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法定的犯罪概念及其构成,一、我国法定的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1、概念我国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的特征,从上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四大构成要件,(一)犯罪构成的概念1.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2.区别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概念回答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犯罪构成回答的是如何认定犯罪行为,其标准是什么。因此,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就是认定犯罪的标准,缺少一个要件,犯罪都不能成立。,(二)犯罪构成要件,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每一种犯罪都必须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1.概念: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是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权,公民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等等。这些社会关系一旦为犯罪行为所侵犯,就成为犯罪客体。,2.我国刑法犯罪客体的分类,我国按照犯罪的同类客体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犯罪分为十大类。(1)危害国家安全罪,其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2)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同类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同类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即国家通过法律对由市场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实行管理所形成的正常、有序的状态。(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其同类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与人身直接有关的其他权利。(5)侵犯财产罪,按照通说,其同类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即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同类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即国家对社会的日常管理活动与秩序。(7)危害国防利益,其同类客体是国防利益,包括国防物资利益、作战与军事行为、国防自身安全、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管理秩序等方面的利益。(8)贪污贿赂罪,其同类客体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与不可收买性。(9)渎职罪,其同类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10)军人违反职责罪,其同类客体是军事利益。,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它与犯罪客体主要存在有以下四点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对象本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具体物或者具体人。犯罪对象只有通过其所体现的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枕木,某甲盗窃的是备用的枕木,某乙盗窃的是正在使用中的枕木,那么前者只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交通设备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伪造证件罪,必须有伪造出来的证件,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此罪。但是,像偷越国(边)境罪,就没有犯罪对象可言;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也没有对象可言。,(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例如,某家电视机被盗,所侵犯的是主人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关系,而电视机本身则未必受到损害。相反,盗窃犯总是要把电视机保护好,才能销赃或者自用。,(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是根据犯罪客体来划分的,如果按犯罪对象则无法分类。因为同样的对象可能分属于不同类别的犯罪。例如,同是公共财产,盗窃、诈骗的,属于侵犯财产罪;如果贪污、受贿的,属于贪污、受贿罪。因为它不仅侵犯了公共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由此可见,犯罪对象不能成为犯罪分类的根据与标准。当然,在同一类犯罪中,犯罪对象有时可以起到划分各种犯罪之间界限的作用。例如,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是因为对象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罪。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就在于对象不同。前者破坏的是飞机、火车、船舶等;后者破坏的是桥梁、隧道、铁轨之类。,犯罪客观方面,1.概念:犯罪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行为的外在表现,它是以行为人如何侵犯犯罪客体和侵犯客体的严重程度来表现出来的。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2.犯罪行为的种类,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有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作为和不作为。1.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绝大多数为此类型犯罪,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杀人等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有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作为和不作为。,(2)不作为,不作为,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这些义务主要包括:法律的明文规定;行为人的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行为人某些特定的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行为人在一定情况下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例如司机把行人撞伤就有义务把被害人送医院治疗。又如刑法第261条的遗弃罪,明确规定“对有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第313条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明确规定“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案例讨论,事件:2008年5月25日中午,年仅17岁的周某因偷自行车而被失主颜某等人抓获。为了给小偷一点苦头吃吃,颜某、韩某等人用扳手和石块殴打周某。周某为挣脱围殴,跳入附近河中,并向河对岸游去,游到河中央的周某自觉体力不支,准备回游,但刚回游了一二米便因体力不支沉入河中。韩某等人见死不救,直到确认周某已沉入河中,方才离去。问:颜某、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犯罪主体,1.概念: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没有特殊说明的,犯罪主体一般指自然人主体。但是,根据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它涉及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第17条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采用了四分法:(1)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即不满14周岁的,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2)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要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3)减轻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已满16周岁的,犯任何罪,都必须负刑事责任。但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也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18条对此有以下规定:(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清醒的人对于自己喝酒或者喝酒是否过量的行为具有理智的控制能力。,根据上述规定,可将自然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能力情况划为四种:(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2)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3)减轻刑事责任能力,(4)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观方面,1.概念: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2.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3.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故意犯罪中的绝大多数犯罪由直接故意构成,只有少数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放火罪、爆炸罪等,则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4.过失犯罪,犯罪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三、犯罪状态的划分,刑法中,以犯罪是否得逞为标准,将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划分为犯罪完成状态和未完成状态。犯罪完成状态,即“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其中,犯罪既遂又分为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结果犯:是指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要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如:脱逃罪。危险犯是指以实施的犯罪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举动犯行为人一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即告犯罪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如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小结,以上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是确定任何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所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构成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博士学位事业编制人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福州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福建省康辉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东莞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2025年度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8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商会年会发言稿范文
- 变更劳动合同(15篇)
- 医生试用期满工作总结
- 2025年菏泽牡丹区区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5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教师招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肺部疾病分类
- 静电安全培训课件
- 审核评估线上评估专家联络员培训
- 学堂在线 唐宋词鉴赏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全球肿瘤发病率排名分析
-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
- API SPEC 7-1-2023 旋转钻柱构件规范
- 珠宝营业员销售接待流程
- 2022新能源集控中心软硬件设备采购及配套实施服务技术规范书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学校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