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学习目标】 1. 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理解及应用。2. 巩固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及较简单的综合计算。3. 加深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方法认识。【学习重点】 1. 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理解 2. 巩固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及较简单的综合计算。【学习难点】 巩固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较简单的综合计算。导 学 过 程【活动一】 1. 小组讨论:两只烧杯分别盛有蒸馏水和食盐水,怎样把二者区分开? 你的方法是 ; 。 2按下面关系图提示,归纳整理本章知识结构 【活动二】 解析典型例题。独立思考后,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达成一致。例1: 如要配制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提供足够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选用以上提供的药品 设计方案完成上述实验。方案1 ;方案2 ;方案3 。 例2:禽流感期间,某养殖户需配制2000 g 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用具进行杀菌消毒。 (1)配制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g,水 mL(水的密度取1g/cm3)。 (2)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为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的氧氧化钠固体时,请在下表中选出所需的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 (填序号)。 砝码大小/g 1 0050 20 20 10 5打“”表示选用例3: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请完成以下问题。(1)t1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A、B、 C 三种物质使其达到饱和,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2)在 时,等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相等。(3)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例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 (1) 在10至20之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 是: 。(2) N点是30A物质的 溶液,M点的意义: 。(3)20时,30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 克.(4) 若要从A中含少量B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则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5) 1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有晶体析出的是 (6) 除以上内容,根据此图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 例5: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计算:(1)被电解的水的质量。(2)电解后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本节课反思 :第六章 溶解现象 单元测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Zn-65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2下列因素:水的温度 固体物质的种类 水的质量 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 ( )A B C D3打开汽水瓶盖时会冒出大量气泡,喝下去后常常会打嗝,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 )A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随着压强的减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随着压强的增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将浓度为38%、密度为1.19g/cm3的浓盐酸稀释成10%稀盐酸,需用到 ( ) 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 B量筒、漏斗、烧杯.胶头滴管 C量筒、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 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倒出少量的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分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用适量的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C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 A.硝酸铵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食盐固体 D.氧化钙固体8欲使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蒸发25g水 B蒸发22.5g水 C加入5gKNO3 D加入10gKNO3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 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 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10某温度下,100g 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g,现向其中加入4.4g硝酸钾晶体和5.6g水,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B31.6%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8题,共70分)11填表(填写化学名称)溶质碘(I2)食盐(NaCl)溶剂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生理盐水氢氧化钠溶液12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甲、乙所示。请回答: 甲 乙 丙(1)由图甲可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2)欲对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3)如图丙所示,20 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放热),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乙分析其原因是_ 。13.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B的溶解度; 2) 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 A g,该温度下为何不能配制成30%的A溶液,理由是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30时,丙的溶解度是_。(2)10时,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各2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能够饱和的是_物质的溶液。又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温度都升高到3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15(8分)图65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80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 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3)等量的水在70时所形成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 至20时,其中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16.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 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g/100g水。 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的方法提纯。 对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填写编号)。A. 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B. 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C.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物流部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房地产设计管理年终总结
- 科学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 《看云识天气》课件
- 项目费用合同模板5篇
- 2025 秋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To be a good learner核心知识点总结
-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点及答案
-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题目及答案
- 手术室专业护理知识
- 护理实习生临床小讲课实施规范
- 健康跑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护理学科建设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3银行出纳3支票
- 第二单元(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上)生活语文教案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 含笔试解析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