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预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争取民主,实现和平B节制资本,平均地权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 . 他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代表者。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扬州度过,在我是扬州人中,他写道:“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这位令人尊敬的历史人物是A朱自清B汪曾祺C吴征镒D阮元3 . 1895年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列强钳制而更加艰难。为挽回国家利益,刚刚梦圆状元的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挂冠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体现了他在践行什么思想主张( )A自强求富B维新变法C实业救国D民主科学4 . 近代优秀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下表中三位著名画家和音乐家的代表作都创作于人物作品徐悲鸿愚公移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A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5 . 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成都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世界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图四反映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6 . 中原突围描写了中原解放区的解放军,面对国民党军的强势进攻,不得不进行的分散突围,它标志着国民党军挑起了全面内战,中国革命进人A抗日战争时期B十年内战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7 . 蒋介石点:“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据史实指出,“共同商讨”的结果是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C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签订了“双十协定”8 .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中“那个元旦”是在我国的哪一年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6年10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 )A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B袁世凯复辟帝制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D袁世凯基本接受“二十一条”11 . 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A民族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沟通D发展民族经济12 . 被称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瓦窑堡会议13 . 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形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B十四年抗战的开始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14 . 浙江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15 .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70多年前抗日将士那悲壮的歌声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荡。当年这里发生了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16 . 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前两年,中共武装力量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不包括关东军)和全部伪军,作战万余次。1944年,中共武装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二大敌后战场,共计抗击日伪军110余万,占总数的84%。材料表明中共的抗战A对战争胜利有决定意义B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兵力C使日本的防线日趋崩溃D与国民党军队配合密切17 .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其中,“煮豆燃萁”是指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安庆失守D天京事变18 . 有人说:“14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这142天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平津战役ABCD19 .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南京大屠杀B七七事变C济南惨案D皇姑屯事件20 .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之一。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平津战役ABCD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的曙光,是中国处于十字路口时历史的选择。材料一:(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材料二:材料三: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化铁炉之雄杰,碾轨床之森列,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3)下方图片再现了洋务派创办的哪两大企业?这两类工业之间有何共同点?(举出两个方面即可)材料四:(4)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五:(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谈谈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22 . 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没有停止过重塑自信的脚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二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材料三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指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为实现“和平统一补这一目标,孙中山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了什么重要的理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上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贡献。23 . (6分)2014年习近平在欧洲演讲时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下,任何国家的政策措施都会深深影响世界,历史上,世界各国的很多重大事件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结合史实,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世界中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对中国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1917年,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加入协约国参战,成为战胜国之一。战后列强无视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什么运动的爆发?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中国,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什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正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举例论证)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3)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三是哪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沙市等4处通商口岸等等。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 (2)材料一中的内容最能体现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