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_第1页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_第2页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_第3页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_第4页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计划总结之高三理综物理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这次市质检物理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内容未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着重考查了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试题趋向常规,无偏题和怪题,试题表述科学、规范,区分度较好,整体难度适中。试题的改革和创新意识较强,秉承了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结构稳定,考察重点,突出能力,指向清楚。物理试题运用比较新颖的物理情景和设问方式,利用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学科主干知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科技。二、成绩分析 120 110 109 100 99 90 89 80 79 70 69 60 59 50 49 40 39 30 29 20 19 10 10分以下 总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1 5 7 23 16 21 25 10 9 10 2 2 131 62.27 37.40% 三、答题分析考生主要失分题:16、18、19(2)、21、22、29(1),其中16,18题反映了考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19题说明实验能力较差,特别是实物图的连接,这也是今后复习的重点,21、22题说明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没过关。具体的讲:19题错误:量程选择错误,电压表连接错误。21题错误:学生没注意到BC段是弧导致出错,以及受力分析错误,过程分析不清,研究对象不清,动能定理表达式出错。22题错误:不会分析粒子的运动轨迹。总的来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同学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获取信息能力和审题能力薄弱,导致失分。(二)、物理过程不顺畅,建模能力差,导致失分。(三)、物理图象不清晰,运用图象能力差,导致失分。(四)、实验能力差,导致失分。(五)、计算能力差,解题不规范,表述不科学,导致失分。四、后段复习措施(一)关注典型模型、热点问题和物理实验1、典型模型在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典型模型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老常客,如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匀加速运动;正常运行的卫星受扰后轨道迁移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热点问题研究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天体运动;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非线性元件的I-U特性;物理的学科思想等。3、物理实验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方法,要烂熟于心。 对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研究性实验等要从实验原理上着手分析。对于新颖的设计性实验,要多从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上去分析思考。特别是实验的迁移能力。(二)、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1)关键词语的理解。(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3)干扰因素的排除。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2、加强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考生表述能力差,运算能力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了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3、培养学生的规范解题能力。理综化学科:一、对试卷与试题的评价:一卷选择题涉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溶度积、电解质溶液分析、化学观与研究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热化学、PH值、离子反应、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突出考查双基。二卷涉及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化学实验的实验探究、讨论、评价、设计及计算,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电解质溶液分析、电解、电极反应、化学平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推断、考查了无机应用、有机物推断等,突出考查能力。选做题涉及有机物推断、官能团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聚合物分析、同分异构分析、物构原理的应用等,突出考查能力。试题对应用学科语言表达能力、化学科的观察、思维和自学能力、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考查。知识覆盖面广。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突出考查高中化学学科主干知识与基本技能,以能力立意命题,并挖掘今年福建理综考纲对化学科的要求,试题难度适中、题量适当 ,相对平稳,有较好的区分度。在理综按高考卷的形式分布相关题型与给分点。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4班成绩统计 5班成绩统计 物理 化学 生物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340 1632 1182 总分 2125 2033 1296 总人数 35 35 35 总人数 37 37 37 平均分 38.29 46.63 33.77 平均分 57.43 54.95 35.03 及格数 1 4 7 及格数 4 13 2 及格率 2.86 11.43 20 及格率 10.81 35.14 5.41 优生数 0 1 0 优生数 0 0 0 优生率 0 2.86 0 优生率 0 0 0 最高分 77 84 62 最高分 83 79 50 理综总分分数段成绩统计 300 290 289 280 279 270 269 260 259 250 249 240 239 230 229 220 219 210 209 200 199 190 189 180 179 170 169 160 0 0 1 2 3 5 6 9 5 6 5 11 9 8 159 150 149 140 139 130 129 120 119 110 109 100 99 90 89 80 79 70 69 60 59 50 13 10 7 9 6 2 6 4 1 1 1 49 40 39 30 29 20 20分以下 总人数 平 均 分 及格率(180分以上) 0 1 0 0 131 167.6 40.46% 6班成绩统计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4692 4310 3347 总人数 59 59 59 平均分 79.53 73.05 56.73 及格数 44 50 45 及格率 74.58 84.75 76.27 优生数 8 21 19 优生率 13.56 35.59 32.2 最高分 112 97 78 最低分 28 43 35 2、各题答题情况:第6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本题得分率较高。第7题分类等,本题得分率较高。第8题阿伏加德罗常数,本题得分率较高。第9题氧化还原反应、,本题得分率较高。第10题本题失分率较高。是考查溶度积原理。第11题考查热化学。第12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分析、电离、电荷守恒、水解等。第23题考短周期元素推断涉及有机物推断。第24题是电解质溶液分析、电解、电极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推断、无机的应用等。第25题是实验综合题,涉及的面广。另考简单计算数据分析和考设计实验。第30题是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题。 第30题选做题有机部分。前二题是送分题,后一题有一定难度。总体失分原因是: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不足、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不足。