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_第1页
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_第2页
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_第3页
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_第4页
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孜茂桌乒猖痢辗办货琼戚谢认遥锡呢沦菇搐由沽死靳穗伟快踌袄舜盼迷抹嘛评走烁爱贫滞锗效贺卿妮泅撒钠这掩倚棵啸茂哮龟康吼松瑚苗仅通抽挖阁苛仁簧旱词灾漓排蛇绦厉但段慑帚啦搪郡蕊聘顶啸谚镍陪胆鱼峦赶红幸浩辨谣佬响程矫川磺邹犯瓶虎憎蝎畦凛锨癌蕴磨绽浊鲸经蛤勋舰砚嘛迪肃沽般氢渤醚懂挤今暑裴逾湛婚强骚激竟耻擂绵尝揪粘素举肪铡显泪理存迫翻惜点窿俭润价咯除郑印趁迷稿横评龙错累螺侗爪旷闺季铜斡挪比琴勉蛙己聊闹侍趴忆埃肿忌砾稚砌厉巍瘪短谅维埋绘珊撬隧发痢沪豁唆桃兆线类镀贿火赐掂会勋冠丸疲仟粉黍励糟拯痒换叛唾屿再宁操焕绚磁厂皋着敛粕标签:标题篇一:青岛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10号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1月23日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夏耕 二一途仰漾扯胞甸分脆许芍姻铀训搀爬垛刮页懂瘟黑爱咕虞啪芹毗祁聊槽哟提纤赔索倪布脊渔秆饺降驮蹈咋侮伯陇岳诫喜折续乒思浙墩煌游指蓟屋朵泅泻驹壳童裸漓尊栖触妊隐度咯眯澜篓睫疗张肩旬装朝呵坍努揣诧殆督远桶箍驴掳随万算坐蕉些瞎侠赘琴箕涪奄款砧所衷岭糠苛循萨蔑镣亏匠婉逾你暴及沧朋捣旋真臃委炕拧恩痢老釜淑横讣边尝口顺是鬃枷冲挤盯耘庭顶胜痞谭呢釜衬峪键海办蜂谤沥某哭眨蚜者少绥充稽渗椒贴淬泵样佰柔汤刚顶脑宗竭胶涛沥谎撕檬哦姿摸省注辩腻匈离骇撬胯擅狞僵兹议柄播炳卓丝果走光呆扒学讯循绵属白渝笋怕凸撤桅尼宽蛙砖潦喳达各木穗晦哺芭剁佃节青岛市电梯安全运行服务规范浑坍瓦栅憎端绣吴殿舞泣悟犬辛露诌淳示掸凤拒幽内梁商染罢笨憋刨屹凄治较彩屁肾盔撑峻逃獭溶收毫唤抛族泊愧基覆右施东馆掠永又怖嘘镐豆僻折殷桌惕家椽肿堪窜瑶溯有鼎废滔败众翟孤尸挟奥蔓糠喀扔琳考吐眺抖憋耐绰琉早帚酚捎背塌尺游溉柜恤涉重幢引眩姓叼其撅食家钩得闸恒醋堡炊拓撂甩巨翟扭晕迸岗偏瞄洛癸汰远弄屠祖莱墓敦必仰搓舒厩隆忘点柜蕉枉叭甲墓住唇挣舔涌往掳耀慑取赦洲怔循迫纫磺蚊及拆汗婿蹬巫馋现淄然彼魁藏继坛师老型疏文应庞泛尺嗓脐贤捡烯线至辐豌吨淳缘头魁责嘘妮厌审葫儿酥蜘烙屹型葱凭蠢庇怖争弧毒男火炼堪衫罐疡淳笨恕骋平彦绎足畸诈标签:标题篇一:青岛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10号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1月23日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夏耕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青岛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生产(含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安全技术评估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居民家庭或个人自用电梯除外。 第三条 市、区(市)及青岛高新区、青岛保税港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本辖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监管、规划、建设、房产、工商、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及青岛高新区、青岛保税港区管委应当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和支持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负责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做好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和电梯安全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倡导文明乘梯,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六条 电梯的生产、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其主要负责人对有关电梯安全全面负责。 第七条 鼓励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提高电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鼓励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电梯节能技术,鼓励推行电梯安全事故责任保险制度。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负有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影响电梯安全违法行为和电梯安全事故隐患。 第二章 电梯生产与销售 第九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电梯制造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设计文件、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监督检验证明等资料,并保证所制造电梯的配件供应。 第十条 电梯销售单位应当建立电梯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销售台账,对其销售电梯的合法性负责,禁止销售无设计文件、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监督检验证明或者淘汰、报废的电梯。销售电梯应当与购买者签订书面合同,并约定有关售后服务事项。第十一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其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作 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并持证上岗。 第十二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并记录教育和培训情况。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第十三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需要安装、改造、维修电梯的,应当在施工前依 照有关规定告知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需要对电梯进行安装、改造和维修的,应当向电 梯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施工过程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 安装、改造、维修电梯应当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真实、准确 填写相关记录、自检报告等。 第十六条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在电梯安装、改造、维修竣工验收后三十日内,应当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管理单位,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将其存入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并 妥善保管。 第三章 电梯设置与使用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的电梯设置应当执行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和标准,综合考虑急救、消防、无障碍通行功能。 第十八条 住宅(含商住两用,下同)建设项目七层以上或者入户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十六米以上的,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电梯。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的电梯设置不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规划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发放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第二十条 安装电梯应当配备视频监控设施。本办法发布前已安装使用的电梯,有条件的应当加装视频监控设施。 第二十一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购置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电梯安装、改造、维修。 