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模拟)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模拟)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模拟)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模拟)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 .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他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开创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B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3 . 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4 . 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张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书里记录了中国古代一位皇帝的政绩。你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吗(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5 .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欢迎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材料中描述的场景可能发生在( )A汉武帝时期B唐太宗时期C孝文帝时期D忽必烈时期6 .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唐朝灭亡唐朝打败叛军黄巢建立政权安史之乱ABCD7 . 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8 . 假如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A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B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D调运江南财物、巩固统治9 .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下面绘画作品中唐太宗接见的少数民族是 ( )A吐蕃B靺鞨C回纥D六诏10 . 学完隋唐史后,有几位同学对隋唐的历史进行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符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民族的大融合C中华社会的开放与革新D中华帝国的衰落11 . 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ABCD12 . 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13 . 古人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涌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随朝完成统一B方便了隋文帝周游全国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南朝的边疆治理14 .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去做强盗,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暴,饥寒交迫,所以才不顾廉耻。我应当俭省节约,轻徭簿赋,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有余,则自不当强盗,还用得着严刑重法吗!”根据这样的认识,唐太宗A创立科举制B创立三省六部制C实行轻徭薄赋D虚心接受大臣建议二、综合题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材料三:“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四:如下图(1)材料一、二、三中的话是谁说的?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2)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4)根据材料四,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生产工具名称。(5)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盛世篇)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 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1)材料一、二描述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两个盛世景象?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 现的原因。(2)唐朝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民族篇)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 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外交篇)材料四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 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 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4)列举材料四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