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概述课件_第1页
摄影概述课件_第2页
摄影概述课件_第3页
摄影概述课件_第4页
摄影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基础理论与欣赏应用,2015.9.30,既可以见证历史,摄影,也可以记录美景,或者,只是一种记忆的永恒留念,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荒木经惟,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坠落的人(世贸中心)2001】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惨剧考验着人类的精神和勇气。这张照片中坠落身亡的人是那天上百名从世贸中心跳下的人之一。这照片最初激起了义愤人们指责这是对死亡的无礼摄影师表示:“我并没有拍摄这个人的死亡。我拍摄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张照片将永远与911紧紧联系在一起。,【秃鹰与饥饿的孩子(苏丹)1993】这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苏丹饥荒时期。这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无助与绝望,和秃鹰捕食时的耐心形成鲜明对比。这张照片深刻反映了饥荒的残酷,令其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摄影师凭借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但不久之后就自杀身亡。,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伤员(海湾战争)1991】海湾战争期间,五角大楼严格限制媒体接近士兵,及相关的图文信息。这张照片出现后迅速成为这场战争的代表。照片中反应的是一名年轻的美军中士发现朋友尸体(被友军火力击中)后的场景。,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生命诞生1965】这是一组记录胎儿在子宫中发育过程的照片的其中一张。这些照片出现后立即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它们不仅满足了全世界人对生命的好奇,也让父母得以提前看到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同时这些照片还成为“反堕胎”运动强有力的宣传材料,出现在全美境内的广告牌上。除此之外,这些照片尤其是这一张成为科技与人文联系的象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卡特里娜飓风过后2005】这张写着死亡和求助信息的照片展现了卡特里娜飓风的残酷。这张照片说明即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自然力量面前也无能无力。人类在面对自然时没有国界的区别。,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地球升起1968】这张被自然摄影师GalenRowell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具影响力的环境照片”的照片是宇航员WilliamAnders在阿波罗8号任务中拍摄的。这张照片已经被印在邮票及多本书的封面上。照片美丽的蓝色星球在宇宙的黑暗中露出一半,提醒我们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是多么美丽和独特。,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阿富汗女孩1984】这张照片上的女孩就是著名的“阿富汗女孩”。她因为登上1985年国家地理封面而被人们的熟知。这张照片已经成为记录苏联占领下的阿富汗的代表。照片中阿富汗孤女敏锐的眼神,成为全世界难民的真实写照。,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带面罩的人(AbuGhraib监狱)2003】当这张照片及其他展示了酷刑的照片在2004年出现时,全世界都震惊了。对多数美国人民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美国军队在AbuGhraib监狱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关于伊拉克战争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另一方面,这张照片成为全世界反美人士的证据,并激起了恐怖分子针对美国的行动。,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月球行走1969】没有任何照片能在展示人类的创造力上超越这张。照片中的形象是埃德温奥尔德林,第二位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照相机后面的人是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这张照片记录下了阿波罗11号任务及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胜利。,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一张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脸的照片1936】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照片而言,“迁徙中的母亲”无出其右。对于许多人来说,佛罗伦萨.欧文斯汤普森这张脸很好地反映了大萧条时代,多谢传奇的刚接受培训的实习摄影记者多萝西娅.兰格。兰格在1936年2月访问美国加州一个尘土飞扬的豌豆采摘营地时抓拍了这张照片,她这样做,同时也抓拍下了一个自豪的民族面临危急时刻的应变能力。,特别欣赏:十张改变了世界的照片,三曝光与景深,五摄影构图,四影调与用光,二摄影器材,六专题摄影,Content,一摄影概述,七暗房与数字摄影,摄影的基本概念,摄影是科学,同时,摄影也是艺术。从光学方面讲,摄影是运用光学成像等科学原理,使真实景物在感光平面中得到记录的过程。摄影是用光绘画的艺术,并不是单纯的拍照,实质上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拍照才叫摄影。,利用相机对场景复制.表达个人的心像.作为复杂情感的人,我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感情和意识,在摄影中把感情和意识表达出来,就是心像.,具象事物的色彩、影调和形状在摄影中比它们的具象更重要,他们能揭示出蕴含在事物里的意义,也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在摄影中,我们用点线面光影色等元素对具象的物体进行抽象。.,摄影的形式:首先是视觉发现的能力.其次是视觉组织的能力.为画面找一个让读者满意的形式,是摄影创作的重要内容.,复制与心像,具象与抽象,内容和形式,摄影的概念,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复制与心像,眼前的事物和我们的个人感情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实现借助相机对客观事物进行复制和表达个人心像的秘密.,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概念,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具象与抽象,具象与抽象是两种思维方式.