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doc_第1页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doc_第2页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doc_第3页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doc_第4页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教学目的:了解两性审美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批判传统的社会审美观念,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女性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女性形象的自我认知教学难点:两性审美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授课方式: 讲授为主,辅之以辩论引论 吉尔里波韦兹基在第三类女性中将女性分为三类:l 第一类是受歧视的女性,这类女性的魅力与她们的外表紧密相关。 l 第二类女性为受颂扬的女性,这类女性多为传统女性,即所谓的贤妻良母,家庭主妇。 l 第三类女性为“自主的女性”,她们产生于20世纪,是不受限制的女性,她们获得了与男性均等的机会,获得了自我支配权。第一类女性更加关注自身的外表,而第二类女性的价值已经融入了家庭之中,她们的价值通过家庭来实现,第三类女性便有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而到了现代社会,这几种价值观同时杂糅在女性的身上,使得现代女性无所适从。现代女性一方面追求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另一方仍然不能无视男性目光的审视。现代女性价值观的迷离导致了现代美容术的应运而生。 愈演愈烈的各式选美风潮以及无孔不入的怂恿女性改头换面再造自己形象的大小广告轰炸,使社会对女性身体美的苛求和女性自己对体重和外表的迷恋达到了极致。正如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说的,“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讨论与思考:u 人们的审美情结为什么偏偏对女性的体貌情有独钟?u 是什么力量驱使一些女性义无返顾地走上险象环生的身体再造之旅?一、解读“真实的女人、真实的美”真实的女人在哪里?许多心理研究显示:在看了时尚杂志以后,70%以上的妇女马上产生了沮丧、愧疚和羞耻感。在美国,有五百到一千万青春期少女和妇女苦于饮食紊乱,每天都有一半的妇女节食。 有必要重新创造一个美的定义,这个定义宽阔得足以把每个妇女、把你自己包括进去,如果它没有这么广阔,那它就不足以推动妇女的身心健康。“真正的女人,真正的美”工作坊:重在对妇女进行女性美的再教育,帮助妇女抛弃旧的自我形象和美的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新的观念。这个新观念的核心,正如“真实的女人”发起人在声明中所陈述的: 这一系列作品寻求揭示和颂扬妇女的不同的美。每一个妇女选择的姿态都密切地表达出她个人的生活经验。 在这个系列后面的梦想是:用艺术的力量挑战,挑战关于身体形象僵化的文化理想,挑战人们遵从这种理想的盲目性。这些被灌注了强有力生命的形象,它们的出现同时是邀请妇女和她们自己的美展开一场个人对话。 图片与诗文 凝视那些经历病痛劫难的身体,诗人写下最有感染力的生命礼赞:这是如火凤凰一般的新生之美,是妇女们非凡的生命力。二、审美文化所折射的性别关系1、宣扬身体美是女人的价值所在: “对一个女人来说,一个清楚的信息是:你长得什么样就说明了你是什么人” 传媒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界定在女性以美丽、温柔、依顺、性感得到男性的呵护和欣赏,将女性的价值定位在美丽的身体及其后隐藏的性器官。靓妃万人救斑大行动广告词:“美丽是女人幸福的源泉!斑斓面孔是否令你恐惧和绝望?难道就不能把可恶的斑点连根拔起,重塑我们的自信和美丽吗? 行动起来吧,快快参加靓妃万人救斑大行动的浩大队伍,把我们的美丽从黑斑手里夺回来!让靓妃带你走入新的生活。”许多女性,尤其是少女,以明星和模特为榜样,将身体的每一个微小部分都进行精心的加工。她们在打扮中逐渐异化为色情的符号,成为可供观赏的、没有主体性、没有智性、没有创造性的物品,从而失去了对自由的精神追求。l 为何男性的体貌不太被人看重?是因为社会没有对男性身体提出过多的要求,他们的价值展现是身体以外的东西:事业、成就、地位等。2、身体美被内化为女性极端的生活方式1)外在美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重要砝码,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一标准,要么丧失自信,要么不顾一切去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丰富的创造力,内在的个性,潜在的才能都被抽空了,只留下一个美丽的躯壳任世人评判。 )媒介给“好看”下的定义太窄,以至于我们当中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好看”的。所以,我们花费好多的时间和金钱改变自己的形象,甚至把自己的健康置于有毒物品的威胁之下。在女性如风中之烛左摇右摆的身躯中,人们窥到了商家的窃喜和充满着陈腐气味的病态的审美文化的狰狞。当妇女的体貌的改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变成一种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变成扑面而来的生存压力时,谁还能在这种环境中处之泰然?因此,必须改变让妇女为自己身体痴迷的文化。3、女性在审美文化中的地位英国著名学者蔼理斯说:“带着雄性动物打扮的意味,什么时候女性才开始打扮呢?是女性失去了地位、需要哀求男人和让男人看自己时。因此,两性中谁去打扮,关键在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即谁处在下风。”一个生活在不能坦然而自豪地接受自己的身体、体态、面容的社会中的女性,一个因为身体不够“完美”而被置于歧视境地的女性,一个把对抗自己的身体从而维持她对观看者的吸引力作为一生的挣扎的女性,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吗?l 西方对社会性别的研究发现把女性作为被观看者正是男性观看者的权力体现。“在一个男性被定义为强壮、主动、拥有注视的权力,而女性被定义为软弱、被动、被注视的社会中,让男性身体屈从于凝视的控制这当然是指男性的观看虽然并非不可能,但显然大有问题,因为这就表示女性化,亦即屈服于男性的权力之下。”