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腐女文化的看法_第1页
浅谈对腐女文化的看法_第2页
浅谈对腐女文化的看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对腐女文化的看法 摘要:腐女,诞生于ACG高度发展的日本,却在ACG刚刚起步的中国得到了膨胀似的发展,腐女群体在中国空前壮大,腐女文化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本文将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多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关键词:腐女、伪腐女、ACG、同性、女卑心理、性诉求腐女,全称“腐女子(,fujoshi)”,主要是指喜欢BL(即Boys Love 的缩写,译为“男孩子间的爱”,也称为少年爱。最初属于少女漫画的分支,是来自作品与幻想的一种二次元虚拟产物),也就是YY男男爱情(即男同性恋)的女性。【1】腐女主要活跃ACG、小说以及影视领域,但大部分腐女会对真实世界男性间的关系产生遐想,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男明星,例如当下十分火热的“胡霍”、“凯歌”等cp。很多人把“宅女”、“同人女”和“色女”等同于“腐女”,这种把有贬义色彩的女性称谓归结为腐女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但随着腐女群体的壮大,这些“伪腐女”往往以腐女自居,从而获得安全感。在中国,最早广泛掀起腐女文化热潮的领域是网络小说。2008年以前,晋江、起点、17k等网络文学网站内均设有“耽美”这一分类,这种引自于国外的新鲜样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加之“耽美”一词的释义传达出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于是众多女性小说迷纷纷点击阅读。在耽美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帅气美型的男性形象,符合女性对于男性的审美期待,而小说中女性角色则相对地被丑化,往往被设定为阻碍男主之间情感发展的“坏女人”,并且这样的女性角色常常设定为“白富美”的蛇蝎形象,但目前的主流女性角色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作者们开始将腐女作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女性不再是拆散者,而是撮合者,这种让广大腐女更有代入感的角色设定,显然更能得到腐女的青睐,这也反映出腐女群体的扩大以及狂热程度的增强推动了腐女小说新样式的产生。在这样的文本中,女性读者可以体会到超越了常规言情小说的“多倍男色”,各种男性形象可谓是应有尽有,女性在审美层面获得了极大地满足感;加之出于对男性角色的喜爱以及占有欲,男主没有落入他女之手降低了女性的失落感,小说中“完美”女性的失败,使得女性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平衡感,因为大多数沉迷于此类言情小说的女性往往是在感情方面不是很顺利的,她们需要从虚构的故事中汲取精神上的慰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耽美小说的读者不断增多,狂热程度愈演愈烈,腐女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腐女文化的市场消费开始增加,消费的增加使得腐女文化的生产开始膨胀,小说这一阵地无法生产者的盈利需求,腐女文化的领域随之扩张到ACG和影视。由于动漫以及游戏的生产要求较低,加之相关审核较为放松,所以腐女文化首先在这里开辟了第二战场。动漫和游戏相比于小说能够给人带来更直观、更有冲击力的视听体验,所以毫无疑问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是在其他题材的女性向产品中加入了BL的元素,以博得更多腐女们的眼球,腐女们将之称为“卖腐”,这一方案着实行之有效,所以渐渐的出现了完全的BL产品,2012年出现了名为男朋友的BL漫画小说杂志,许多漫画是以有市场依托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自此,腐女文化的产业链开始形成,为接下来腐女文化进军影视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小说以及ACG领域的BL作品的主题凸显更加明显,尺度也变得更大,一些不堪入目的东西也暗自滋长,腐女文化的受众年龄越来越小,腐女文化的弊端暴露日益增幅,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日益加深,男性对于腐女的反对和厌恶进一步加深,腐女想要自由的沉醉于腐女文化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保护衣,于是腐女们选择了“为同性恋平权”这面大旗。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同性恋的看法更加现代化,反对同性恋的呼声也不再那么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保护同性恋者的行列: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同性恋从公认的精神病名单中划去;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公开声明反对同性恋转变治疗;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名单剔除。这些都成为了腐女们进行自我辩解的论据,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腐女在社会中的尴尬,但是,腐女并不等于同性恋保护者,许多腐女对于异性同性恋是支持保护的,然而却对同性同性恋嗤之以鼻,这种狭隘的、动机不单纯的维权者形象是虚伪的,并且,由于腐女的极力宣传,导致同性恋者收到了过高的社会关注,反而对同性恋者造成了伤害,许多腐女们对于同性恋者的了解并不深刻,她们的常识都是来自非同性恋者虚构的同性恋题材作品,只是叫嚣着保护别人借以自保。有些腐女甚至称自己为同性恋者,这更加是无稽之谈。喜欢BL作品,喜欢美好的男性躯体,这些都是源于对异性的渴望,BL作品中的其中一方男性在生理以及心理特征上近似女性,这是腐女将自身带入,幻想和另一方男性角色牵手的证据,一个对于异性充满期待的人绝不能称为同性恋,腐女想要将自己的兴趣合情合理化,然而她们自身的诉求出卖了她们的真实意图。但是,金钱的利益驱动着腐女文化继续进击,生产者出于利益故意忽视腐女在同性平权中的伪善性,按照腐女的路线,踏着同性平权的时代浪潮大力凭借腐女文化捞金。影视作品中涉及同性题材的作品增多,“卖腐”现象流入荧幕作品,以及相关宣传,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有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和电视剧琅琊榜,这两部剧都获得了收视率大成功,其演员的演艺事业也因此走上巅峰,但除了可以量化衡量的成功之外,这两部作品也使得腐女文化中的有利影响得以发挥,女性角色不仅回归到了腐女文化当中,并且被美化,尽管太子妃升职记中为了满足腐女需求设置了一个BL结局,但是BG结局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主流价值观下的美好结局,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作品没有完全被利益观摆布,另外,作品中大量的展示了男性与女性的躯体美,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体现,女性同男性一样有权利展示自身的美,而不是为了取悦男性;琅琊榜中的女性更加独立强大,身为一方藩镇之王的郡主,掌管国家机密部门的女官,他们尽管也渴望从男性身上获得关爱,但是离开了男性,她们的人生依旧可以绽放光彩,她们可以与心爱的男性并肩作战或是给予帮助,体现了腐女文化中的女权色彩。我们在斥责腐女文化弊端的同时要看到腐女文化带来的有利发展。受到传统道德、社会历史以及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影响,尽管现代文明让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平等,我国女性实际上是一直处于一种“女卑”的地位,工作上对女性的歧视、家庭中对女性的欺压,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让许多女性处于一种不自觉的“女卑”状态,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女性对于“性”的规避。在中国女性谈论性的问题通常会被人视作“猥琐”,中国人原本对于性不开放的观念在女性这里被封得严严实实,女性不敢于表露对于男色以及性的欲望,就像是拿着一杯白开水不敢去自己加糖,然而腐女文化让众多女性拿到了她们渴望已久的糖,而且还是多倍的,自然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了腐女,群体的壮大自然也就产生了话语权,女性与性之间的鸿沟不再那么难以跨越,同时,长期的缺失造成的性诉求也是推动腐女文化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原因。反观腐女文化带来的弊端,它与由男性需求而产生的腐朽落后文化造成的弊端半斤八两,并没有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