摄影离不开抽象,即使是纪实摄影,适当的抽象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图1-21-6.,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概念,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内容和形式,我们要从拍摄对象中发现事物有趣的形式.我们需要从特殊的视觉角度观察,作为光影艺术的摄影,有趣的视觉形式是在影调和色彩的变化中呈现出来的.,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概念,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技术性,WLZL1:品质高值得信赖尼康全球首创技术历史回顾:,图,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带有“N”标识的纳米镀膜镜头,第一节,纪实性,WLZL2: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照片:,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纪实性,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纪实性与创造性,“512”汶川特大地震“敬礼娃娃”,第一节,艺术性,WLZL3:斯特拉文斯基(1946年):,photoappreciation,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图斯特拉文斯基(1946年),第一节,瞬间性:瞬间的艺术,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一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尼埃普斯拍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日光蚀刻法”,1826年,1939年,1841年,1851年,1871年,1939年8月19日,摄影诞生日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阿切尔“火棉胶湿板摄影法”,塔尔博特发明“负片-正片法”卡罗式摄影法,第二次大革新,摄影普及的开始马多克斯“干板法”,时间简表,小孔成像的记载:墨经;公元350年亚里士多德质疑篇,1986年,佳能公司推出38万像素的全数字静态数码摄像机,1988年,美国柯达公司胶卷的发明(1888年)普及型照相机白朗尼(1900年)徕卡相机(1913年)标志着35毫米照相机(又称135照相机)的诞生,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起源:小孔成像,摄影术的发明,源于“小孔成像”这一物理现象。世界上关于“小孔成像”的物理现象记载最早的是中国。在西方,关于“小孔成像”记载最早的是在公元350年,亚里士多德所著的质疑篇,至少比中国墨经中记载的晚1500年。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制作的摄像器具,称作“暗箱”。它是照相机的雏形,但是摄影术是由西方国家发明应用后,传入中国的。,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起源:小孔成像的史前描述,1墨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2梦溪笔谈“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鸢与影相连,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是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3里士多德“如果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里有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倒转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是外面的景色。”,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起源:暗箱,在一个不透明的暗箱前端开一个小孔,在暗箱后端贴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经过小孔,即可在暗箱的后端成倒立的实像,如图:用针孔成像的原理制成的针孔成像箱,即将暗箱后端的白纸光屏换成底片,这就是现代照相机的前身。,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数字相机成像原理,透镜装代替针孔,调整被摄物体、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如图:透镜成像与针孔成像有很大的不同。1、针孔成像影像比较模糊,透镜比较清楚。2、针孔必须相当小,像的亮度很暗。3、针孔成像对物、像与针孔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透镜成像必须调整物、像与透镜的距离,使之在透镜的焦点上才能成像清晰。照相机能够在瞬间,把从景物里来的光捕捉到照相机内,在感光片上永久地记录下景物的形象。不管什么样的照相机的基本原理都是由针孔成像和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一架复杂的照相机,其成像原理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如图所示。,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尼埃普斯“日光蚀刻法”,1822年,尼埃普斯以金属板作为片基,上面涂满柏油(朱迪雅沥青)作为感光材料,然后将需要“复印”的版画平放在上面,在阳光下暴晒。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的孩子。,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牵马少年1822年Niepce,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尼埃普斯“日光蚀刻法”,窗外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至今保护完好。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窗外Niepce约瑟夫尼埃普斯(1765-1833),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达盖尔摄影法,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1837年,达盖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的实验方法来彻底改进摄影的技术。他用感光过的镀银铜板,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获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的“达盖尔法”。