三、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 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女性美是不能脱离女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样,男性美也不应脱离男性的自然属性,如果男女两性在审美观念中处于平等的地位,男女两性的外貌特征就应当对异性具有同样的吸引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男性往往凭借着他的才情、权势、地位和金钱占上风,与动物界雄性比雌性有着更加美丽的外观、是雄性向雌性炫耀相反(如孔雀、鸳鸯)。为什么在人类两性关系的进化中,却表现为男性对女性外貌的注意和女性向男性展示?可见,两性中谁去打扮,关键在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即谁处于下风。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文化把男女分割为互相对立的群体。在社会角色分工方面,是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观念的对立;在社会评价上是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对立;在审美层面则是与男才女貌、男刚女柔、女为悦己者容等男女两性气质的对立。这一系列的对立,使得女性必须尽心修饰自己,弱化内己的才智,并培养忍耐服从、温柔体贴的女性气质,才能得到男性的欣赏和喜爱。尤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美是以男性评判标准为审美标准。女性被动的审美地位是通过女性追求美的能动性来体现的,传统女性美标准的确定和巩固,不仅与男人对女人的控制有关,也与女性对男性的依赖有关。可见,建立在社会性别机制下的两性审美观念,不仅在不同性别间设定了截然不同的审美标准,影响女性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贬低了女性对于自己形象的自信,使女性的追求集中于服装、美容和修饰打扮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不平等的两性审美关系实际上是社会文化所建构:两性中谁去打扮,关键在于两性的社会地位,即谁处在下风。社会分工社会评价 审美层面 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观念的对立 男强女弱,男尊女卑,优劣褒贬的对立 “男才女貌”“男刚女柔”“女为悦己者容” l 20世纪70年代,英国文化批评家约翰伯格在观看的方式一书中提出审美传统中的“男性凝视”概念。他分析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裸体油画,可以看到这些油画把女性视为一种风景,而且把女性定为一种风景的标准和规定。看的人是男性,被看的人是女性。伯格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满足男性观看者的欲望。伯格还认为现代社会观看女性的基本模式仍然没有变化,女人的形象是用来讨好男人的。l 劳拉穆尔维指出,在“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女性作为形象,男人作为看的承担者,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其决定作用的是男人的眼光,它塑造女性的形体。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 不平等的审美地位对女性的影响l 过于注重女性“外在”的形象,而否定了女性身体“内在”的感觉,抹杀了个性。l 以男性的审美观来判断、要求自己,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而忽视了内在美的修炼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l 审美标准往往表现为对女性的束缚与限制。同时,审美观念的变迁使女性常常处于巨大的冲突之中。l 在某些审美文化中,女性被看作是一种财产,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病态文化的表征:1、男性中心文化不断渲染女性身体美的标准、意义及价值,单向度强调女性身体的价值,使女性被物化并落入美丽的陷阱。2、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控制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女性的价值观中,女性在审美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被强化。3、女性身体仍然是男性文化的消费对象,在男性的各种“注视”中,女性逐渐他者化、商品化。我们的突围:我们希望男女两性共同努力,从病态的审美文化中突围,共同塑造健康美丽的新女性形象:自然之美、健康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由之美。四、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两性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女性良好的审美观念。这种女性形象应当是由女性自我把握、自我选择的。 1树立现代女性良好的审美观念 现代女性拥有良好的审美心理,有效地进行审美实践养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既是女性个体完美人生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1)女性美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美感也受社会条件(阶级、民族、历史)制约,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风俗习惯条件之下,对美的评价标准会有不同,因而产生的美感也会不同。时代不同,审美标准和审美观念也不一样。女性审美心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女性自身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三纲五常”的枷锁所束缚,女性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是男性的附庸,她们把自己的魅力、机遇和自身价值完全寄托在主宰她们命运的男性身上。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审美观念也呈现出干变万化的态势,女性开始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女性的内心世界,倡导心目中理想女性自立、自强、自尊的人格,展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境遇。 (2)正确的女性美观念 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的统一。