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屋建筑学课程论文 题 目: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简析 姓 名: 郑文凯 班 级: 052136班 学 号: 20131001326 指导教师: 董道军 建筑,这个词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到遮风挡雨,大至防灾躲难,而作为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场所,建筑随着人类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用途的细化,建筑也随之不断细化,同时随着时间、地域的发展变化,不断的产生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东西。而作为建筑的一个分支的民居,也都自成一方特色。建筑的发展起始于民居,民居的发展记载着历史,一切建筑追根朔源都可以在民居中找到它的基因,我的家乡山西的民居就十分有特色,山西民居是中华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是几个世纪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山西古建筑凝聚和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其数量和质量不仅高居全国之首,而且那些依附在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画、琉璃数量之多、艺术之精,也堪独步华夏。它们是三晋大地上立体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璀璨华章。作为中国民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山西传统民居以类型丰富,独具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尤其在建筑布局,空间组成,造型艺术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接下来我会从几方面来为大家介绍山西民居的形成以及发展:1.山西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土地肥沃疏松,而且各种断层纵横交错,整个高原岭谷交错,且山西地处内陆,多山干旱,所以民居也多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而建造;山西位于北方,气候干燥,风沙较多,导致为了取暖防沙,建筑形式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外观比较封闭。2.山西民居建筑的历史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优越促进原始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自然,形成原始部落,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黄土的柱状和垂直节理最容易被当时的人民利用,在这时,人们利用挖穴洞来藏身,或者会利用掘土来造屋;在接下来的新石器时代,山西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山西广大山区人民的民居的主要形式都为窑洞;直到唐宋时期,经济繁荣,发展迅速,砖木结构发展迅速,山西民居这才逐步有了木结构,砖瓦房屋;明清时期,封建帝制达到了巅峰,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稳定期,社会经济相对十分繁荣,山西民居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鼎盛期,呈现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多种民居形式,在明清时期,烧砖技术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砖瓦结构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同时也创造出了砖砌窑洞和木构建筑相结合的新形式,尤其在晋中地区最为常见。尤其是到了后来晋商的形成发展之后,商业繁荣,商人致富后,回到家乡大兴土木,追求华丽装饰,高墙深院,雕刻精美,建立了一座座十分豪华的家宅,曾经盛极一时。代表性的建筑有晋中的乔家、王家、渠家、曹家、常家等一系列院落式民居建筑,晋东南的皇城相府、郭峪村老巷老宅、柳氏民居堡寨,晋南的丁村老宅,晋西北的碛口古镇等等。3.山西居民的民宅主要形式及地域划分山西的民居主要形式从南到北主要是:一,窑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坚硬,开挖洞穴不易倒塌。窑洞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黄土高原土落千丈的的岸边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挖进去的窑洞中,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这几样,都是挖进去的窑洞;另一种则是用砖石砌成的窑洞,分全砖、全石、全土坯和砖石混合砖坯混合几种。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当地人之所以要选这种窑洞,主要原因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种窑洞,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全砖碹成的窑洞的特点。二是全部用石头碹成的窑洞,三是全部用土坯碹成的窑洞。第四便是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这几种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这种建筑属于砖木混合结构体系民居,以砖石独立结构与木构架独立结构混合组成,由砖石窑洞与前部木构架插廊或者窑洞顶部又附设木构架结构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体系。