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细胞,第二章细胞,1,把握:细胞膜的物质输送功能2,熟知: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生物电现象3,了解:细胞的受体功能,1细胞的结构,细胞(cell )是人体和其他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类由1014个细胞组成。 细胞的大小不同。 例如卵泡大,直径约为120m,而小淋巴细胞的直径仅为6m左右。 许多细胞的直径为20-30m。 第二章细胞、细胞形态各异,适应其功能和所处环境。 血细胞流动的血液中呈圆形时,可以收缩的肌细胞受到呈纺锤状或长圆柱状的刺激,传递冲动的神经细胞有长突起等。 第二章细胞、1细胞结构、细胞结构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识别。 细胞分为细胞膜、核和细胞质。 第二章细胞、1细胞结构、1、细胞膜细胞被细胞膜包围。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等物质构成。 膜以脂质双分子层为支架,其中嵌入蛋白质。 第二章细胞、1细胞结构、1、细胞膜脂质:以磷脂类为主,约占脂质总量的70%以上,其次是胆固醇,其含量一般不足30%。 由于体温会使磷脂双分子层变成液晶状态,因此膜脂和膜蛋白会流动。 胆固醇可以提高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2,细胞膜蛋白质分子嵌入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功能,膜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与膜中的蛋白质有很大关系。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细胞膜功能: 1,细胞膜分离细胞内容物和细胞周围环境,细胞具有与环境独立的细胞膜屏障作用。 2 .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中选择性地获得气体和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第二章细胞、3、外界各种因素(激素、药物)的变化,首先作用于细胞膜,影响细胞内生理过程细胞膜的信息传递。 第二章细胞、第二章细胞核一般靠近细胞中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功能的调控中心。 核膜、核仁与染色质或染色体组成,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1,核膜:核膜上有核孔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换孔。 2、核仁:核内部的真球状小体与蛋白质合成机械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和染色体:间期细胞核中存在团块纤维染色质,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纤维折叠成棒状染色体。 1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传导遗传信息。 DNA由双链螺旋状长链组成。 DNA链上的碱基序列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构成了基因。 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因此,DNA调控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有时DNA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合成失误,细胞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是遗传性疾病。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三,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基质中嵌入的各种特殊结构细胞器。 1 .细胞质基质:从细胞质中去除可以识别结构的果冻状物质。 为各种细胞器提供生活微环境。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2,核糖体:椭圆形颗粒小体。 核糖体合成细胞内蛋白质的机器。 在这里,氨基酸相互结合成蛋白质。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3,内质网:大小不同的管,扁囊相互合成的网状结构。 在内质网膜表面附着了多个核糖体的称为粗面内质网,没有附着核糖体的称为滑面内质网。粗糙面内质多见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胰腺细胞、肝细胞等。 滑面内质网具有合成脂质物质的功能,肝脏滑面内质网具有解毒作用。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的基地。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4,高尔基体:意大利人Golgi发现的由多层扁平膜囊和周围多个膜囊组成的膜结构。 将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在扁平膜囊内加工包装,通过膜囊向外输送。 高尔基体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交通中枢。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5,线粒体:圆形或椭圆形囊状结构。 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约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细胞内的“动力厂”。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6,溶酶体:包含约50种水解酶,对蛋白质、糖、脂质、核酸等多种物质有水解(分解)作用的胶囊状小体。 溶酶体消化分解细胞内吞噬的物质(细菌、病毒等)。 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7,过氧化物酶体:囊状细胞器。 水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氢。 肝脏和肾脏有甲醛和酒精等解毒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内的解毒器官。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8,中心粒:短柱状结构,通常一对中心粒垂直排列。 中心粒与纤毛、鞭毛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分裂有关。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9,纤毛和鞭毛:细胞表面突起。 通过纤毛和鞭毛的摆动使细胞运动,如精子通过鞭毛的摆动接近卵子。 纤毛和鞭毛细胞的运动器官。 