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美洲主要是移民,原住居民是( )A印第安人B因纽特人C阿拉伯人D达雅克人2 . 小丽的爸爸从国外打工回来,他说:“这个国家的淡水比石油还宝贵。”这个国家可能是( )。A印度B沙特阿拉伯C日本D中国3 .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鄂毕河B亚马孙河C长江D墨累河4 .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下列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B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南极环境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D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读某大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5 . 该大洲是( )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北美洲6 .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大洋( )A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太平洋C大西洋、印度洋D北冰洋、太平洋7 . 关于该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河流是非洲最长的河流B该大洲地势东高西低C大裂谷是板块分离造成的D高原地势利于长跑运动员训练8 . 寒假期间,某日北京的贝贝与网友汤姆在网上聊天,汤姆告诉贝贝此时他正是暑假。 根据上述材料推断,汤姆所在的城市可能是A孟买B巴黎C伦敦D悉尼9 . 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A新西兰B丹麦 C澳大利亚 D荷兰读亚洲部分地区地形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 . 图示区域南面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B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D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11 . 图中河流的流向的总体特征是A河流呈放射状自中心向周边流人大海B河流呈自北向南流入大海C河流呈自四周向中心流动D河流星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与湖泊12 . 图中字母与地形名称相对应恰当的是AC为德干高原BD处为青藏高原CE处为天山山脉DF处为阿拉伯高原13 .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温度带是A热带地区B亚热带地区C温带地区D寒带地区14 . 地中海是大西洋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图示区域还濒临几个大洋A2个B3个C4个D1个15 . 巴西的甘蔗产量居世界第一,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气候湿热,地形平坦B河流众多,灌溉便利C交通发达,市场广阔D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015年5月25日下午,李克强同志飞抵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据此回答各题。16 . 传统的德国人为,所以头发天生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17 . 访问期间,中国与德国签署了62.5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下列产品不可能进入这一合同的是 ( )A通讯设备B汽车C新能源设备D粮食18 . 德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访问团访问期间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凉爽多雨B炎热干燥C寒冷干燥D高温多雨19 . 关于下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B甲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D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读两个国家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0 . 关于两国相同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热带地区B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D淡水资源都很丰富21 . 关于两国人口都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原面积广阔B气候温暖湿润C临近海洋,海运便利D开发历史悠久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A处完成规划选址。读“南极地区地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2 . 在南极建科考站将会遇到的困难是酷寒 烈风 沙尘暴 暴雨ABCD23 . 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_方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4 . 本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终年炎热,主要有热带雨林和_气候。A热带季风B热带草原C亚热带季风D热带沙漠25 . 美国旧金山南面,有一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狭长谷地,被称为“硅谷”。其主要工业部门是A钢铁制造B汽车装配C电子信息D纺织加工26 . 澳大利亚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加上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单一,使得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是( )A鸭嘴兽B鸸鹋C袋鼠D斑马27 . 关于美国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化和专业化使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高B美国五大湖附近由于水资源丰富,发展水稻种植业C美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狭小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主要出口小麦、玉米、大豆、甘蔗、咖啡28 . 下列国家的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特点的是( )A美国B巴西C印度D日本二、填空题29 .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30 . 读图,回答:(1)海洋 河流首都为“硅谷” (2)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31 . “钟表王国”是指_;“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是指_;花卉种植发达,郁金香驰名世界的是指_;西欧农牧业发达的国家有_、_、_、_;西欧四大工业强国是指_、_、_、_32 . 在巴西,_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巴西人喜欢跳_舞。33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图中甲、乙两国,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都属于国家。图中甲国工业主要分布于。两国工业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差异是。甲国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农业机械以小型农机具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从两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右图是“沿30地形剖面图”,它与甲、乙两国中的国的地势起伏相符合,该国的地势特点是。甲国位于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日本居民观赏樱花的时间从南到北推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因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34 . 从中东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要经过_海峡运输,所以,该海峡又被日本人称为“_”。35 .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产品,进口_制成品 。36 .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_、_、_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37 . 在巴西,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种人。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种人的社会。38 . 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是_,巴西的首都_是最年轻的_城市39 . 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地带,西部是高大的_, 中部是广阔的_, 东部是低缓的_。40 .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即)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大陆,以及周围的。41 . 乌拉尔山的东侧是_平原,西侧是_平原。42 . 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3、5、6代表的大洲是:356。(2)图中B、C代表的大洋是:BC。(3)图中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的是大洲是(填图上数字)。(4)图中3表示的大洲和5表示的大洲之间的运河是运河。(5)图中1表示的大洲和2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 _ _。三、解答题43 . 下图为“巴西地形、河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主要位于_(温度带),首都巴西利亚位于B:_(地形区)西部临高大山脉C是:_(山脉)。(2)河流A是:_(河流),该河流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简述该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是_。44 . 下列“气候类型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四幅图的气候类型:A_ B_ C_ D_。(2)A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这种气候在世界分布最显著的地区是_。(3)B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_,以_地区最为典型,其气候特征是 _。 (4)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的是图_(填字母)。45 . 读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A为世界上最大的_沙漠。 B为非洲最南端的尖角_。 C为世界第二大洋_洋。46 . 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 位。(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 、铁等资源丰富。(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部(东南、东北),濒临 洋。47 . 读“东南亚示意图”和“东南亚两种气候类型的企稳和降水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纬度位置看,东南亚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