人的美包括外在美(生理美、修饰美)和内在美(风度气质美、精神心灵美)。 生理美是人体的自然美,主要由人的生理所决定;修饰美包括衣服的式样、发型、装饰美,这是在人体美的基础上经过自身修饰、自我加工而形成的美。适当地追求生理美与修饰美是女性心理的需要,增加女性容颜的魅力,使女性得到心理的满足感,有助于女性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心增强,有利于人际交往。女性对自身美感的欣赏所获得的心理体验,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但外在美贵在自然。女性光泽的发波、光滑而有弹性的皮肤、鲜润的脸色、健康的身体都是美的标志,也是女性魅力之所在。 风度气质美包括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精神心灵美是人体美的核心。孟子提出“充实之渭美”,人有了仁、义、礼、智等品德,才谓之“充实”,“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在孟子看来,美是有内容和形式的,这内容就是人的德,美的形式就是品德的直接表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有过这样精辟的话:“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的东西。”女性有持久吸引力的魅力是从精神美散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女性的魅力根源在内在精神世界,在女性美的塑造上,女性应把目光从形体美、服饰美深入到人的内在美,追求体现人格美的魅力。 (3)女性美观念的误区 女性美观念误区之一:重外在美而轻内在美。对女人来说,长得漂亮意味着更多的机遇,美貌的女性会受到异性的较高礼遇。穿衣打扮融进了女性许多微妙、复杂的情感与心理体验,对女人的心理、情感有很大影响。因此女性在审美中出现了重外在美而轻内在美的误区。她们常以别人的意见来确定自身的坐标,以“回头率”来评价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够力,常常被街头异性追逐的目光所陶醉,并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加强这种体验,肯定自身对异性的吸引力。 女性美观念误区之二:盲目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性,模仿心理也很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审美实践中。女性因为具有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审美中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审美模仿心理。人类对美的感受与体验有着共性的一面但由于阶级观念、民族习惯、文化教育、个人心理特点等因素,对客观事物的美的评价带有浓厚的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和个性,不顾本民族习惯和个人特点,盲目模仿,会弄巧成拙产生东施效颦的负效应。 女性美观念误区之三:标新立异。追时尚、赶时髦,过分的装饰、装扮,过于求怪、求异,以期“领导世界新潮流”,只会让人感到怪异,内心中却绝不会产生可爱、可亲的感觉。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世界上没有更美丽的衣裳,像结实的肌肉与新鲜的皮肤一样。” 女性美观念误区之四:女性文学艺术的媚俗、媚雅、媚自我。女性文学过于偏重边边角角、零零碎碎的小事堆积和意境渺渺、情思绵绵的描写,停留在审美对象的表面,缺乏对审美对象的社会意义理性内容的把握,意义不够深远,留世佳作不多。像上海宝贝这样的“宝贝”是不会流芳百世的。 2现代女性良好审美心理的培养 (1)根据女性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审美心理的培养 少女时期是女性一生的妙龄时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她们的感情丰富、强烈,她们的心境活泼愉快,她们的自我意识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她们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也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少女是女性良好审美心理的启蒙阶段,对周围事物要多看、多听、多触摸、多感觉,开阔眼界,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青年时期是女性一生发展中的美好阶段。她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达到成熟阶段。她们在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批判性与创造性方面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她们知识经验的丰富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她们的想像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她们情绪的丰富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情感日益丰富。情绪与情感是强烈的,同时又是不稳定的,再加之生活阅历浅,审美功力尚有欠缺,但她们比少女的意志行动的主动性与原则性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她们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性格特征基本形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青年人追求美更甚于追求私利。”这一阶段是女性良好审美心理养成和提高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 中年女性思维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经验逐步丰富,理解力与判断力水平比较高;有比较强的同情心,意志比较坚强。她们的审美水平成熟而趋于稳定,但由于更年期情绪不稳定的变化也会使审美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要注意自身良好审美心理的巩固和提高,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才会满面春光、青春常驻。 老年女性阅历深,经验丰富,思维的深刻性保持较高水平,审美心理已经定型。 (2)培养敏锐的感知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