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题库(全)_第1页
过程控制题库(全)_第2页
过程控制题库(全)_第3页
过程控制题库(全)_第4页
过程控制题库(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写空格1前馈控制通常包括“(),(),()、()。2工业PID控制器一般可分为四类:()、()、()、()。(1) Smith估计补偿控制比指定值的跟随效果更好地抑制干涉量()(2)在PID控制中,如果系统冲击很大,则需要增加积分信号()(3)在PID控制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必须增加比例信号()(4)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效果的强度()(5)增量PID表达式只是计算方法的改进,不会更改基于位置的PID表达式的特性()(6)级联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可以看作值控制系统()(7)在模糊控制中,成员资格函数值一般不大于1()(8)在解耦控制中,矩阵的元素越接近1,表示相关信道受到耦合的影响越小()(9)在可选控制中,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始终处于开环状态()(10)分割控制实质上是单回路控制系统()(10)均匀控制结构与单回路控制系统完全相同()(11)自平衡非振动过程传递函数通常可以写为: ()(12)前馈或反馈控制系统落后不影响控制系统的质量()(13)所有级联控制系统子对象的动态滞后总是大于整个对象的动态滞后()(14)前馈控制系统属于开环控制系统()(15)在解耦控制中,相对增益为负值,表示严重的关联()(16)实验室控制AE2000A的控制方法没有计算机控制()(17)在实验室DCS中,JX-300中的所有卡都是热交换卡()(18)鲁棒控制是基于包含不确定性的不精确数学模型设计系统控制器。()(19)在鲁棒控制中,小增益定理为多元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20)导数在高频率波中振幅比很大,因此在存在高频率波音的地方可以使用导数()(21)统一控制的控制器参数调整目标和方法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同()(22)在PID控制中,如果系统的过冲过大,可以通过减小比例系数的大小来进行修改()(23)在PID控制中,添加积分控制以实现系统的非静态控制()(24)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控制效果的强度()(25)控制系统中扰动通道延迟时间常数的大小反映了扰动效果的强度()(26)级联控制系统的辅助电路可以看作值控制系统()(27)史密斯估计补偿控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系统的数学模型精度()(28)内部模型控制本质上是特殊的史密斯估计补偿控制()(29)前馈控制系统本质上与反馈控制系统相同()(30)在解耦控制中,相对增益无穷大表示严重的关联()(31)级联控制系统子对象的动态滞后总是小于整个对象的动态滞后()1-10,14,15,17,18,22,23,30,31对,其他的都错了两个物件塑型(10)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设定为Q1,流出设定为Q3,相应的液位高度h设定为控制参数,c设定为相应的容量系数,r设定为相应的线性液体电阻。要求(1)列出相应过程的微分方程组(2)寻找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两者(1)传递函数:两个水箱串联工作,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相应的液位高度为h1,H2。H2是受控制的参数变量,c1,c2是相应的容量系数,R1,R2,R3是相应的线性液体电阻。要求(1)列出相应过程的微分方程组(2)寻找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3个问答(2*5)1写模拟PID控制位置表达式吗?写入离散PID位置表达式吗?(1)显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的主要区别。2使用控制AE2000A的四种实验室控制方法?智能仪表控制、计算机控制(DDC)、PLC控制、DCS控制3 JX-300 DCS的通信网络可以分为哪三层?信息管理网络、流程控制网络、SBUS总线4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如何解决选择性控制中的积分饱和现象?由于设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偏差,调节器的积分效果导致输出不断变化,达到极限值并停留在该值之上的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积分分离,限制弱积分法,调节器输出限制典型的工业过程可以分为四类:()()()3 JX5 -300 DCS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吗?生产工作站、控制站、通信网络4典型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绘制方块图。控制器执行机构控制目标测量传输链接写出前馈控制的四个不变性。绝对不变误差不变性选择不变性稳态不变性前馈控制结构的四种类型是什么静态前馈动态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前馈级联复合控制编写行业中常用的三种控制方法。p、PI、PD、PID4计算问题(5 x 10)1假设不确定广义对象的公称模型p为:其中z是系统输出,y是测量输出,w是扰动输入,u是控制输入。