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 2Mg+O2-点燃2MgOB. 2CO+O2-点燃2CO2C. 2H2+O2-点燃2H2OD. C+O2-点燃CO2【答案】C【解析】解:从给出的限制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是化合反应,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1:8:9,分子个数比为2:1:2,反应条件为点燃的反应。A、镁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所以分子个数比不是2:1:2。B、一氧化碳燃烧的反应,物质的质量比不是1:8:9。C、氢气燃烧的反应满足以上要求。D、硫燃烧的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是2:1:2。故选:C。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方面的内容,从给出的信息中归纳解题时需要紧扣的要素,从结合要素逐一分析给出的选项,从而快速得到结论。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白酒食醋液氧汽水冰水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A. B. C. D. 【答案】C【解析】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酒、食醋、汽水、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净化后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冰水、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故选: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酒、食醋、汽水、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净化后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冰水、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 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为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时发生作用(得失电子)的一般只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无关。故选:D。故选: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时发生作用(得失电子)的一般只是最外层电子,所以说与元素化学性质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解: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故选: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5. 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镉的原子序数是48B.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C. 镉的元素符号是CdD.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答案】B【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故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元素符号是Cd,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故说法正确。故选: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 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 氧化铁(FeO)B. 氯化铝(AlCl3)C. 硫酸亚铁(FeSO4)D. 硫酸钠(Na2SO4)【答案】A【解析】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学式为:Fe2O3;故错误;B.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故正确;C.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SO4,故正确;D.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SO4,故正确。故选:A。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注重基础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 Fe3O4B. Al2O3C. SiO2D. CuO【答案】B【解析】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与分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 B. C. D. 【答案】A【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根据其意义: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由此可知:A、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A符合题意;B、分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有变化,故B错误;C、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故C错误;D、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的实质可表示为: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分子,在此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粒子,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9. 工业上用氨气(NH3)除去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氮,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NO2+8NH3=7X+1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N2B. NOC. N20D. HNO3【答案】A【解析】解:由6NO2+8NH3=7X+12H2O可知,反应前氮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包含在7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24个,反应后是24个;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X是氮气,化学式是N2。故选: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0. 在“2H2O-通电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A. H2OB. H2C. O2D. H和O【答案】D【解析】解:电解水的实质是: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氢分子组成氢气,多个氧分子组成氧气,所以在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D。根据化学变化过程: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1.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 O2-2个氧原子B. Ca2+-钙离子C. P2O5-五氧化二磷D. 2H2O-2个水分子【答案】A【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C、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故选:A。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2.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单质,故A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所以,该反应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型;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13. 我们生胃病的时候会吃胃药,吗丁啉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胃药,他的作用是恢复胃动力,吗丁啉的化学式是C22H22ClN5O2,关于此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种化合物中含有52个原子B. 这种化合物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C. 此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 构成此种化合物的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答案】A【解析】解:A.吗丁啉的化学式是C22H22ClN5O2,它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吗丁啉的化学式是C22H22ClN5O2,它是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吗丁啉的化学式是C22H22ClN5O2,可见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D.吗丁啉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2:1,故正确。故选:A。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计算方法考虑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 【答案】C【解析】解: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C、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3.2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了6.8g-3.2g=3.6g.反应后Z的质量为90g+3.6g=93.6g.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以上分析可知:A、W是由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故D不正确。故选:D。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Z反应后的质量,然后分析选项作出判断即可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18.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Mg+O2=MgO2B. C+2CuO-高温2Cu+CO2C. 2Fe+3O2-点燃2Fe2O3D. KClO3-MnO2KCl+O2【答案】B【解析】解:A.该反应是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的,且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故错误;B.在高温的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故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故错误。故选:B。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未必是氧化物,还要求必须是只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例:氢氧化钠(NaOH)就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由纯净物的宏观概念,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故该项正确C、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O3)和氧气(O2)混合在一起,都是由一种氧元素组成的,但并不是单质。故该答案错误D、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如: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该答案错误故选:B。这道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做,首先要弄清楚,氧化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宏观和微观概念,然后逐项排除错误答案.