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核心突破练案(2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核心突破练案(2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核心突破练案(2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核心突破练案(2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课标版)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核心突破练案(24)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问题1.(2020济南联考)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唐代有“蜀戏冠天下”之说。 清代干隆时期,根据当地的轻戏,吸收融苏、赣皓、鄂、陕、甘各地的声室,形成了包括高腔、胡琴、昆腔、灯剧、弹剧5种声室在内的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这表示(d )传统戏曲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戏曲文化多样性对中华文化呈现出博大精深的特征不同戏曲之间交流的借鉴融合是戏曲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坚持文化包容性是形成和维护特色戏曲文化的重要因素a. b. c. d.解析资料显示,川剧形成的过程是坚持文化包容性形成和维护特色戏曲文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戏曲之间的交流参考融合是戏曲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材料强调了川剧的形成过程,传统戏曲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没有重要影响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选择d。2 .在生活中,也有通过抹杀英雄人物、霸权历史事件来制造“笑柄”“笑柄”的人。 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伤害了公共感情,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与此相对,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该(c )规范个人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利用大众传媒,积极传播英雄事迹尊重历史,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提高民族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a. b. c. d.解析资料显示,作为新时期的公民,在尊重历史、提高识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的同时,应该利用大众传媒积极传播英雄事迹加强符合问题意义的文化市场管理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的做法,不符合问题排除公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故选c。3.2019年7月5日,中国申请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黄(渤)海渡鸟栖息地(第一期)”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b )有利于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共鸣有利于建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歧视a. b. c. d.解析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但是不能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共鸣。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符合问题意向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有利于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说法不对,排除。 选b。(2020青岛二中期末)现在,春节到来时给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中国人庆祝新年,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惯例。 农历开始那年新春,国际组织负责人和许多国政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全国人民、世界各地的华侨传达衷心的新春祝福。 这基于(a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对中华文化的普遍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优势a. b. c. d.解析农历已是亥年新春,国际组织负责人和许多国政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全国人民、世界各地的华侨传达真挚的新春祝福。 这是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随着符合问题意义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度越来越高,但不能说世界普遍赞同中华文化,说法错误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故选a。5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近年来,除了吃粽子、龙舟、诗会、插木等传统习俗外,还增加了园艺会、水上表演、忠孝文化书展、博物馆展览、网上摘粽子叶、自助香包等活动。 开展端午节的目的是(a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表现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民族节日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a. b. c. d.解析展开端午节活动的目的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鸣和归属感,表现传统文化的地区和民族性不是展开端午节活动的目的,而是排除的经济决定文化,民族节日对经济发展没有主导作用,错误。 故选a。6. 格萨尔史诗被称为藏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格萨尔的说唱歌手进入当地中小学课程,用学生们易懂的方式讲述史诗故事。 史诗进入教室(d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表明教育对人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a. b. c. d.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排除史诗进入教室教育对人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正确。 选择d。7 .汉译世界学术名丛书是商务印花馆组织出版的大型学术翻译丛书。 丛书自1982年出版,至今单行本已出版17篇750种。 所选书籍的立场不局限于一派,学科领域不局限于一门,文明开放以来,各时代、各国、各族的思想和文化都很精粹。 出版汉译名着的意义是(c )揭示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促进各族优秀文化成果传播展示人类文明与文化多样性促进东西方文明融合a. b. c. d.解析汉译名着是各个时代各国各族思想和文化的精髓,不是中华文集的收录,而是出版与题意不一致的汉译名着有助于促进东西文明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但不促进东西文明的同一性,说法不对。 故选c。8.(2020沧州一中模拟)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的自然村,千年的火山文化堆积在那里,村子里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300年以上的旧石屋和百年以上的旧碉堡“福兴楼”,有被称为文化摇篮的福兴塾,古石井、石庙、石屋等,古韵悠悠材料出现(a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产品是物质载体不可缺少的越老越有文化价值文化遗迹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解析现存的珍贵文化遗址展示了美社村的历史沧桑和火山人的智慧,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产品是否具有体现物质载体不可或缺的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说法错误的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说法错误故选a。9 .亚洲文明旅游活动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合作活动,以“亚洲文明世界融合”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亚洲文化盛宴。 