他的作品存世很少,巴黎寺院街是他在1838年摄制的。由于曝光时间要长达数分钟之久,因此很难留下人的行迹和身影。达盖尔因银版法成为举世公认的摄影术发明人。,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巴黎寺院街路易达盖尔(Daguerre),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达盖尔摄影法,1837年,这是现存的达盖尔用镀银铜版拍摄成功的第一张照片,现存法国摄影学会。,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静物路易达盖尔(Daguerre),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塔尔博特“卡罗式摄影法”,塔尔博特(WilliamHenryFoxTalbot,1800-1877),英国绅士、摄影师,“卡罗式摄影法”的发明者。这一发明包含的正/负片摄影法和定影技术,奠定了其后几乎整个现代摄影负转正工艺流程的基础,直到电子成像技术出现。1840年,塔尔博特对他发明的摄影法进行改进,使用碘化银和显影液,更加缩短了曝光时间,影像牢固性也更佳。1841年,改进后的方法被确认,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塔尔博特(1800-1877)打开的门,1845年用卡罗摄影术拍的一个部长肖像的负片及印片(部长),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阿切尔“火棉胶湿板摄影法”,1851年,英国雕刻家FS阿切尔发明了用火棉代替蛋清作为粘合剂的方法,把曝光时间从几分钟一下子缩短到几十秒,但必须使用湿板拍照,因此,被称作“湿板法”。湿板的发明和使用,是摄影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使摄影真正地普及。,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FS阿切尔,肖像:1854年法国人像摄影家纳达尔用湿版摄影术拍摄的妇女肖像,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阿切尔“火棉胶湿板摄影法”,19世纪40年代,芬顿放弃法律专业,决心当一名画家,相继师从皇家学院的查尔斯卢西和巴黎浪漫主义画家保尔德拉罗什门下。1851年,芬顿再度做出重大抉择,从绘画转向摄影。1852年他就成了俄国克里姆林宫雇用的第一位摄影师,1853年又得到大不列颠博物馆的邀请拍摄一批写实照片。他主持创建了皇家摄影协会的前身“摄影协会”。,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罗杰芬顿在1855年用湿板法拍摄的克里米亚的战争场景,罗杰芬顿的摄影车,他在酷暑中用湿版摄影术拍照,3个月后带回360块玻璃底片。,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马克多斯“干板法”,1871年英国人马多克斯研制出可以使光敏银盐附着的新明胶乳剂,用来代替火棉胶乳剂制成玻璃干版。到1879年,摄影者已经不再动手配制和涂布乳剂,而是可以在商店中买到制好的,装在盒子里随时可用的干板了。干板摄影法的优点是:拍摄出的照片影纹清晰,层次丰富;感光度高,在室外阳光下,可以手持拍摄,不必再用三脚架;拍摄后,可以在任何时候冲洗,或请人代洗;干板可以在商店里买到,不必再亲自配制,而且质量也更好。,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伊斯曼“胶卷的问世”,1889年,美国24岁的银行记帐员兼业余摄影爱好者乔治伊思曼创建的伊思曼(柯达)公司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胶片。1930年,柯达公司发现赛璐珞片片基和硝酸纤维片基很容易着火,于是又将片基改为醋酸纤维。1936年,阿克发公司生产出彩色反转片。1942年,柯达公司生产出自己冲洗的彩色照片。摄影逐渐发展起来。,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世界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伊斯曼当年是纽约曼彻斯特银行职员,业余摄影爱好者,他改进了照相铜版的制造方法。,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伊斯曼“胶卷的问世”,柯达I型相机:内装可拍100张的胶片,只有125秒的速度,但轻巧、简便,拍完后送回工厂显影、印相和重装底片,伊斯曼提出的口号是“你只需要按快门,其余的事情我们来做”。这对摄影的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伟大的发明名家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伊斯曼制造的柯达胶卷发明电影,电影便成为35毫米软片的鼻祖。,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发展:佳能“全数字静态数码照相机”,随着计算机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1986年,佳能公司推出38万像素的全数字静态数码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术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前期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处理、存储、传播都体现出革命性的变化。,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WLZL5:数码相机起源到现在发展史:,第二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一个摄影师总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擅长应用摄影、纪实摄影、商业摄影、艺术摄影,能面面俱到是很难的。同时,摄影师在创作时总会受到某种艺术风格、流派和美学思想的影响,这会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风格和分类。,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用途,摄影作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单纯以摄影技术为主的摄影,比如对资料进行翻拍,还有刑事侦查技术摄影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主的。人像、风光和静物摄影属于艺术摄影范畴,艺术摄影与作者个人的观念相关。在商业领域有人像和婚纱摄影、商品信息摄影、广告摄影等,这类摄影讲究以摄影的技法来美化画面。在传播领域主要有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这类摄影注重画面的信息量。,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画意摄影,雷兰德(英国,1813-1875)拍摄的人生的两种道路。画面的主题一位老人正教诲身边的两个年轻人该怎么走上正确的人生道理。为了创作这副作品,雷兰德用了30多幅底片合在一起。画面在光线、人物造型和布局上很有绘画效果。