wzpkzwyu等价形式一般格式寻找相等形式的表示式(1)2知道冷凝器温度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图等扰动通道特性;控制通道特性;温度调节器使用PI调节规律。在复合控制系统中找到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3模糊矩阵r,s,t分别为:R=,S=,T=求你了,4两个模糊矩阵,查找合成矩阵在4图中,两种液体物质Q1和Q2在管道中均匀混合,生成所需组件x的混合物,同时还要控制混合物的总流量q。现在,若要将Q1的质量控制为0.2,需要混合料的元件x。寻找操控变数和控制变数之间的适当配对。aqQ1交流FCQ2而且,而且,将5控制耦合对象的传递函数矩阵设置为,将目标矩阵设置为,尝试静态解耦设计。6有水槽,截面产品f为0.5m2。径流侧阀阻力实验结果表明,水位h变为20cm,径流变化为1000cm3/s。找到出水侧阀阻力r,计算水槽的时间常数t。1/R=Q/H,R=200,T=RF=1008水槽的阶跃响应实验数据如下。T/s01020406080100150200300400500H/mm09.518334555637886959899其中步进扰动量。水位目标使用主惯性链路近似时(1)绘制水位阶跃响应曲线;使用切线方法查找时间常数t。(2)增益k和时间常数t用计算方法计算。(3)如果系统的等待时间为0.5秒,请使用动态属性参数方法调整PI控制器参数的大小,y1=100 * 0.39=39t1=50,y2=100 * 0.63=63,T2=100T=2*(t2-t1)=1007.如果比率k=QA/QB=4、QAmax=6x103kg/h、QBmax=3x103kg/h流量测量不包括开口,则测试比率系数k。解决方案:k=(1/k) 2 (QA max 2/QB max 2)=1/48在任何生产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甲和乙两种材料流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如果已知正常操作,甲流量q 1=7m3/h,孔板测量和差压变送器(010m3/h,乙流量q2=250 L/h,相应的测量范围为0 300)用Ddz-仪器配置系统时,当流量和测量信号分别成为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时,请尝试使用比例系数k。解决方案:路线:k=q2/q1=0.25/7=1/28K=k(Q1max/Q2max)=25/21非线性:k=Q2/q12=0.252/72=1/784K=k2(Q1max2/Q2max2)=625/441如图7-5所示,有一对闭环比例控制系统。如果使用Ddz-仪器和乘法方案。已知q1max=7000kg/h,q2max=4000kg/h。要求:(1)绘制系统框图;(2) I0=18mA已知时比率系统的比率k=?比率系数k=?(3)在此比率系统稳定时,测量为i1=10ma。此时I2=?即可从workspace页面中移除物件。Q1I0I2T1I1开罐器xFC1FC22开罐器Q2解决方案:(2) k16 4=i0路得:k=7/8K=k*(Q1max/Q2max)例如,k=1/2(3) k=(I2-4)/(i1-4)路得:I2=9.25ma10集成控制系统(缓冲罐直径2米,控制器纯比读取100%),输入流量为240480m3/h,周期为2min,相应的水平变化宽度为0.3米。(1)查找相应的输出流变化范围(2)将罐直径增加到2.8米,寻找液位变化和输出流量变化宽度。(1)因为所以(2),同一本书和0.3120传递函数:11.图3-1所示的级别流程的输入是流出、级别是控制参数、阻塞区域和线性液体电阻。要求:写作过程的微分方程组;绘图过程的方块图;寻找工艺传递函数。12.据悉,两个水箱串联(如图3-2所示),输入量为,流出量为,分别为两个水箱水位,控制量,容量系数,假设,线性液体电阻。要求:写作过程的微分方程组;绘图过程的方块图;寻找液位工艺传递功能13.在串行控制系统中,最初选择了直径为20mm的阻气阀,但后来改为直径为32mm的阻气阀。问一下主辅控制器的正负效应需要改变吗?怎么了?需要改变辅助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时间吗?大点的还是小点的?怎么了?是否需要改变主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时间?大点的还是小点的?怎么了?14.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变量为温度,温度变送器的范围最初为0 200 ,此后更改为80 120 。问一下辅助控制器比率和积分时间需要改变吗?大点的还是小点的?怎么了?需要改变主控制器比率和积分时间吗?大点的还是小点的?怎么了?15.如果所有回路都是开放回路,则一个工序的开放回路增益矩阵为推导出相对增益矩阵,选择最佳控制电路,分析该过程是否需要解耦。16.有三种液体混合的系统,其中一种是水,混合液流动是,系统控制变量是混合液的密度和粘度。据悉,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也就是说而且,、是物理常数。两个可控制的流量。要求系统的相对增益矩阵。如果设定,系统相对增益矩阵是什么?分析计算结果。17.已知22相关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计算了该系统的相对增益矩阵,显示了该变量对的合理性。然后根据静态解耦方法,得到了静态解耦装置的数学模型。18.给定闭环传递函数矩阵试验了给定的要求设计方法,并建立了解耦和控制器相结合的对象的传递函数矩阵。19.问题地图上有加热炉出口温度系统。测量温度目标的过程如下:系统稳定时,阀门的风压变更为3%,输出温度记录如下0246810121416c270.0270.0267.0264.7262.7261.0259.5258.4257.8182022242628303234c25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