对于纯净物而言其宏观定义(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其中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和微观定义(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这道选择题,是考查化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物质的概念,要能够准确区分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概念,物质进行简单的归类.在做一些概念性的选择题,可以应用举反例的方法来推翻错误的选项20. 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 60gB. 80gC. 90gD. 120g【答案】B【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和3A+2B=2C+D,生成C和D共140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也为140g,而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故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140g43+4=80g。故选: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即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跟生成C和D的质量和相等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物质总质量不变的特点,难度较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_;(2)3个氢分子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4)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5)2个硫酸根离子_【答案】2N 3H2 O Mg+2O 2SO42-【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氢分子可表示为:3H2(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Mg+2O.(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故答案为:(1)2N;(2)3H2;(3)O;(4)Mg+2O;(5)2SO42-(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 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_种元素组成,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_个原子【答案】4 50【解析】解:根据海洛因的化学式为C21H23NO5,可知海洛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21+23+1+5=50,故答案为:4;50根据海洛因的化学式为C21H23NO5,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认识,并利化学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3. 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光叶绿体淀粉+O2,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为_,可能含有元素为_【答案】C、H O【解析】解:反应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含有O元素,所以生成物淀粉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因为上式并不是方程式,不能计算个数来判断是否有氧元素故选C、H;O本题很明显能判断出反应物为CO2+H2O,生成物为淀粉+O2,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答本题先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再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做题24. 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1)X的化学式为_;(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_;水分子由_构成【答案】NO +5 2:3 铜 氢原子、氧原子【解析】解:(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2)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32=2:3(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铜;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选:(1)NO;(2)+5;(3)2:3;(4)铜;氢原子、氧原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硝酸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5.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除(4)以外的反应类型。(1)反应物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_;(_)(2)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4)实验室用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_;【答案】3Fe+2O2-点燃Fe3O4 化合反应 2H2O-通电2H2+O2 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分解反应 2H2O2-MnO22H2O+O2【解析】解:(1)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3Fe+2O2-点燃Fe3O4;化合反应;(2)在通电的条件下,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H2O-通电2H2+O2;分解反应;(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H2CO3=H2O+CO2;分解反应;(4)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故填:2H2O2-MnO22H2O+O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然后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26.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_g氧元素【答案】314 17:14:6 4.8【解析】解:(1)黄曲霉毒素B2(C17H14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4+166=314;(2)一个黄曲霉素B2(化学式C17H14O6)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黄曲霉毒素B2(C17H14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17:14:6;(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g166314100%=4.8g故答案为:(1)314;(2)17:14:6;(3)4.8g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相对分子的质量的计算,根据物质的质量乘以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得元素的质量,以及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相对原子量原子个数该物质的相对分子量100%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7. 把干燥、纯净的10g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内的固体剩余物为9.36g.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9.36g固体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它们的质量各是多少?【答案】解:(1)m(O2)=10g-9.36g=0.64g(2)设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K2MnO4质量为y、MnO2质量分别为z2KMnO4-K2MnO4+MnO2+O2316 197 87 32xyz 0.64g31632=x0.64g x=6.32g19732=y0.64g y=3.94g8732=z0.64g z=1.74g未反应的KMnO4质量为10g-6.32g=3.68g答:(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0.64g;(2)9.36g固体剩余物中含有KMnO4的质量为3.68g、K2MnO4的质量为3.94g、MnO2的质量为1.74g【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氧气逸出,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及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此题考查的根据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认真分析题干,直接得到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求其他反应物的质量.此题计算量较大,计算一定要细心准确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8.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可分,而_不能再分。【答案】2H2+O2-点燃2H2O; 化合反应 分子 原子【解析】解:(1)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一种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一种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生成物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反应的反应的方程是:2H2+O2-点燃2H2O;故填:2H2+O2-点燃2H2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3)由上述反应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故填:分子,原子。(1)分析反应物、生成的微观构成特点及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找出符合上述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3)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9.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反应方程式为_;(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填“是”或“否”),其不平衡的原因是_【答案】保证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P+5O2-点燃2P2O5 引流 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烧杯外面【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芜黄高速公路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 地砖地板知识培训班课件
- 会员管理系统托管合同
- 媒体广告推广合同
- 客户满意度反馈合同
- 2025年高层领导(管理学原理)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监狱罪犯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自动化流程自动化系统集成模板
- 网络平台内容制作统一标准工具
- 2025济南市家具购买合同官方范本
- ks-9000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SPC统计过程控制》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各国钢材-合金牌号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