,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画意摄影,消失是罗宾逊代表作,拍摄于1858年。这幅作品由五张底片组成,以表现一个少女弥留之际悲怆情景的摄影名作。,第三节,WLZL6:他眼中的东方女子,美到只一看眼就永远:,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自然主义摄影,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高雅艺术摄影的衰落,写实风格的画意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开始出现。自然主义摄影随艺术上的自然主义思潮出现,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彼得埃默森,1889年著有自然主义摄影一书,在其著作中,彼得埃默森阐述了自然主义摄影的理论体系:摄影应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摄影艺术可以由自然环境中的自然题材,通过取景、构图、用光和选择调焦的直接记录来实现;焦点视觉理论,即人眼视场的中间部分是清晰的,而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为达到人眼的视觉再现,则焦点不必完全准确。在不破坏拍摄对象的结构和形象的前提下,对焦可以有适当的模糊和变化。埃默森自然主义摄影代表作有收获、采睡莲、拉纤。,收获,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自然主义摄影,采睡莲,拉纤,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纯粹摄影,月升,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发挥摄影本身的特质和性能,把他从绘画的影响中解脱出来,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追求摄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丰富的影调层次、微妙的光影变化、纯净的黑白影调、细致的纹理表现、精确的形象刻画。,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纪实风格摄影,所谓的纪实摄影我的理解就是记录下生活社会中的真实事件大概也就是这种的摄影作品但是也要从构图和用光上面去考虑纪实摄影的主要东西就是它的灵魂石在于它的涵义一张有内涵的照片有故事的照片肯定会脱颖而出的,纺织女童工,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纪实风格摄影,中国九江的街头行当英国的约翰.汤姆森可以说是“以整个社会为主题”进行拍摄的先驱。在中国期间,汤姆森行程达5000英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与许多西方旅行家不同,汤姆森不仅迷恋中国的锦绣河山、城市风光,更关注这个文明古国的人民生活、风土人情、地方物产和生活劳动。他将镜头对准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中国九江的街头行当这幅照片,在有限的空间里,将四种正在街头摆摊儿的行当摄入镜头,留下了行将消逝的影像。照片中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姿态都生动自然,每个人都忙着自己的生意,没有意识到相机的存在,显现出纪实摄影的魅力。,他用了五年的时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并于1873年出版了作品集中国和她的人民。,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纪实风格摄影,WLZL7:中国人的一天:,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现代风格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探寻人类内心世界,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现代风格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探寻人类内心世界,曼雷是超现实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唯一的达达主义奠基人,实验派摄影师,他总在不断地革新摄影技术和观念。曼雷早期的作品以绘画及拼贴为主,不过他在帮其他艺术家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发展出用摄影来进行创作的倾向。1921年,曼雷来到巴黎,正式以摄影为谋生工具,同时也开始他最重要的人像作品系列。这改变了曼雷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同时也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现代风格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探寻人类内心世界,超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创作者自身的想象力,创作超现实的形象,把梦境、幻觉、潜意识作为创意的源泉,寻找超越现实的途径,从而使作品更具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心灵上的震撼力。这种手法,给予创作者极大的创造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任意翱翔,成了盛满各种视觉语言的锦囊,使得各种复杂、隐晦、微妙的感觉和意念得以准确的表达。所以,受到创意摄影者的广泛采用,并形成潮流。“回顾历史,从新艺术运动时期起,人们已开始运用各种超出自然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图形巧妙并创造性地重新组合。”,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现代风格摄影,主观主义摄影:人格化、个性化的摄影,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的风格:现代风格摄影,抽象主义摄影:随心所欲表现想象和个性,第三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艺术与摄影技术的关系,摄影艺术创作虽然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但是要创作出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有特色的摄影艺术作品,仍需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深入生活,探索深刻的主题,选择鲜明的题材,揭示生活的典型形象,并寻求符合主题和题材的独特的造型形式。摄影创作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技术是摄影艺术的基础。摄影艺术是摄影技术的升华。,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可能是世上最乏味的图像。好照片是技术和艺术的成功合成。