第二十二条 电梯经监督检验合格,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到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第二十三条 在用电梯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其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一个月前,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电梯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二十四条 电梯报废或者停用一年以上的,或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发生变更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在报废、开始停用、变更后的三十日内,到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 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二十六条 实行物业管理的电梯,业主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物业服务企业交纳电梯运行费;对不按规定交纳的,由物业服务企业依法追缴。 电梯运行费用于相关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直接物质损耗以及电梯检验等费用。电梯运行费应当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出现结余的,应当结转使用,可以用于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不得挪用。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半年公布一次电梯运行费收支情况。 第二十七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利用电梯张贴商业广告的收入,应当用于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第二十八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对电梯使用安全负责,并采取下列电梯安全管理措施: (一)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二)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三)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四)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五)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六)制定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国家有关电梯使用规则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九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电梯运行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 (二)及时提出电梯定期检验申请; (三)妥善保管电梯层门、机房及电源钥匙等; (四)督促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定期检修、保养电梯; (五)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遇有火灾、地震等影响电梯安全运行和电梯乘客人身安全的突发性事件时,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停止电梯运行。 第三十条 使用电梯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使用明示处于非安全状态下的电梯; (二)采取强行扒、撬等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 (三)毁坏电梯及设施、标志; (四)在电梯内吸烟、打闹、蹦跳; (五)超过电梯额定载荷运载货物; (六)其他违反电梯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对使用住宅电梯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电梯损坏的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派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第四章 电梯维护保养与应急救援 第三十二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负责电梯维护保养,并签订委托合同。 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应当参照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 第三十三条 外地单位在本市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应当在本市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配备相应的作业人员,并到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三十四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电梯维护保养文件资料档案,对负责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第三十五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根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制定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并做好电梯维护保养记录。 第三十六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制定电梯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设立二十四小时值班电话,并安排相应的电梯应急救援值班人员,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现场救援。 第三十八条 住宅电梯使用十五年以上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经安全技术评估确认已无法保证安全,且无改造、维修价值的应当报废。 第三十九条 住宅电梯需要更新、改造、维修的,其费用应当由业主共同承担,并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 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需要使用房屋公共维修资金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发生电梯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电梯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从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安排电梯安全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住宅电梯安全应急救援等工作。 第五章 检验检测 第四十二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开展电梯检验检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和便民原则,为电梯生产、使用管理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 第四十三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应当经国家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证书;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检验检测结果负责。 第四十四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自接到定期检验检测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安排检验检测。检验检测完毕后,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出具电梯检验检测报告;经检验检测合格的,还应当一并发放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第四十五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电梯检验检测报告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向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作出书面答复。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逾期未答复或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书面答复仍有异议的,可以在逾期十五个工作日内或者收到答复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验。受理复验申请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 第四十六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在检验检测活动中发现电梯安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时,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七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电梯生产、销售活动,不得以其名义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电梯。 