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反射,第2课时光的反射定律,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传播的.,直线,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3.解释下列现象:1.影子的形成2.日食、月食的形成3.站队时站直了4.射击时瞄准靶心,c=3108m/s=3105k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物体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注:1,只有一部分光被反射2,反射光仍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光速相同,入射光线A,入射点,O,反射光线B,法线N,反射角r,入射角i,反射面,光路介绍,法线: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虚线(ON),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O),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的问题:,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如何?2、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如何?3、先有入射角还是先有反射角?,点击,演示!,O,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法线,N,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入射角75,反射角75,入射角30,反射角30,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三线合一时,入射角、反射角为0度,方向相反.,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面的同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4、法线垂直于反射面,平分入、反射光线的夹角,演示:,反射光路图的画法:,首先画法线,二、以法线为一边,做一个角等于入射角,最后标箭头,1、过入射点画法线,2、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N,600,600,练习,i,r,i=r,图3,作出反射光线,作出平面镜的位置,练习,O,O,N,光能沿原路返回吗?,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A,B,O,例子:如果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不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一定会看到你的眼睛。,镜面反射演示,反射面平滑只能从一个方向看见物体,特点,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太耀眼了!,漫反射演示,反射面粗糙不平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特点,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舒服极了!,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反射对比,皮鞋在没擦之前不亮,而在上了油擦过之后变的闪闪发亮,你知道为什么吗?,玻璃幕墙,光污染实质上是一种反射现象,你知道吗?,镜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知识检测,完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指南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模拟检测试卷(五)
- 知识社群知识产业市场调查及技术创新
-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建筑局部元素采集方案设计
- 加强校园维稳安全教育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混凝土表面病害施工方案
- 虎年寒假实践活动方案策划
- 维稳工作汇报课件
- 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内分泌科进修总结课件
-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 2025年食安员、食品安全总监、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提升方案
-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课件
- 2025年国家司法考试《一卷》模拟题及答案(预测版)
- 机电设备安装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