安德烈斯法宁格,Keywords,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艺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根据创作构思,通过拍摄相片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皮特亚当斯,Keywords,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艺术与摄影者,1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直按父亲想法生活的法罕喜欢野生摄影2WLZL8:小学体育老师的手机摄影作品,美到让世界充满了爱!:,photoappreciation,(一)为自己寻找一个符合自己具体条件的恰当方式(二)形成一个可以表现自己特色的艺术风格,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一)具体深刻思想内容的主题。,希特勒最后的献礼德国诺德豪森集中营摄于1945年,好照片起码要显示出主题是什么-我们称之为第一原则-并且确保让观赏者也能一目了然。这是你拍摄幅照片时必须树立的一个基本目标。对于真正的杰作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它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的主题,还要能表现普遍性的主题。这个目标虽然难达到,但正是这一点使杰作区别于佳作。最起码你应该在每次拍摄时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以争取成为佳作。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表现主题的主体。,通常,为了表现主题,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趣味中心。这个被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东西或者一群人或一组事物。在勒内伯里拍的这幅照片里,趣味中心显然是那头仰着头的小牛犊。画面上虽然能看到很多牛犊,然而注意力全集中在这头小牛的注意力。别的牛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唯有这头小牛显得特别突出。,牛犊勒内伯里,你是怎么看的呢?这头小牛表现的是个性、纯真、还是好奇心?不论你怎样理解,主题就来自这一瞬间集中在这头小牛身上的不可转移的注意力。,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表现主题的主体。,印度饥民(美国伯克怀特)摄于1946年,白人和黑人分开的水池摄于1950年,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表现主题的主体。,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1993年凯文卡特,左侧的这幅画面是著名照片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画面里是一个苏丹女童挣扎在去救济站路上,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题,它们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中国最后的小脚老太太,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这幅照片确实很简单,但却有其动人之处,为什么?原因之一是这位削苹果的妇女的姿态。她看着我们,目光温和而开朗。原因之二是她的周围环境:她周围的景物能说明她是什么样的人和她一向是怎样生活的。原因之三是她周围的气氛:大树、空气和阳光都有力地强调了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平凡的。,削苹果的妇女,这张照片里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表现了一个普遍性的主题。这不只是一个正在削苹果的妇女,她代表着所有这一类型的妇女-她们勤劳、朴素、踏实、坚强、善良、健壮。,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喂,让我瞧瞧,孤骑,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扬场,树蛙的跳跃,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泛舟,树,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摄影要做减法。,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评价一幅优秀摄影作品的基本指导原则,(三)画面结构简洁明了:摄影要做减法。,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一)明确的主题,主题是摄影的灵魂、生命,摄影师在拍摄作品时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要向受众传达某种特定的观点,就是摄影的主题。一张图片以至一组图片要表达的思想,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拍摄中,要经常探问自己:该图片的主题是什么?要表达怎样的寓意思想?该如何通过复杂的技法来表达最为简单的摄影语言?,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一)明确的主题,陕西社火是摄影师自2008年2月至今计划到2016年拍摄的一组图片。陕西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其艰难的步伐,努力试图恢复着曾经的文明。每逢正月十五,骑在家人肩头或钻于成人裤裆处,观看令人兴奋的社火,是一年中企盼的最快乐时光。这时除了可以享受无所羁绊的自由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现实主义英雄情结可以借助社火的多样角色得以虚幻的延展。这组作品形式侧重挖掘参与社火群体较强的仪式感,内容侧重揭示人性本身的对仪式的依赖和崇拜。作品通过摄影的技术控制和视觉表达,实现了穿越时空的文化荒诞的发现以及对现实无奈的离间感。,摄影追求美感,摄影亦肩负责任。“摄影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同时还是对世界的一种评判:这包括记录历史、揭示现实、评价社会、思索人生”。,陕西社火,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一)明确的主题,动物与人类,城建与破坏,生存与毁灭?许多野生动物以各自的形态出现在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场景,他们温和而孤独,与这个世界彼此打量,却是如此无助。生存空间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时间思索后创作的一组作品,图片中,每一个角色都蕴含着对“自由”“生存”的向往,阐释人们赖以生存的日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颠覆人们惯有并依赖、妄自尊大的价值观。