腔相对较窄; 反之, 导管 一般较短、 管腔相对较粗 7 10。本实验结果显示, 茵陈蒿导管的 长短和管腔口径差异明显, 这也许可以作为解释茵陈蒿在我国南 北广泛分布的佐证之一, 这种结构特点是其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 表现。另外, 茵陈蒿的导管分子特征对其种间鉴别也具有一定的 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 丁宝章, 王逐义. 河南植物志, 第 3册 M .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 1997: 642 . 2 ? 温俊达, 张水寒, 凌? 翔, 等. 道地药材绵茵陈的生药学鉴别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 18( 3): 555 . 3 ? 陈丽芳, 刘文德, 林双金, 等. 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 茵陈蒿与对乙 酰氨基酚 J. 药学学报, 2007, 42( 3): 342 . 4 ? 刘? 晟, 徐? 宇, 李? 芳, 等. 茵陈蒿汤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J. 中草药, 2005, 36( 12): 1811 . 5 ? 王全喜, 张小平. 植物学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5. 6 ? 汪小凡, 杨? 继. 植物生物学实验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4 . 7 ? 朱俊义. 花楸导管分子穿孔板的类型及演化 J. 植物研究, 2002, 22( 3): 285 . 8 ? 陈树思. 蜈蚣草导管分子的观察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 23 ( 2): 196 . 9 ? 李红芳, 田先华, 任 ? 毅. 维管植物导管及其穿孔板的研究进展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 2): 419 . 10? 张大维, 邢? 怡, 党安志. 黑龙江槭树属植物导管分子解剖学研究 J. 植物研究, 2007, 27( 4): 408. 收稿日期: 2008-10 -28 ; ? 修订日期: 2009-01 -19 基金项目: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 No. 2005LZ08- 03) 作者简介: 崔? 璐 ( 1984 -), 女 (汉族 ), 山东临沂人, 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在读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简介: 林建群 ( 1969 -), 男 (汉族 ), 福建厦门人, 现任山东中医 药大学副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细胞工程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 林建强 ( 1964 -), 男 (汉族 ), 福建厦门人, 现任山东大学 副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细胞工程研究工作.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崔? 璐 1, 路俊仙2, 林慧彬2, 林建群3 * , 林建强 3 *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 250014 ; ?2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东 济南?250014; 3 .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 250100) 摘要: 通过对国内黄芩资源的分布, 生产现状及人工栽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对黄芩的优质品种筛选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芩; ? 资源; ? 人工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8 -0805( 2009) 09 -2279 -02 ? ? 黄芩为唇形科 ( Labiatae)黄芩 属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 其性 寒味苦,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的作用。黄芩在临床 应用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除中医配方外, 大量用作中成药原 料。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 1部的统计资料, 66种蜜丸 有 45种用黄芩; 64种片剂有 46种用黄芩; 36种水丸有 25种用 黄芩。也就是说, 70% 的中成药都含有黄芩。目前黄芩及其提取 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 已成为大宗药材之一。 1? 黄芩资源分布状况 黄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内蒙古、 甘肃, 陕西、 宁夏等省、 自治区 1。其中以内蒙古、 山西、 ?2279? LISHIZHEN MED I CI NE AND MATERI A MEDICA RESEARCH 2009VOL . 20 NO. 9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9期 河北产量较大 2。野生黄芩资源广泛分布于从河西走廊、 四川 凉山一线以东到云南、 贵州、 湖南、 湖北、 河南、 安徽、 山东一线以 北的广大地区, 包括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全部和部分华中、 西南地 区, 即东经 110? 130?, 北纬 34? 57?范围内均有生长。主要集 中在华北北部的部分省区, 即内蒙古中北部, 陕西、 山西、 河北、 北 京北部以及辽宁、 吉林、 黑龙江西部。全国野生资源的蕴藏量约 1. 5亿 kg , 其中蕴藏量 100 500万 kg的有内蒙古牙克石、 额尔 古钠左、 鄂伦春等旗; 50 100万 kg的有内蒙古扎兰屯、 黑龙江 大庆、 杜尔伯特; 10 50万 kg的有河北赤城、 丰宁、 围场、 隆化, 山西五台、 内蒙古阿鲁称尔沁、 仕德等 27个县旗 3。 除正品黄芩, 在不同的地区, 同属的一些植物也作为黄芩入 药。根据产地使用习惯, 黄芩药材可分为两大类: 北黄芩类和西 南黄芩类。北黄芩类原植物有 3种: ? 