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考点聚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学会观察与分析)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通过_的方法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2.尝试家庭小实验:实验用品: 蜡烛. 火柴. 小刀. 水盆.(代替水槽) 干燥的玻璃片,茶杯(代烧杯)实验并填空:(1)取蜡烛仔细观察,可知它由石蜡和棉线烛芯构成,石蜡是_色_体,稍有气味,用刀切下一小段蜡烛,放在水中,蜡烛_,说明它的硬度_; _(难. 易)溶于水;比水的密度_。(2)点燃蜡烛, 蜡烛受热_,蜡烛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三层 、 和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约1s取出观察, 现象是:_。说明_温度最高,_温度最低。燃烧的蜡烛顶部受热熔化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其中,蜡烛的这个变化是_变化,这说明石蜡的熔点_。把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一会,可以观察到有_生成,如果把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 和_,发生了 _变化.(3) 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能看到什么现象? _ _ _ 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可能是什么?_ _ _ _ _ _ _ _ 探究:燃烧的蜡烛如被吹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甲同学认为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乙同学认为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丙同学认为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于是三人做了如下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_(填甲乙丙)的假设,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2)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没有了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烧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同学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_同学的假设,因为_.(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科学探究的步骤)1、尝试家庭小实验.提出问题:我们呼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设计实验:分别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进行对比实验。进行实验:用品: 吸管(代替玻璃导管)、瓶子(代替集气瓶)、 盆子(代替水槽)、玻璃片、 石灰水,火柴等。(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_ _ _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氧气含量是否相同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实验步骤现象结论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见教材14页插图),另外的两个空瓶盖好,内部为空气.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4、取两块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呼气,并与空气中的另一块对比1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化学与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2)古代炼丹、炼金对化学实验的贡献:发明化学实验器具;发明制造物质的有效方法;找到分离物质的方法:蒸馏、过滤。(3)化学实验作用: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例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观察顺序:分三阶段: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白色、固体、圆柱形蜡烛是白色固体2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容易切开,在水中浮于水面硬度小,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燃着时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发出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蜡烛可燃烧,火焰分三层2将一根火柴迅速插入蜡烛火焰,约1 s后取出外层被烧焦,中间没有被烧焦火焰的外层温度最高3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后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烧杯壁有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1将蜡烛熄灭,观察现象刚熄灭冒白烟,白烟能燃烧蜡烛先熔化,再气化,后燃烧2点燃白烟结论蜡烛硬度小,密度小于水,可燃烧,火焰分三层,外层温度最高,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疑点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及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各是什么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得到的固体小颗粒。(2)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稳定性等。关注物质的变化。如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否有气体、沉淀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结论。3如何正确描述实验现象(1)实验现象是用感觉器官感觉到的影像(如颜色变化、物体形状等)、声音(如爆炸声等)、气味(如氨气的刺激性气味)等;实验结论是根据在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现象,经过整理、分析、推导等思维过程得到的观点、论断,二者不能混淆。(2)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生成物。(3)烟和雾不是一回事。“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而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扩散形成的。【例2】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先熔化后燃烧 B火焰分三层 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出现水雾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参考资料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2)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伸入一根燃着 的小木条,观察现象并记录;(3)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等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4)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进行对比,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空气中木条燃烧正常,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盛空气的瓶内石灰水不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瓶内石灰水变浑浊;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高。(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化学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例3】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例4】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白色浑浊较多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例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02、CuO(氧化铜)外,Fe203也可以作KCl03(氧化铁)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KCl03580KCl03、Mn02(质量比1:1)350KCl03、CuO(质量比l:1)370KCl03、Fe20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反思】(1)若要证明Fe20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 (探究一种因素即可)。_ ;5科学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科学探究的公正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得到唯一可靠的结论,必须注意实验的公正性,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这常常需要借助对照(或对比)实验。对照实验是为了确定是否是某个因素引起了结果的不同,所要设计的是控制某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影响变量)变化,而其他条件相同的一组实验。(2)正确处理科学探究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当科学探究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具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音乐作品版权许可及国际代理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圆管涵涵道材料采购及智能施工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仓储智能化改造项目软件开发与升级维护合同
- 2025年高端住宅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与维护保养协议
- 2025年多功能叉车购置与专业调试维护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硬件项目源代码保密及商业秘密保护合同
- 2025年高端食品区域分销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专用压路机租赁与技术指导协议
- 2025年高效叉车装卸与专业维护保养服务协议
- 大师艺术作品鉴赏课件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地下通道水泵房管理制度
- 溺水患者急救培训
- 2026版步步高大一轮高考数学复习讲义第十章 §10.1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含答案
- 人力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 医院医疗用房管理制度
- 股权代持协议终止协议书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海天对客户分级管理
- 薪资抵扣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