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课件_第1页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课件_第2页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课件_第3页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课件_第4页
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节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智能小区综合布线解决方案,1、信息收集,小区概况:16栋楼,每楼6层,3单元,一梯2户,楼间距20米。小区中心机房位于小区中间位置。每栋楼连接到中心利用小区地下管道。,.,小区平面示意图:,.,用户需求:每户设计一个数据点,一个语音点,电话线入户,数据线置于用户门头,安装门头盒端接线缆。语音线缆入电信电话分线盒(另行考虑)。每栋楼设计一个设备箱,入数据线缆,安装网络设备。每栋楼上联采用4芯室外多模光缆。,.,获取其他信息:小区平面图;楼内明管?弱电井?单元之间的连接,利用地下室,或架钢绞线?楼内配线箱的放置位置,方式?使用光电转换器?,.,名词定义:,BAN:Buildingaccessnode大楼接入节点,ZAN:Zoneaccessnode小区接入节点,.,组网方案:,25对5类室外阻水电缆,25对5类室外阻水电缆,4对5类UTP电缆,超5类RJ45模块,中间配线箱,小容量配线架,单元1,单元2,单元3,ZAN,4芯室外多模光缆,.,.,.,2、方案设计(一)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为用户端门头盒,用于用户数据线的端接。合计:16*6*3*2=576户计576个门头盒,.,工作区材料清单:,.,(二)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分为两块:,.,.,假设每户平均线长25米,则:,L=576*25=14400米A=14400/305=48箱,工作区材料清单:,.,(三)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三部分1、BAN箱体;2、中间配线箱;3、连接中间配线箱与BAN箱体的线缆。,.,室内连接a)五类4对UTP电缆;b)五类25对UTP电缆;室外架空连接c)五类25对室外阻水电缆;d)五类4对室外阻水电缆;埋管连接f)五类25对充油铠装电缆;,本处工程采用第种方案连接,连接中间配线箱与BAN箱体的线缆,.,管理子系统材料统计1、每栋楼设置二个中间配线箱;总计16栋楼,合计32个中间配线箱。,.,中间配线箱接续单元内部4对UTP电缆和至中间单元BAN箱体的5类25对室外阻水电缆。每一单元合计12户,计12根4对UTP电缆,每根25对电缆可以接续6根4对电缆,考虑满配,需两根5类25对室外阻水UTP电缆。五类4对UTP和五类25对室外阻水UTP电缆采用直接连接方式。,.,故中间配线箱内部需安装两个25回线高频模块,两个标志块,一个100回线背装架,以及一个中间配线箱。每个中间配线单元材料清单:,.,2、每栋楼设置一个BAN箱体;总计16栋楼,合计16个BAN箱体。,.,每一个BAN箱体内部安装设备:1、UTP线缆配线模块;2、光纤端接模块;3、光电转换模块;4、网络交换机;5、电源模块;6、接地模块;7、保温/散热模块(可选);,.,每一个BAN箱体内部接线分析:1、本楼另两个单元过来大对数;2、本单元12根五类4对UTP;3、上连四芯室外多模光缆;,.,每一个BAN箱体内部使用综合布线材料:12根五类UTP电缆占用高频模块12/6=2个;4根五类25对UTP电缆占用4个高频模块;预留一个备用;合计:2+4+1=7个,.,每个BAN箱体内综合布线材料清单统计:,.,3、连接中间配线箱与BAN箱体的五类25对室外阻水电缆。平均每个中间配线箱打接2根五类25对室外阻水电缆,连接到BAN箱体高频模块上,将用户线连接到交换机处。,总线长L:,本工程需使用五类4对UTP电缆数量B:,.,(四)小区主干子系统,小区主干为连接4芯室外多模光缆,从每个BAN箱体光缆出线,通过小区内部管道,连接到小区管理中心,进机柜上光缆配线架。,总线长L:,为本工程需使用光缆数量。,.,(五)小区管理中心子系统,小区管理中心子系统管理16根来自各楼的4芯室外多模光缆,合计:16*4=64芯小区管理中心综合布线还需端接小区上联城域网光缆。暂考虑4芯单模光缆上连。故考虑光缆总数:64+4=68芯,.,小区管理中心综合布线材料清单统计:,.,本小区综合布线材料清单,.,8.2管线设计8.2.1新建建筑物管线设计8.2.2旧楼改造管线设计8.3综合布线系统敷设方式8.4城市住宅小区内综合布线管线设计8.5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管线设计8.5.1综合布线暗配管设计第9节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9.1电源。9.2电气防护及接地9.2.1电气防护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电源防护见下图,.,.,注: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电话用户存在振铃电流时,不能与计算机网络在同一根对绞电缆中一起运用。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应符合要求。,.,综合布线网络在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在大楼内部存在下列的干扰源,且不能保持安全空间时:配电箱和配电网产生的高频干扰大功率电机电火花产生的谐波干扰荧光灯管,电子启动器电源开关电话网的振铃电流信息处理设备产生的周期性脉冲在大楼外部存在下列的干扰源,且处于较高电磁场强度的环境雷达无线电发射设备移动电话基站高压电线电气化铁路雷击区,.,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低于上述规定时,宜采用非屏蔽配线设备进行布线;(2)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高于上述规定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屏蔽缆线和屏蔽配线设备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光缆系统。(3)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导角及连续性。,.,(5)干线电缆的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的中心位置。(6)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光缆的金属件均应有良好的接地。(7)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采用过压、过流保护措施,并符合相关规定。(8)综合布线系统有源设备的正极或外壳,与配线设备的机架应绝缘,并用单独导线引至接地汇流排,与配线设备、电缆屏蔽层等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9)根据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对材料的耐火要求,综合布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或产品。首先强调应按照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对材料的耐火要求进行考虑。同时建议在隐蔽空间,易燃的区域,及人群密集的区域布放CMP高阻燃等级通信电缆或光缆或难燃FHC25/50电缆,并可以不敷设金属线管保护;在大楼竖井内布放主干电缆或光缆,应至少采用CMR竖井级阻燃电缆,相邻的设备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对于非易燃区域或人群稀疏的区域,穿金属线槽的电缆或光缆可采用普通阻燃CM等级的电缆或采用低烟无卤电缆。,.,9.2.2防护与接地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低于上述规定时,宜采用非屏蔽配线设备进行布线;(2)当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干扰高于上述规定时,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屏蔽缆线和屏蔽配线设备进行布线,也可采用光缆系统。(3)当综合布线路由上存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要求时,宜采用金属管线进行屏蔽。(4)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导角及连续性。,.,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屏蔽层配线设备(FD或BD)端必须良好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连接至同一接地体。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的铜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也可采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到接地体,导线或铜导体的截面应符合标准。接地导线应接成树状结构的接地网,避免构成直流环路。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这是屏蔽系统的综合性要求,每一环节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不可忽视,否则将降低屏蔽效果。屏蔽系统接地导线截面可按下表选择:,.,:按工作区10m2配置1个信息插座计算,如配置2个则面积应为375m2。以此类推,可核算出相应的面积。实际上,计算导线截面的主要依据是信息点的数量(一个插座为2个信息点)。,注,.,9.3安全及环境保护9.3.1阻燃电缆使用选择9.3.2阻燃等级与标准,.,综合布线设计流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