对实验的评价与设计能力不足、未能形成知识网络,审题不清。无机推断及有机物推导能力欠佳, 四、今后教学及其管理的建议和对策:1、准确把握考试大纲与福建考试说明。积极通过研究相关的市、县学科会议精神指导教学,明确学科教学要求。第三轮复习安排2010年5月中旬至6月初,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评和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归纳提高并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2积极探索提高复习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在复习中用好课本,关注教材中的原话、原图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记忆,跳出题海,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加强新科技、新材料方面的介绍,重视化学在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细心分析题目的习惯。力求让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在基础上综合,在综合中提高,提高应考能力。3、切实提高复习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通过研究相关的市、县学科会议精神指导教学,以确保完成本学年学校的高考化学科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阅读做过的练习,把错题拿出来回顾,不断强化巩固,力求与后面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审题和答题的指导,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5加强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与反馈工作。注意教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做好波动层同学的培优补差的针对性辅导工作,重视对他们的课外指导与方法点拨,培养他们独立钻研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理综生物:一、试卷分析今年市质检的试题比较常规化,难度适中、相对较易,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原则,体现生物考试考查的重点与思路、考纲的要求,没有什么偏题、怪题、特难题出现,也没有特别新颖的题型,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下手,只要审清题目,得分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得高分得有扎实的基础。今年的试题突出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以及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方面的联系。二、试题分析1、生物各分数段分布 分 数 70分以上 6069 5059 4049 3039 30分以下 人 数 5 27 19 29 27 24 2、本次学生的答题主要表现如下:(1)选择题第1题:本题考查实验,涉及的知识点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叶绿体色素的分离、细胞有丝分裂、土壤小动物的观察和分类,较为容易,得分率高。第2题: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主要是学生对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分不清,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与联系没掌握,导致不能利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与推理、判断,选择A不少。第3题:本题较难,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遗传与变异、生态知识、代谢及生命调节等。第4题:本题题目文字表达不是很清楚,让很大部分学生选A,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途径不明确引起的,失分率最高。而选B的反而不多。第5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不少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基础的知识不扎实,图像转换能力较差,不能把文字与图像相结合起来分析(2)非选择题第26题按常规出题,知识点变化不大,但情景变化就让不少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应不过来,做题丢三拉四或中心不突出,从中可看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当欠缺第27题失分较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不能针对题目要求作答-要求画遗传家系图,大多数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画成遗传图解。能画遗传家系图的又很不规范。基因型书写不规范或写错:XAXa写成XaXA、XY写成XW。考查遗传概率的计算,有的学生错答成3/4或7/16。得分率也相当低。确定胎儿是否含该致病基因,不少学生不会。第32题:本题得分高,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知识,较为容易。三、最后10天的教学策略(一)回归课本,梳理打包根据对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生物学试题的分析,生物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依据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慎重选择的,所考查的能力也是依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有关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高考新题一筹莫展、惊慌失措,为什么呢?关键是学生对课本知识把握不够到位,以至于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已临近高考,可以指导学生重视课回归课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疑处生疑,使课本变厚-变换课本中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让原本较为熟悉的文字材料转变为图象信息,或将图象信息变式为语言文字信息,使其富有情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克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2重对课本中隐性知识的挖掘-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炼性和经典性。很多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有不少试题是将课本中现存的结论演绎为一个探究式的命题,并赋于新的情景和材料。因此在复习时,要善于将课本中已有的结论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获得已有的结论。3加强对学科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理解-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实验和生命科学史料,通过对课本中的实验设计方法的解读,概括出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解题时能灵活地演绎。4要求学生把高三复习以来所有的生物讲义、练习、试卷等拿出来,把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理出来,进行梳理、分析,查找自己的错误症结,反思一下自己的漏洞还有哪些?(二)归纳和总结出解生物题的一般规律1.选择题:生物科的都是单项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等选出正确答案。每道分,分值很大,十分可观,生物科能否得高分,选择题得分很关键,要设法全对。2.非选择题:解这类题目的关键上看你能不能找出关键词,会不会选择、重组和加工题干中的信息。解题时一般要先看问题,后看正文,做到心中有数,相关信息随手划出,每一个信息不下定都有用,有时是虚设,要学会取舍,评价信息。接着要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看是否能直接解答问题。若不能,要默默思索建立已有知识和解题所需知识间的桥梁,由点到面,扩大成果,并弄清题与题之间的关系,逐个击破。3.对于实验设计类型的题目:一般要求从确定课题、找出依据、看出方案、器材选择、条件控制观察现象、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结果表达和纠正错误等几个方面。(三)考前重在调整心态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一般决定了可能达到的水平,但是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还要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