二,砖瓦四合院;大部分在于汾河盆地的小平原上,这里的地形不便于挖窑洞,而黄土和煤炭却是烧制砖瓦的原料,这就造就了它形成的有利条件。这种建筑属于木架结构体系,用木架结构或者砖墙做承重结构,在木构架外围多砌有厚重砖墙,梁架多为抬梁式,适应屋面厚重,荷载较大的建筑。总的来说,山西传统民居的类型为一种窑洞式、木构架结构体系砖木混合结构体系共存的情况,几种类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根据地理分布不同进行的民居分类就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的不同,由此,将由于地形、山势气候、人文等所带来的从南到北的山西民间的多种居住方式划分为:1、晋北民居;2、晋西北民居;3、晋中民居;4、晋东南民居;5晋南民居;(1)晋北民居晋北民居以砖木结构和御寒性强的厚层土坯屋为主,多平顶,正面多木柱式满面开窗,采光较好,一座一座的房屋毗邻而建,呈非常整齐的“一”字形排列,别有特色,故有“排排房”之称;(2)晋西北民居晋西北因盛产木材,所以主要存在两种主要形式:山窑洞,在垂直崖面上开掘横向穴洞;重檐木楼,首层层高较低,但二层层楼较高,因为当地雨水较少,所以屋面做的比较平缓,主房大多坐北朝南,前面多设置上下前廊。 再者,晋北、晋西北一带的平房,大体上也分成几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普通农家的平房,即土墙平房和砖墙平房,这类房屋屋顶是平的,顶上可以晒粮食,存放谷物。还有一种是有瓦脊的瓦房,但不是二层楼,所以也可称之为平房。瓦房中,又分为一出水和两出水两种。忻州一带老百姓的旧瓦房,有许多是一出水的。这种一出水的瓦房,是一面瓦,瓦脊的另一面,是切成平平的墙根。无论一出水,两出水瓦房,过去多是富裕人家修建的居多。现在修建的瓦房,大多是全砖到顶,而不是那种半砖半土坯的了。这种砖瓦房、平顶房,在上述地区一般都喜欢一明两暗。明为堂屋,两暗为住室,一连三间。(3)晋中民居晋中民居主要以四合院为主,院落从一进到三进,多有大门倒座、过厅、垂花门、正房及各院厢房组成。厢房后墙与正房、过厅、倒座山墙平齐,形成窄长院落,较大的院落由几组院落并列而成,晋中地区由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与外界的交流十分密切,故晋中地区的建造技术也最高且极具代表性。(4)晋东南民居晋东南居民的住房变化较多,各种民居形式几乎都有,如瓦房、砖房、平顶房、窑洞房,最有特色的要数当地的二层楼房,晋东南的二层楼房一般为一层为居室,二层一般不住人,只是用来存放一些粮食,家具和杂物一类的东西。院落采用独院或者四合院形式。旧时,晋东南一带平民百姓住房多是平房、矮房、土窑土楼,宅院窄狭,居室简陋,住宅多为正北,建筑结构多数是三间三檩或是五间三檩。间架结构,一般入深为八尺,间架为七尺左右,而且以土木结构房屋居多。在山区偏远地区,住窑洞房者很多。当地的窑洞,一般是顺山势、地势切成平面,而后向平面纵深处挖掘而成,这种土窑洞一般比较简陋。 自然,旧时的乡绅富豪之家也是不同凡响的。晋东南一带的乡绅人家住房讲究几合几串,院子以四合楼院为主,房屋多达两串三串院子。楼房多数软装、露明柱、施明暗八仙、猫头滴水、屋顶半圆通瓦,五脊六兽,院内设亭、台、楼、阁。“功名”人家,更是富丽堂皇,竖旗杆、挂匾额、装建门面。匾额多数为功名、节、孝、贺、寿之类。 有钱人家室内摆设,颇为讲究。什么抽屉板箱、连三柜、八仙桌、太师椅、案头条几等等。官宦人家,则要摆时辰表、挂自鸣钟、供“金佛牌位”、贴中堂屏对,八景诗书画等。 新中国成立后,晋东南地区的居住情况变比很大,与其它地区一样,新盖房屋多选择干燥、通风、向阳、眼宽的地方。而且,新建房屋结构简单、门窗宽大、室内亮堂,结构、造型、光线、取暖都要考虑到。所建房屋一般坐北朝南,间架一般大约丈余,入深均为两丈多。一般房多为五檩、七檩进深的。这些新建房舍,砖木结构居多。多数都是单门独院,行走自在,出入方便,院子讲究方正,卫生。近年还在许多城乡出现了个人修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 如今晋东南城乡,庭院内也讲究起来。院中点缀各色花束,行人过道,室内套间隔舍,设厨房、卧室、客房、书屋等等,现代化家具也进入家庭。这一类型住房,一般是城郊或镇子里居多。 农村里,多数是新盖的平房,瓦房、二层土楼房,山区仍有人住土窑洞,窑洞大多砖碹、土碹。住宿格式未变,但建筑材料,室内陈设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晋东南的平顺县境内,农村住宅,以窑洞房居多。而在陵川县内,却是二层楼房居多。近几年,随着农村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二层土楼房也逐渐多起来。(5)晋南民居晋南民居亦多以四合院为主,住房一连三间,北房多为主房,也有明三暗五的住房。并以土木、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主,少数地方也有二层楼,丘陵地带则以“地窨院”式的土窑洞为主。地窨院,是平地直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坑,坑壁四周掏挖窑洞,主窑洞掏挖在北壁上,其他三面各自掏挖几个小窑,同样讲究坐北朝南,院角某处打隧道通向地面作为出口,称为“门洞”。有很陡的斜坡,出地面处建小门楼,院中央或某一角再下挖一口深坑排放污水或者雨水,窑顶则为平坦场地,作为秋收打粮之地。这种民居是前人因地制宜的创造,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精巧的设计。这种民居主要分布在运城市范围内。晋南民居中的四合院,这里的民居形式多样,平民百姓家常建一面或两面房,形成“一”字或者“L”形院落,较富裕人家才建三合院或者四合院,一般以单檐硬山顶为主,院落形制严整,规模宏大,代表了晋南民居的最高水平,这些民居多由一至两座四合院组成。较与山西其他处,院落布局更为讲究,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和南房均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房规模尺度严谨,装饰亦有区别。正房体量最大,也为装饰重点,檐下有彩绘或者精美木雕;厢房与倒座装饰朴素,庄严典雅。屋顶多为硬山坡顶,起到隔热及排水作用。山墙多为五花山墙式样,又叫防火墙,既美观又有防火功能,这是晋南民居的独特之处。