,生存空间,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一)明确的主题,在社会生活中,美与丑是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使用保鲜膜保存腐烂变质的东西,一种转变角度去发现美的方法,希望可以给人以启迪,让人们去正确看待这个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讲,“保鲜”不是永久的,蔬菜在保鲜膜的保护下可以延长色泽的新鲜,海鲜在保鲜膜的保护下可以不那么快的腐败。出生、存在、腐败是自然规律所使,不是外力所能改变的。自然的事物是最美的、最有内涵、最能引起人们驻足关注的。刻意的修饰、装潢、挽留不可能改变自然的进程,也不能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美好事物的向往。,保鲜,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二)适量的主体一般来说,鲜明的主题需要一个在画面上占重要位置的主体来阐述思想,从而更好地烘托出摄影的主题。,不适量的主体位置,适量的主体位置,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主体占画面很小的位置,近距离拍摄,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鲜明的对比,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用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高,对主体进行精确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使画面中的主线向含义中心集结,并用光斑加以强调,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位置,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三)瞬间的永恒,三亚日落美如画,日落,1908年,生于法国的著名摄影大家卡蒂埃布勒松在1952年出版的举世名作决定性瞬间中说到“所谓决定性瞬间就是事件进行中,恰好有一个瞬间,所有元素(人、地、物)均各得其所,并同时展现出特定内涵和意义”。瞬间捕捉的技巧,一是在拍摄时需要长期艰苦的等待;二是连续拍摄;三是提前固定焦距,并且应用较大的景深,让人物和周围景物全部清晰。,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四)距离的感受,展翅欲飞的鸽子,父亲,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罗布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五)想象的思维,大学门面,我们在探究艺术影像的“艺术的真实性水准”时,不能仅仅对“真实生活”进行的“真实模仿”,而是要加入摄影者更多的想象思维,才能再现创造摄影艺术所产生的艺术影像“逼真”的本源。故此,好的影像作品在变现语言上一定是抽象的。,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概述,摄影创作要点,(六)长期关注的主题,关中唐陵,只有当你的作品触及到有关人的社会历史本性和社会实践对人心理的积淀作用时,才能获得清晰的阐释。,第四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欣赏的要素,(1)构图(2)用光(3)影调(4)色彩(5)技术技巧(6)瞬间(7)角度(8)气氛,Keywords,(一)造型因素,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欣赏的要素,由于摄影家的生活阅历和世界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创作思想,在他们的整个作品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如在艺术领域中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分。在摄影中则有许多摄影流派。如:写实摄影、抽象摄影、画意摄影等。不同的流派可能遵从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二)表现方法,抽象摄影马可宾的自画像是用四重曝光的方法拍摄的,渔光曲(陈复礼摄)则带有浓重的中国画风格,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欣赏的要素,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摄影家通过审美创造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如果一幅画面没有表达出任何思想倾向或思想感情,那末大约就不能算是一幅艺术作品。苏联评论家瓦尔坦诺夫说过:“如果一幅照片只是反映了相机的作用,而没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的活动,那它也是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认为,摄影应当是一种应当是一种艺术创造的形式,这就意味着,照片上不仅可以看到记录的现实生活片断,而且还可以看到摄影者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这种“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幅摄影作品的主题。,(三)主题思想,稻子和稗(bai)子:作者借用自然中的两种植物,表达对生活中的两种人的看法:赞扬了脚踏实地、谦虚稳重的人;批评了那些趾高气扬,又腹中空空的人。,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作品分析方法,(一)解读画面的含义,(1)审视标题,抓住中心主题(2)结合画面,概括主题思想,(二)分析画面的构成形式与表现技巧,(1)构图技巧分析(2)用光技巧分析,(三)摄影作品的横向纵向分析比较,(1)同时期摄影师对相似题材的不同表达(横向比较)(2)摄影师创作风格的师承关系(纵向比较),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名作赏析:邓肯,如图是摄影史上一张经典的名作,爱德华斯泰肯的代表作之一。拍摄的是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当你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会有种屏住呼吸的感觉,你会觉得时间在这一刻停顿下来,她的裙摆像扇形一样展开,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随风飒飒而动,气势非凡,躯干的动作会让你觉得那种美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形容的。作品宣泄出被摄者的内心情感,成功地塑造出一位伟大的舞蹈家自由奔放的个性。,邓肯,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概述,摄影名作赏析:贝壳,如图是由美国纯粹摄影代表人物爱德华韦斯顿1927年拍摄的。两只贝壳套在一起宛如一体,造型优美流畅,几乎察觉不到拼接的痕迹。这种流畅和圆润有机的造型是韦斯顿的拿手好戏。画面上方贝壳的珠光形成的高光凸显了贝壳的质感。纯黑的影调让这种造型和质感非常纯粹,画面宁静而纯洁,光影与造型的完美组合,使贝壳有了生命的灵性。,贝壳,第五节,摄影的特性,摄影的风格和用途,摄影艺术与摄影者,摄影欣赏与分析,摄影的起源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