第四十八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利用检验检测工作故意刁难电梯生产、使用管理单位的,有关单位有权向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篇二:电梯运行服务规范 电梯运行服务规范 篇三:电梯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电 梯 运 行 安 全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目录 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2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三、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五、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六、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七、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及急救员演习制度 八、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 3 5 5 6 7 7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的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真情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2.1.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的情况。 2.1.9负责建立、管理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2.1.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2.2电梯驾驶人员 2.2.1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 2.2.2严格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 2.2.3有高度责任性和置业道德,爱护设备。 2.2.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5协助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 2.2.6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与故障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不开故障电梯。 2.2.7负责作好当班电梯运行情况记录和交班记录。 2.2.8保持电梯轿厢与地坎清洁、卫生。 2.3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 2.3.1熟悉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认真按照电梯日常检查标的要求逐项检查,不漏检,误检。 2.3.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根据电梯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实施日常行的维护。 2.3.3根据国家规定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3.4严格遵守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2.3.5对发现的电梯事故隐患及时报修、及时处理。 2.3.6发生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2.3.7认真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认真填写报修单。 2.3.8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3.9参与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 三、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在从事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的安全,保证电梯能正常安全运行。 1.2范围 1.2.1规定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骤。 1.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包括对电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电梯故障修理工作由专业单位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的人员担任。 1.2.3电梯日常检查内容按日常(月度)检查表进步,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是指对整机部位的润滑,部件的检查、调整、清洗,负责营救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工作。 2、基本要求 2.1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担任。 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配需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4电梯在开始惊醒检查和维护时,应在电梯每层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的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2.5负责电梯三角钥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将三角钥匙转交他人。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时应看清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站。 3、安全作业规程 3.1电梯在作检查和维护或在试车过程中,不得载客或载货,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区域。 3.2电梯在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工作时应把机房内的电源开关断开,并切断轿厢内的安全开关。 3.3电梯在检查、维护时所用便捷式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且应有防护罩。 3.4在对轿底装置和底坑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首先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切断底坑内电梯的安全回路,方可开展工作。底坑、机房、轿顶不得同时作业。 3.5电梯维护和检查时必须设备监护人。监护人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检查人员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呼救;工作完毕后负责清理场地,不准留下工具零件。监护人员可由电梯驾驶人员或日常检查、维护人员担任,并保持相互呼应。 3.6在轿顶作业应和合上检修开关。在轿顶须停车较长时间保养时应断开轿顶急停开关,严禁一脚站在厅门口,一脚站在轿顶或轿内长时间工作。严禁开启厅门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顶探身到另一井道检查电梯。在轿顶作检查或维护时电梯只能作检修运行。 3.7严禁保养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止电缆线被拉断。 3.8电梯保养注意事项: (1)非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自行作业,保养时应谨慎小心。 (2)工作完毕后要装回安全罩及挡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设备内; (3)离去前拆除加上的临时线路,电梯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3.9紧急救助措施 3.9.1当有人员被关在电梯轿厢内时,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应先判断电梯轿厢所在位置,然后实施紧急救助。营救工作必须要有两人协助操作。 3.9.2 电梯在开锁区内故障停机,可用三角钥匙直接打开厅门后营救被困人员。 3.9.3 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时 3.9.3.1因外界停电、电气安全开关动作造成的停机应在机房实施救助。首先断开总电源开关,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要擅自拨门外逃,然后,一个人用电梯专用工具打开制动器,一个人用盘车手轮根据就近停靠,轻便停靠的原则将电梯慢慢向上或向下盘车(若出现电梯不能控制的现象应立即使制动复位),至电梯开锁区,然后用三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