4.山西民居的主要特点及总体布局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4、5层楼那么高,建筑立面造型有很强的封闭性,楼高院深,墙厚基宽,有很强的防御性。二是主要房屋都是单坡顶,无论厢房还是正房、楼房还是平房,双坡顶不多。由于都是采用单坡顶,外墙又高大,雨水都流向院子里面,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三是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四是建筑结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以山西祁县的渠家大院为例,山西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一般最主要的特征为封闭,中轴对称,主次、内外分明,建筑多单坡顶,向内倾斜,正房两层,厢房一层,院落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建筑沿街部分轮廓线丰满舒展,外院横长,内院开阔,不像北京四合院那样正方开,大多部分为长方形的。对于山西民居来说,山西明清时期的城镇较多的采用棋盘式格局,民居建筑多采用四合院(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集中设在街坊内,院落一进到三进,各进院落形成独立的狭长空间,各户之间并列设置,互不干扰。而对于规模较大的多进四合院,各院落间由垂花门或过厅串联。通过这种基本元素的多重组合,产生了多种合院类型。一般将三至五开间的正房放在正北南向主轴线上,东西布置三开间的厢房,南边放置三开间的倒座,倒座东端设置住宅大门,符合“坎宅巽门”的风水要求。在这其中,山西民居很多是由多进三合院竖向延伸,一般为二三进,大门多居中开,各进院落的室外地坪均采用逐进递增的手法,以加强最后一进主房的气势。而山西民居村落的布置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类型。地势平坦的地区较多采用集中式布置,一般布局紧凑、整齐。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民居建筑多应地势而建,大多集中布置在山或坡的阳面,形成台阶式的院落,入口位置因道路走向而定。5.山西民居建筑的空间组合及“三雕”技术的应用从空间组合上来看,山西民居楼高院深,墙厚基宽,有很强的防御性,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外观高耸封闭,如城堡般坚固,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屋顶多为单坡顶,向内倾斜,外观极其封闭。以倒座、各级厢房、正房等组成的四合院从空间上来看,结构严谨,疏密有致。但是由于形状各异的宅门、脊饰、烟囱帽、风水楼与风水影壁的共同作用,使建筑沿街轮廓线丰满舒展。民居虽古拙而不陈旧,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细腻而不琐碎。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外雄内秀”是山西民居的特色。山西四合院构成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山西民居四合院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灵活的空间组织,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严谨的空间序列、对称的布局、沿轴线空间等级的递进,反映了宗族合居中尊卑、男女、长幼的等级差别,用空间的差异区分了人群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封建礼教思想在四合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山西传统民居中,木材、砖瓦、石块、黄土是住宅建设的主要材料。并且在山西民居中“三雕”艺术的利用也十分丰富,“三雕”指的是砖雕、木雕、石雕,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三雕艺术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它们装饰着斗拱、门窗、雀替、挂落、照壁、帘架、柱础石、门枕石等等。木雕多采用圆雕、浮雕、镂雕等手法,通常分布在门户、窗棂、屏风、隔扇、挂落、匾额、垂柱、雀替、勾栏、梁枋等建筑构件上。由于木材易于雕刻及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药制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冷饮:雪糕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猎头合同(标准版)
- 磨具制造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罐头调味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清理去石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纬编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装修中期合同(标准版)
- 古董艺术品拍卖服务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中国污水处理排放系统数据监测报告
-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
- GB/T 29178-2012消防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结肠息肉课件培训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Unit 4 Reading and Thinking 学案-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如何建立高效学习小组
- 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