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增建二线铁路小净距隧道工程设计论文_第1页
2020年增建二线铁路小净距隧道工程设计论文_第2页
2020年增建二线铁路小净距隧道工程设计论文_第3页
2020年增建二线铁路小净距隧道工程设计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建二线铁路小净距隧道工程设计论文 重庆至涪陵段铁路是渝怀铁路的西段,线路起于重庆北站,止于涪陵站。渝涪段既有隧道共27座,其中单线隧道长26037.39m,双线隧道长301m,喇叭口隧道长269m,总长26587.39延米,占该段正线长度的26.99%,其中界牌坡隧道为最长隧道,长3550.70m,部分隧道衬砌存在“局部渗漏水、局部损坏”等病害问题。本线为增建二线,部分新建隧道与既有线线间距小于25m工程受既有线影响施工难度较大。 (1)临近既有隧道施工应遵循”微台阶、短循环、控制爆破、勤量测、早封闭”的总体原则,根据对新旧隧道的监控量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爆破参数及衬砌支护参数。(2)洞口至分界里程明挖段增建二线与既有线之间设置防护排架,采用控制爆破或者非爆破开挖。(3)为保证新建隧道及既有隧道运营安全,增建二线隧道洞门应与既有隧道洞门齐平或者超前既有隧道洞门提前进洞。(4)线间距小于15m的隧道段,先根据既有线隧道现状对既有隧道进行加固,必要时辅以拱墙42小导管注浆加强支护,再进行新建隧道施工,施工时采用非爆破开挖,初期支护采用全环I20型钢钢架及拱部大管棚或42小导管超前支护,二衬采用钢筋砼加强衬砌。 3.1新桂花湾隧道 3.1.1隧道概况 隧道位于重庆境内,穿越查家祠堂、古楼山,进口里程为YDK75+577,出口里程为YDK77+435,中心里程为YDK76+506,全长1858m,最大埋深82.6m;隧道穿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砂岩,隧道穿越一向斜核部,节理发育,砂岩段地下水较发育,地下水对砼不具有侵蚀性。隧道纵向坡度为3.0和5.2的单面上坡。增建第二线新桂花湾隧道位于既有线桂花湾隧道与川维专用线桂花湾隧道中间,YDK75+577YDK75+710段距既有隧道约1125m,为全线距既有线线间距最小的隧道。 3.1.2工程措施 (1)YDK75+570+577进口路基段距既有线约10.4m11.0m,施工时采用控制爆破开挖,爆破震动速度不大于5cm/s;同时对既有线采取C类防护,即单层防护排架措施。因线间距较小,增建二线隧道洞门设计与既有隧道洞门齐平,新洞门施做前需对既有隧道洞门部分拆除,既有洞门靠新线侧部分洞门采用机械切割拆除,后植入钢筋,与新线洞门整体浇筑。 (2)YDK75+577YDK75+710段与既有线线间距约1125m,该段既有隧道局部存在渗透水状况,新线施工前对新旧隧道之间岩柱采用42小导管注浆加固;加固工程应于新建工程施工之前完成。 (3)YDK75+577YDK75+620段线间距为1115m,该段施工采用机械开挖,右侧壁导坑引入,施工外侧边墙,再分部分层开挖其余部分。 (4)YDK75+620YDK75+710段线间距为1525m,采用微震动控制爆破开挖,分段毫秒起爆;每一分段的爆破装药量不得超过6kg,爆破速度不得大于2.5cm/s,二衬采用加强型钢筋砼衬砌。为减小开挖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该段隧道采用分步开挖(预留核心土),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米,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 (5)对新旧隧道进行观测和监测。观、监测点一般每10m设一组,每组不少于4个测点(隧道两侧拱脚、边墙),监测异常区及隧道存在病害时视病害形态、位置相应加密,观测点为石膏或砂浆贴片,监测点为反光点。既有隧道测点系统建立后,应进行初始测量并记录在案。 3.2新界牌坡隧道 3.2.1隧道概况 隧位于重庆石沱镇及涪陵市石龙场管理的长江防护林带,属山区地貌,进口里程为YDK84+102,出口里程为YDK88+345,中心里程为YDK86+223.5,全长4243m,最大埋深250m;隧道穿越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泥岩夹砂岩,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砂岩夹泥岩、页岩及煤层煤线,隧道穿越黄草峡背斜、申家沟断层,节理裂隙发育,YDK84+423YDK85+502段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砼结构具硫酸盐H2型侵蚀性。隧道于YDK85+746.02上跨重钢专用线界牌坡隧道,两线路中线交角约77,内轨顶面高差仅10.02m。 3.2.2工程措施 (1)隧道于YDK85+746.02上跨重钢联络线界牌坡隧道,两隧道内轨顶面高差为10.02m,岩柱净厚度仅0.61米。为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采取重钢联络线隧道先行穿越交叉段,并在重钢联络线隧道二衬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行新界牌坡隧道交叉段的施工,如图2。 (2)对交叉段重钢联络线界牌坡隧道初期支护采用双层型钢钢架及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钢架间距0.6米/榀,二衬采用80cm厚钢筋混凝土加强衬砌。上部隧道YDK85+725YDK85+765段采用III级底板加强衬砌。 (3)因上、下隧道净岩柱仅0.61m,上部隧道待下部隧道先行穿越且二衬施做超前不少于20米后再行施工。为防止破坏下部隧道初支及二衬,上部隧道开挖采取分层机械开挖,逐层剥离,每次施工厚度不超过0.5m,每次施工进尺不超过1m,并及时支护和衬砌,以减少对下部隧道结构的影响。 由于既有线行车密度大,增建二线施工应严格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渝涪二线铁路现已顺利贯通通车,施工期间未发生危及既有线运营安全的事故。设计所采取措施能保证既有线运营及新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