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1.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1.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1.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1.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5、矛与盾的集合课时1主备人张珍珠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张杰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质疑、理解文中关键词、交流讨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 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重难点文中关键词,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识链接 坦克(Tank),或者称为战车,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它装甲车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装备一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以及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坦克大多使用旋转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炮塔。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大多数现代坦克都具有一定的潜渡能力。学 习 过 程师生笔记一、导学1、(出示矛与盾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矛与盾)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矛与盾的知识。3、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矛与盾有关。(板书:的集合 补充完整课题)4、学生质疑: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二、独学生字1、生字我会读: 矛 盾 持 般 蜗 坦2、形近字我巧辨。宿( ) 坦( ) 炮( )缩( ) 担( ) 泡( )神( ) 架( ) 攻( )伸( ) 驾( ) 功( )3、理解重点词语。集合、招架、固然、自卫、善于、庞然大物、大显身手、难以招架三、独学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展示提升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2、全班进行评比,识记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3、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五、小结拓展1、初步读了课文,学生讨论提出,教师梳理归纳:(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3)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含义的事例。2、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并思考上述不懂的问题。六、评学mo dn jn gng zho ji tn k ( ) ( ) ( ) ( ) j h w gu d xin shn wi( ) ( ) ( )驾 架一( )飞机 打( ) ( )驶 坦 但 担( )水 ( )是 ( )克七、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5、矛与盾的集合课时2主备人李艳琴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沈国平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质疑、理解、交流讨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2、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重难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辅助导学1、复习引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听写本课生词。3、展示上节提出的问题:(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3)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段含义的事例。二、独学(1)默读课文,填空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发明家手持_,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的集合。从这里可以看出发明家_。矛和盾是怎样结合的呢?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把盾做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面伸出进攻的_、再给铁屋子装上_、安上_。(2)我能用“_”画出文中表现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句子,大声读一读,体会矛和盾合二为一的优势。三、互学1、(1)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2)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3)矛和盾是怎样结合的呢?2、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什么?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例如:城市里坐公共汽车的人很多,太拥挤,就制造了_。我们写错字了再找橡皮,于是就有了_。为了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发明了_。四、评学1 、我会填一个适当的词来将句意表达得更完整。(1)小燕子还在听凤凰讲课。小燕子还在 _听凤凰讲课。(2)你再会摇尾巴,也是一只狼。你再会摇尾巴,也是一只_ 狼。2、我要积累好词语课文里有不少的好的词语,如“左抵右挡、大显神威”我要把它们抄下来。_,_,_,_,_。3、判断,是比喻的打“”,不是打“”(1)如果盾大得像铁屋,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 )(2)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 ( )(3)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 )(4)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 ( )五、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 题26科利亚的木匣课 型新知探究课主 备 人沈国平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张杰本周行为训练班 级小 组学 生 姓 名学 习目 标1、我要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斧、锯、免、屋、抢、难、初、管、敌、阶、懂”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难过”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我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知识链接:这篇课文的作者左琴科,是苏联作家,他创作的题材多样,有左琴科的创作体裁多样,有幽默讽刺短篇、杂文、中篇小说、传记性小说、剧作和儿童故事等,其中以短篇见长。代表作有蓝肚皮先生纳扎尔.伊里奇的故事、克伦斯基、澡堂、蓝书等讽刺小说。重、难点预 设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学 习 过 程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二独学课文1.我要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量了十步(ling ling )数了十步(sh sh )木匣(xi ji )一倍(bi bi ) 喀山(k k ) 法西斯(s sh )2.我要画出不懂的词语,还要运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的意思。_ _ 3.我要仔细地看老师范写生字,我还要把本课的生字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_。三互学(一)我要熟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课文使我很受启发,我要读给对子听,我还要虚心地听取对子的建议,改正自己在朗读课文时存在的问题。(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_,四年后_。从这件事中感悟到_在变化,_在变化都在变化。2、我找到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_,_,我能按照“( )_( )_( )”的思路把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 )段,第二部分( )( )段,第三部分( )段。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妈妈埋的木匣_,科利亚埋的木匣_,妈妈埋木匣时走了_步,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_步,四年后,第一次找木匣妈妈走了_步,挖出了木匣,科利亚走了_步,没有找到木匣,第二次科利亚走了_步,找到了木匣。四、评学1.我能区分下列生字,还会组词免( ) 难( ) 敌( )兔( ) 滩( ) 故( )抢( ) 鞋( )创( ) 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仍然 果然 突然 居然我把一粒花种子丢进一个花盆里,没想到几天后它( )发芽了。有一天半夜,小狮子爱尔莎( )闯进了平时与它和睦相处的驴群里。刘老师生病了,可是他( )坚持给我们上课。小梅今天没有来上学,我想她一定是病了,下午我到她家去一看,她( )躺在床上,身边还放着药。 五、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 题26科里亚的木匣课 型主 备 人张珍珠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李艳琴本周行为训练班 级小 组学 生 姓 名学 习目 标1、品读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知识链接重、难点预 设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难点: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学 习 过 程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一复习导学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的生字,现在让我们互相听写,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写完后互相评价。二独学,品读课文,感悟思想1.通过读14自然段,我找到了描写木匣里面有什么的句子,这句话是_;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把_,等词重读了,从这些词我感悟到了科利亚是一个_的人。2.默读512自然段时,我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_。这句话中的“仍然”表示的是_。3.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12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是_。