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标志科举制正式确立的历史史实是( )A进士科的创立B明经科的创立C算学科的创立D殿试制度的创立2 . 唐代诗人胡曾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你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开凿大运河D宦官专权3 . 下列选项中历史朝代与时代特征搭配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与变革B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南移C隋唐时期开放与繁荣D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4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与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A大泽乡起义B楚汉之争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5 . 赵匡胤是通过下列什么事件建立北宋政权的( )A靖难之役B陈桥驿兵变C鸿门宴D农民起义6 . 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下图中,宣政院辖地是ABCD7 .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有一少数民族首领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A唐太宗B尺带珠丹C耶律阿保机D松赞干布8 .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9 . “这一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这一年”是( )A618年B605年C589年D581年10 .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著名帝王,开创了唐朝的治世局面。以下内容与唐太宗无关的是A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B开创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C从谏如流,多次听取魏征的谏言,改进不足D吸取隋亡教训,认真总结治理国家的经验11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一幅展板,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几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古代对外交流C中央集权加强D科学技术进步12 . 某历史小组选用下面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下面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盛世滋生图乔家大院胡雪岩清明上河图A古代印刷业的发展B古代手工业的发展C古代商业的繁荣D古代城市的发展13 . 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隋朝B明朝C元朝D南宋14 .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C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15 . 北宋与南宋和下列哪组相似A西周与东周B东魏与西魏C西晋与东晋D西汉与东汉16 . 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人工河是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白渠江南河邗沟ABCD17 . 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A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B具有强大的军事防御功能C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18 . 下图所示货币,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快的是 ( )ABCD二、综合题19 . 宋代与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材料一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南宋)陆游渭南文集(1)材料一是宋代谚语,在南宋文人笔下反复出现。这些谚语的流行可以佐证我国农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工具反映了宋朝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工具的名称,并指出宋朝哪一农作物的产量已经跃居当时我国粮食作物产量的首位。材料三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屋字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摘自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城市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材料四无主荒芜土地,准流民及官兵屯种。凡地方官招来的各处民人,不论原藉别籍开垦荒田给以印信执照,永准为业(永远归自己所有)乾隆33年(1768年)(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材料五清朝前期的人口与耕地数量表(部分)时期人丁户口耕地(含田地、山荡、畦地)人均土地顺治8年(1651)106333262908584顷61亩28.29亩康熙49年(1710)233122366631132顷24亩28.45亩雍正12年(1734)273554628901387顷24亩32.21亩乾隆31年(1766)2080957907414459顷3.56亩清实录、清朝通典等资料统计编制(5)根据材料五,概括1651年到1766年间清朝人丁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中的信息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中隐含的问题。20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意既由民意显露,民心向背就成为政权得失的关键。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材料二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材料三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困穷!闻有鬻(卖)男女者,朕甚愍(同“悯”)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六仁恻第二十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第三十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2)结合所学,举出材料二中“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的一个例子。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中,吸取了怎样的治国教训?(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太宗“存百姓”的主要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21 .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左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右图与左图相比,在政权上发生了怎样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