黄芩,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 用此种; ? 粘毛黄芩 S. viscidula Bge . 此种主产于河北宣化、 山西 大同、 赤峰、 山东固阳、 吉林白城及内蒙古等地。由于有些产地与 黄芩重叠, 故常与黄芩一齐收购做黄芩使用; ? 甘肃黄芩 S. reh- deriana D iels, 主产地在甘肃天水、 武山、 礼县、 岷县, 山西也产少 量, 本种主要在产区使用。在西南地区作黄芩使用的有? 滇黄芩 S. amoena C. H. W right , 此种主产于四川南部各县, 云南西北、 中 部及中南部, 贵州西北部, 在云南、 四川、 贵州广泛作黄芩使用, 产 量较大; ? 丽江黄芩 S.likiangensis Diels, 主产于云南丽江一带。 当地收购作药用, 单产量较少; ? 川黄芩 (连翘叶黄芩 ) S. hyper- i folia Lev. i, 主产于四川西部康定及西北部松潘等县。产地作黄 芩使用, 资源较少; ?韧黄芩 (大黄芩 )S.tenax W. W. Smith var. patentip iosa(H. - M. ) C. Y. Wu, 生产于四川西南部的白玉县、 泸 定县。仅见在白玉县药用 4。 2? 目前商品状况 野生黄芩分布面广, 蕴藏量丰富, 20世纪 70年代前黄芩生 产以野生品为主, 正常年产量在 200 400万 kg之间, 年采集量 最高可达 600万 kg, 市场运行基本稳定。 20世纪 70年代中后期 以黄芩为原料的中成药发展迅速, 黄芩需求量逐年上升, 年用量 很快超过 500万吨, 市场供求出现紧张状况。 20世纪 80年代初 黄芩提取技术开始成熟, 生产渐成规模, 1983年黄芩的收购量猛 增到 2100万 kg , 销售量增加到 800万 kg 2, 野生黄芩资源受到 严重破坏, 据 1983年资源普查, 河北野生黄芩蕴藏量 949万 kg , 当年收购 320万 kg , 1984年以来, 经滥采滥挖, 河北太行山区的 黄芩资源基本枯竭。 20世纪 90年代黄芩主要靠锡林浩特以东 产出, 原本资源丰富, 但到目前为止, 赤峰、 锡林浩特、 通辽、 乌兰 浩特一带资源已经不多, 只有交通不便、 人烟稀少处才有黄芩可 采 5。黄芩目前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濒危植物。据 2008年黑 龙江省重点野生药材物种勘察数据显示, 黑龙江省黄芩蕴藏量约 为 689万 kg, 与 1987年普查数据相比下降了 72% 。由于野生黄 芩的超量采挖及国家禁挖、 禁运的保护政策等原因, 野生黄芩产 量、 上市量逐年减少, 其价格亦稳步上升。自 1990年到 1996年 野生黄芩价格由每千克 3. 5元上升到 10元, 之后价位缓慢上升, 据河北安国药市动态价格表明, 2003年野生黄芩撞皮货涨至 15 元 /kg , 2005- 04价位突破 20元 /kg , 2007- 02野生撞皮货达到 23 30元 /kg , 2008年 8月河北安国药市野生黄芩撞皮货价格为 22 26元 /kg 。 3? 黄芩的人工栽培状况 随着野生黄芩资源的减少, 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0世纪 90年代初黄芩便开始在山西、 河北等地栽培引种, 并逐渐形成了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四大产区。黄芩家种试种成功后发展种植 依然缓慢,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加, 栽培黄芩价格由 1995年 的 4 4 . 5元 /kg , 到 1996年猛升到 9元左右, 1997 1998年黄芩 价格进一步升至 11元上下。黄芩多年持续高价促使各产区自 1999年开始大面积扩种, 2006年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 6万亩 左右。甘肃省自 2003年开始连年扩种, 2005年和 2006年种植面 积以 30 % 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 河北、 北京市燕山山区各县, 内 蒙古东南以赤峰为中心的大片区域及辽西同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 区毗邻的各县市形成了连片的大生产区; 山东莒县种植基地黄芩 种植面积约 5万亩, 并在当地建立了多处黄芩深加工企业, 基本 实现了黄芩产销一条龙。目前, 栽培黄芩已经成为黄芩药材的主 要来源。在此其间家种黄芩价格随之波动, 2002年家种黄芩价 格降至 4 4. 5元 /kg , 2003年? 非典 ?时期黄芩价格瞬间涨至 10 12元 /kg 。 2004年黄芩价格回调至 6 7元 /kg , 近年来, 由于 黄芩苷、 黄芩素等黄芩提取物在双黄连片剂、 针剂及口服液用量 惊人, 以及出口日本、 韩国、 欧美及港台地区的用量也在逐年增 加, 黄芩的年需求剧增为 1 500 2 000万 kg, 价格随之稳步上涨, 2007年家种黄芩价格为 8 8. 5元 /kg , 2008年价格在 9. 5元 /kg 左右。市场上黄芩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 家种黄芩多以播种繁 殖为主, 亩产量一般在 150 280 kg 6, 产量较低, 有必要深入展 开栽培研究工作。 4? 小结 目前各地区黄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栽培种植技术水平 较低, 田间管理不规范, 直接影响了黄芩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 需 要加强对黄芩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进一步建立黄芩 GAP基地, 进行规范化种植。 各地区黄芩的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 但药农引种时存在着盲 目性, 有的种子从药材市场采购, 有的自产自用, 有的直接采自野 生黄芩的种子, 种源混乱, 导致黄芩的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因 此, 需要对黄芩的种质资源进行研究比较, 筛选出有效成分含量 高、 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 肖培根. 新编中药志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862 . 2 ?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 232. 3 ? 肖培根, 杨世休. 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 M , 北京: 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2001: 3 . 4 ? 楼之芩, 秦? 波. 常用中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