举办亚洲文明旅游(a )a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b .有利于我国全面吸收外来文化c .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d .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解析亚洲文明旅游以“亚洲文明世界的融合”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亚洲文化盛宴。 开展亚洲文明旅游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是正确的b“全面吸收”的说法错误,排除的材料与文化发展的继承性无关,c错误,排除d项的“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说法错误。 故选a。10.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各国欣赏百园,呈绿色。 这是世界范围的,中国风格的世界园艺盛宴。 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得到灵感,定义新园林的美国设计师带来了“东西园”,寻找东西园艺空间“和与西园艺空间”的英国设计师被古丝绸之路所启发,用植物铺设了“北京到西洋”园林之路文化有同一性,各国守护着共同文化的根基文化是世界性的,各国在园艺方面美美与共文化有继承性,各国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文化有多样性,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a. b. c. d.解析文化具有同一性的说法与文化多样性的要求相反,说法错误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各国欣赏百园,共同品种绿色,世界规模的儿童,中国风格的世界园艺盛宴,文化世界性,各国在园艺方面与美美共同,文化多样性表明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的材料不关系到文化的继承性,强调文化交流,不符合问题意义。 故选c。11.(2020威海模拟)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上发表演讲,指出花春漫漫,簇生美丽。 亚洲各国有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有着独特的风格、各种风格的骚动、和谐的共生,相互映衬。 亚洲文明的多样性给亚洲文化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色彩,更加持续的生命力。 这暗示我们的是(b )了解和尊重亚洲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接受亚洲各国特色民族文化,积极扩大中华文化对亚洲各国的渗透推进亚洲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a. b. c. d.解析 错误必须承认自己的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错误,我国不进行文化渗透。 选b。12 .一个时期以来,一个超级大国持有“文明冲突”的古老观念,不遗馀力地演绎欺凌主义,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最优秀的价值观,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普遍价值”,强迫他人改造。 我们反对这种“普遍价值”,主张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d )世界文化从不同走向统一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人类社会存在共同的价值追求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相互借鉴的最大障碍a. b. c. d.解析文化是民族,也是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错误的民族文化融合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但不关键。 除外。 选择d。二、非选择问题1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全面探索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 纪录片立足于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要求,精心挑选了60个茶人的人生故事,展示了茶的历史风云、家庭的沉浮、人生情况的味道。 北京人刘驰去格鲁吉亚寻找曾祖父刘峻周种茶作为茶的印影,折射了中国茶光耀异国历史的张天福老人半个多世纪前用中国第一只木手发明了茶机,不仅创建了福建第一家茶叶科学研究所,还在百岁时致力于推进有机茶的栽培, 让他沏茶和人达到完美统一的大学生沉迷于传统的茶道表演“龙行十八式”,为了实现整天练习、弘扬茶文化的梦想电影中的每个茶人,都用茶来表现人性的朴素、高贵、美丽,向观众表现出“润物是宁静的” 这部电影具有“中国的视角,国际表现”的创作理念,在给观众以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使世界各地的人也共享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1)结合资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本纪录片是如何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促进茶文化发展的。(2)请就如何弘扬和传播茶文化提出具体措施,并说明理由。回答 (1)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该纪录片生动地传达了中国茶文化,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推动了中国茶文化向世界发展。 促进中外茶文化交流,打造融合多种特质的新文化,推进茶文化创新。 分享世界各国茶文化,分享各国茶文化的魅力,促进世界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例:措施: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茶文化的理由:大众媒体具有文化传播、交流、共享的强大功能。 举办茶文化专场讲座的理由: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其他答案可以有道理。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解析第(1)问题是措施类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握材料的重要信息,“中国第一部世界茶文化纪录片”“中国的视点,国际表现”“在给观众带来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促进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人民也共享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动员了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文化的交流传播,文化革新之路等知识分析回答(2)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让考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在考察考生表现能力的同时,还要考察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大众传媒的功能、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来考虑。14.(2020年开封高中模拟)阅读资料,完成以下要求。从古至今,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手工”到“机械生产”以及“机械创造”的过程。 在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发明之前,文化产品进入了不能大规模推广的现代,文化产品在生产工具中被表现为“机械生产”。 在“印刷资本”和所谓的“古腾堡”时代,自动印刷机开启了现代文化生产的“机械拷贝”时代,文字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也开启了文化消费的大众化进程,大众识字率的大幅提高意味着“文字”文化生产工具也越来越大众化。 之后的“电子资本”时代,广播、电影、电视等将现代文化机器的生产进入“电子复印”阶段。 文化消费的大众化再次发展,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等机械设备成为大众更容易把握的文化生产工具。 20世纪末,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成为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文化产品的生产已经呈现出“机械创造”的原型。(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产品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意义。(2)在“机器创造”时代,文化的发展还要通过人来实现。 请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时的文化发展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答(1)内在原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大力促进文化进步的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