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_第1页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_第2页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_第3页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_第4页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之我谈【摘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共鸣,创设的方法很多,可通过生动的语言、美好的图画形象、生活场景的联系、角色的扮演、节奏旋律的渲染促进各种能力的培养,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笔者根据自身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情境的主动创设等途径,多层次、多角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审美情趣、情感意识等,来提高音乐素养。【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创设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22-02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情感,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情境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是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情感共鸣,激起求知欲,促进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进而培养审美情感,增强审美意识,完善人格形成。小学生处于各种能力和情感素养培养的初始阶段,其能力和情感培养更需要外部的激发和激励。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来促进音乐教学呢?笔者根据自身长期的教学实践,借鉴与分析其他从事音乐教学人员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探讨了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一通过生动语言创设情境瑞士教育家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语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老师需要通过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言,才会更有效地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中。老师可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故事是小学生最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或激发其情感,使其如身临其境,引发其共鸣,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去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和美感,对学生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实现其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如在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曲时,笔者首先通过谈话法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了操场附近柳树的枝条好像一夜之间变成黄绿色的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带着疑问去回想所看到过的枝条的样子,在他们的心中初步感受着春天。然后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描述春天的山中、田中不同植物、动物的变化,进而去联想春天的景色,这样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在头脑中从感兴趣的事物来感受春天。接下来,笔者说:“同学们,这里有一首描述春天的歌曲嘀哩嘀哩,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享受春天吧。”同学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幅美丽、栩栩如生的画面,此时进行学习就能很容易地进入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欢畅的情绪中了。二通过图画形象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利用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图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歌曲内容更加形象化、直观化,使孩子们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音乐形象。当图画再现情境时,老师如能配以恰如其分的画外音进行指点、启发或者描述,则会使学生更快地充分感受形象,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学习国歌歌曲时,可请学生在欣赏国歌的同时,认真、仔细地观看图画或照片:“鲜艳的五星红旗、整齐的解放军队伍、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勇敢的战斗英雄”与此同时,老师有感情地对每一幅图画的内容及其含义进行描述和讲解,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解去逐步深入地感受国旗、国歌、国家的含义以及歌唱时的庄严气氛,进而了解和把握歌曲内容,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歌唱,同时也会促进小学生爱国热情的提高。三通过联系生活展示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联系比较熟悉的或者喜爱的生活内容创设学习情境,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任教于农村小学,生活环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笔者通过提示学生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联系美丽的家园:“门前树叶沙沙地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歌声美妙的黄鹂鸟,爬行缓慢的小蜗牛,再加上快乐玩耍的孩子们”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美妙的自然旋律中,感受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情境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使他们对教材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另外,还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具、器材设备、玩具等道具,创设演示情境,利用形象逼真的头饰、面具扮演角色,表达音乐内容。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也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容易接受,使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去主动感受情境、表达情境、激发情感。如在学习我是少年阿凡提时,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境,并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随乐曲做动作。学生表演结束后,将学生的表演加以归纳,编成一个小剧,再请学生分别扮演阿凡提、折枝的学生、打鸟儿的孩子、捉青蛙的人及妈妈和邻居、路人等,这样情、境、音乐便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了。这种方法有利于使学生对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情绪有更深的体会,而且在自由探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五通过节奏渲染、律动表演体现情境表演及其节奏旋律是直观的、视觉型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在学生欣赏和学习音乐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配以简单的打击乐器伴奏,打节奏、拍手、跺脚、拍肩等,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增强情境创设的趣味;同时即兴编一些学生喜欢的、容易接受的舞蹈动作,带领他们表演,使学生情绪更加高昂,更快融入到欢乐的气氛中感受音乐。学生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欣赏和学习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欣赏节奏感强的粉刷匠和铃儿响叮当等音乐时,笔者先拿出已准备好的刷子、铃铛或手铃分发给学生,同时欣赏音乐时指导学生注意倾听节奏,引导学生通过摇铃铛、手铃,用笔或手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配合节奏进行,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小小粉刷匠或者驯鹿的动作,这样就会使简单枯燥的音乐被动学习变成了通过生动的、主动的理解、感受和表达进行积极的主动学习。六通过音乐旋律对比感受情境音乐以旋律、节奏塑造出的形象,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情境中。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强烈的。悠扬的民族乐曲让学生感受其素淡、清远的韵味;奔放的旋律使学生产生热烈、激情的震撼;轻松欢快的旋律令学生心情愉悦,产生欢跃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不同旋律和不同的节奏,去感受不同情境,或者通过欣赏不同乐器对同一首音乐的演奏来体验所带来的不同情境,从而使学生去学会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涵义。在欣赏教学中,伴随着音乐的渲染,能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在欣赏乐曲蜜蜂时,学生从小提琴那纤细明亮的声音,紧密短促的节奏,上下颤动的旋律中,感受到蜜蜂轻盈的舞姿和上下飞舞、辛勤劳动的情境,从而产生了喜爱蜜蜂、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再通过钢琴或者其他乐器去演奏该乐曲,让学生去体会不同特色的乐器所带来的听觉效果不同的旋律,更进一步地感受小蜜蜂辛勤劳动的情境。七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在欣赏音乐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以前的学习、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所听到的音乐节奏、意境、所表达的信息,自由地、灵活地、主动地进行自我想象、联想,自己创设情境。这种方法适合于已经熟悉多种情境的高年级小学生。例如,在学习手拉手这首歌曲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遍音乐,让他们根据自己从音乐中得到的信息,结合之前所学习的与这首歌曲具有某种相似关系(旋律、歌词、意境等)的其他歌曲,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或想象或打节奏或跳舞或随着音乐编配新词唱歌或画图画等不限形式的方式,引导、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许多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事情、事物编到歌词中、融入到情绪中、增加到想象中,不仅可充分显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其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发展。结合以上自身教学过程中各种情境的创设效果,可以总结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由灵活地选择情境创设方法,精心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吸引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气氛中,从而将唱歌、欣赏、活动的训练统一到具体生活的音乐情境中;最终目的就是从多层次、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每个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真正地走进音乐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促进其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激发学习热情、审美情趣、情感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