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练习)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练习)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练习)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练习)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 元谋人B . 山顶洞人C . 北京人D . 河姆渡人2. (2分) (2016七上剑河月考)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业与村落生活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A . B . C . D . 3. (2分) (2016七上靖江期中)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是( )A . 前4000年B . 前2070年C . 前1046年D . 前1600年4. (2分) (2017七上兴文期中)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 . 封号和耕牛B . 土地和人口C . 土地和耕牛D . 人口和铁犁5. (2分) (2016七上黔西南期中) 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意思是说,殷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了书册。这里的书册的材料是( )A . 骨器和石器B . 陶器和青铜器C . 木器和竹器D . 龟甲和兽骨6. (2分) (2018七上双城月考) 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 A . 夏朝B . 商朝C . 春秋时期D . 战国时期7. (2分) 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 理解是( ) A . 尊崇天子,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B . 响应天子号令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C . 尊重大王,攻打诸侯国D . 自称天子,消灭敌人8. (2分)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 )A . 治理黄河B . 兴修灵渠C . 大禹治水D . 修建都江堰9. (2分) (2016七上东莞期末) 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孙武”,应说的台词是( )A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2分) 下面有关陈胜、吴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他们号召农民举行起义反秦B . 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C . 相继战死沙场D . 没能推翻秦朝统治二、 综合 (共3题;共45分)11. (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材料三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3)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12. (20分) (2017曲靖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yu),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资治通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北齐)魏收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三:(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叙述的现象与哪一次变法有关?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两项改革措施?(3) 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 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13. (20分) (2018七上兴义期末)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1)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 (3) 材料三中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