三、互学1、我愿意和对子分角色朗读第412自然段,我们要相互评价看谁读得最感人,我还要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2、合作学习第13自然段从这件事情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_我能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来说说“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_我要和对子比赛背诵第13自然段,我还要把它抄写下来。_四、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7、陶罐和铁罐课时1主备人沈国平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张杰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自主读书、汇报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 我要认识“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14个生字。我能理解“奚落、骄傲、谦虚、轻蔑、懦弱、”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知识链接与课文所讲道理相关的成语,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导学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二独学1.我要认真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还要和同学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御厨(y xi) 朴素(b p )兴奋(xng xng)倒塌(do do) 掘开(je q ) 懦弱(nu x )2.我要画出不懂的词语,还要运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它的意思。3.我要仔细地看老师范写“陶、虚、荒、捧”生字,我还要把本课的生字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_。三互学1.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_和_之间为了_的一件事情。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_,一个是_。_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若干年以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_,而铁罐却_。四评学1. 看拼音,写词语to un x lu qin x no n hung ling( ) ( ) ( ) ( ) ( )p s ji zh png q cho no zh zu( ) ( ) ( ) ( ) ( )2我会用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奚落 耻辱 坚强 骄傲 轻视 华丽朴素 谦虚 嘲笑 轻蔑 懦弱 羞耻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3.我能区分下列形近字,并组词捧( ) 恼( ) 扑( ) 虚( )棒( ) 脑( ) 朴( ) 虑( )五、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7、陶罐和铁罐课时2主备人沈国平审核人胡岑岑复备人张杰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自主读书、汇报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课文揭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积累语言。重难点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课文揭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知识链接与课文所讲道理相关的成语,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导学上节课,我们读懂了课文内容,现在我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独学完成1、我能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细读课文,我有体会(1)我找到了一些描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关键词,我要抄写下来。陶罐:_铁罐:_从这些关键词,我能体会到它们的品质,我来评价评价它们。陶罐_铁罐_(2)我要试着再读读课文,把自己的体会读进去。三对学交流,我有收获1、我要和对子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2、从交流中,从_的陶罐和_的铁罐最后不同的结局中,我得到了一个启示:_。3、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能列举出一个:_4、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陶罐说:_ 我想对铁罐说:_我想对自己说:_四评学,考考我,我最棒!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铁罐的长处是_,短处是_;陶罐的长处是_,短处是_。五、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对子签名:_ 组长签名:_组长评价:_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28* 狮子和鹿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好处。重难点读懂课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给鹿带来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不能注重事物的外表,得看它有没有用处。知识链接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导学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寓言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个。大家评一评讲得怎么样?二、独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2、能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3、仔细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三、互学:1、复习回顾,揭示课题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铁会氧化的资料。师生共同回味寓意: 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2、开展读书闯关活动进行闯关活动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第一关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关是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本课寓意。同座同学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做闯关的准备。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的准备。同座同学开始闯关。一次没有过关,可以练习后再次闯关。汇报、交流,展示闯关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可加1颗星,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可加2颗星,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可加3颗星。A、愿意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守关员,看他们是否能通过。B、愿意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互相评议,看哪些地方读得有感情,也可请读书同学自己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读。C、愿意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说自己领悟到的寓意。看谁能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说得有理有据。我认为: 增设一项特别奖项“智慧星”:鼓励学生比较狮子和鹿与陶罐和铁罐的相同之处。相同点: 四、评学:A、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的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请同学们回家认真读读伊索寓言这本书的其他故事。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语文园地七课时1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 习目 标进行口语交际,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导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是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例如:书包里面的东西杂乱无章,用的时候找不见;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当你遇到这些麻烦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解决,今天我们就讨论这些问题。二明确交际的要求1.提出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2.寻找生活中不方便的事情的原因。3.和同学讨论,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大家评一评。三小组交流1.我来说说生活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大家帮我想办法。2.按照“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联想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四擂台比赛展示我要参加擂台赛,介绍我的办法,请其他同学评议我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不好。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学校: 2012年 月 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课题语文园地7课时2主备人审核人复备人本周行为训练重点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 习目 标1. 认识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 积累八个字的成语。3. 通过连线认识“谎、笛”等字。4. 阅读刻舟求剑,明白其中的道理。重难点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学 习 过 程学习收获一、我的发现。(独学)1. 读了这些词语后,我发现每组词语意思是_,是_(反义词还是近义词)。2. 区分贬义词和褒义词:“我的发现”中上面一行是_,下面一行是_。3.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优美 ( ) 茂密 ( ) 集合 ( ) 朦胧 ( )善良 ( ) 诚实 ( ) 伟大 ( ) 温暖 ( )二日积月累。(互学)读读背背1.我记住了这八个字的成语,我来背給对子听。对子评一评,看我背的怎么样?2.补充下列成语千里之行,_。人无完人,_。_,更进一步。_,眼见为虚 。_,_,_连连认认(独学)1.我能借助拼音读生字,并把它和相应的字连起来。2.我会填(独学) “笛”是_结构,部首是_,共_笔,第八笔是_。“谎”是_结构,部首是_,共_笔,第八笔是_。“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画,组词_。“港”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画,组词_。“捆”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组词_。“愤”字用音序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