1细胞结构,第二章细胞,细胞必须代替因老化、死亡、创伤而失去的细胞增殖,这是生物新陈代谢的表现,也是生物生长、生存、人种继续的基础。 细胞分裂增殖。 细胞增殖必须经过从生长到分裂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分为中间期(细胞生长)和分裂期(细胞分裂)两个时期。 第二章细胞、2细胞的增殖、一、间期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倍增,特别是DNA分子合成(DNA合成也称为DNA复制)倍增,平均分配给2个子细胞。 人类细胞有46条染色体,从一个细胞分裂出来的2个细胞中也含有46条染色体。 这样的机制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章细胞、2细胞的增殖,为方便起见,这里仅示出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最初,这4条染色体分别含有单一的DNA双螺旋染色单体。 其间: DNA复制倍增,复制的染色体中含有2个相同的DNA螺旋。 在分裂期间,这些染色单体分别成为亚染色体,每个亚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 第二章细胞、2细胞增殖、2、分裂期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核(染色体)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经过分裂,染色体(遗传物质)和细胞质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可以确保复制的染色体正确地均匀分布在两个细胞中,从而保证分裂的细胞保持遗传稳定性。 第二章细胞、2细胞的增殖,通常一个细胞只分裂50次。 随着成熟,许多细胞停止分裂。 但肿瘤细胞不成熟,因此可以继续分裂。 放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疗效。 2细胞增殖,第二章细胞、精子和卵子经过特殊形式的分裂减数分裂,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数从46条减少到23条,成为旧名减数分裂。 包括23条染色体的精子与包括23条染色体的卵子结合,形成包括46条染色体的受精卵,恢复了人类细胞的正常染色体数。因此,父母双方为后代分别提供了23条染色体。 2细胞增殖,第二章细胞,1细胞结构一,细胞膜构成:脂质和蛋白质功能:屏障作用,物质交换,信息传递二,细胞核:控制中心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DNA )三,细胞质构成:细胞质基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 中心粒纤毛和鞭毛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间期(合成期)、分裂期(二分期)、细胞回顾、第二章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基质核蛋白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中心体微丝和微管、2细胞膜的基本功能、第二章细胞、第二节细胞膜的物质旋转功能、基本骨架、 镶嵌蛋白,糖类突出于外表面,3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物质旋转功能,第二章细胞,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输送的物质:氧、二氧化碳、脂质等决定扩散速度的要素:浓度差; 膜的透过性,一,被动输送(一)单纯扩散,二章细胞,概念: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小分子,离子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输送的物质:葡萄糖; 氨基酸; 无机盐,易化扩散,通道扩散:无机盐,载体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一,被动输送(二)易化扩散,二章细胞,载体输送,通道扩散,通道状态通道的分类,特征: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抑制,二章细胞,特征需要能量消耗, 能量依赖于ATP分解提供的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以反电化学梯度进行,概念是指小分子物质的反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输送过程。 二、自主转运,第二章细胞在膜内钠离子浓度或膜外钾离子浓度时被活化,分解ATP产生能量,将细胞内的3个Na转移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2个k转移到细胞内。 二、主动转运(一)泵转运Na -K泵又称Na -K -ATP酶,简称钠泵,第二章细胞,如小肠黏膜吸收葡萄糖过程,二、主动转运(二)二次主动转运,第二章细胞, 入胞、出胞、三、入胞作用,第二章细胞、细胞受体功能,第二章细胞受体:指细胞膜上或细胞内与特定化学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特异性结合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其化学本质通常为蛋白质,膜受体、细胞质受体、 核受体配体:可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受体功能: 1,与配体的识别结合,进行跨膜信号转导3,可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可分为多种神经递质、激素和药物,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效应。 受体的作用是细胞生理功能的重要方面,概念:细胞在活动时伴随着电现象的发生,生物电(膜间电位)、静定电位、动作电位、第二章细胞、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定电位、(一)概念:细胞处于静定状态,细胞两侧的电位差、大小:-7090mv,第二章细胞、RP的证明实验,(甲) a、b电极在细胞膜外(2) 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变化,证明膜内与外之间存在电位差。 (3) a、b电极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变化,证明膜内无电位差。(1)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na I k o30:1 cl- I a- o41,(2)静态电位的产生机理,1.RP的产生条件,主离子分布:膜内:膜外:第二章细胞,(2)静态膜对离子有选择性透过性: K Cl-Na A-,结论:RP的产生主要是由k流出引起的电化学平衡动作电位(一)概念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膜基于RP发生暂时、可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