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_第1页
2020年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_第2页
2020年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_第3页
2020年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_第4页
2020年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析心灵第三层面的生理基础论文 三层面的广泛显现,但就人自身的研究而言,由于它处于无意识领域,人们似乎无从着手,因而对其生理基础的探索历来属于哲学与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虔诚的宗教信徒普遍认为灵魂为神明所赋予,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至于它活动的主要场所,或认为在颅腔,或认为在心脏,有的还认为在脐下的“方寸”之间。 我们这里以“心灵”指称人的精神系统,认为第三层面是这一系统的根基与活动的枢纽,旨在探寻它先天的生理依据。由于人脑是精神活动的主要器官,所以本文将着重考察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 在远古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普遍认为心脏是精神的器官。埃及人以普塔赫神为宇宙的设计师和一切造物的安排者,认为他创造了眼睛的视力、耳朵的听力、鼻子的呼吸能力,为的是要它们给“心”传递消息。印度、中国和希腊人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依据现有的文献,真正以人脑为灵魂之所的观念出现于公元前6 世纪的古希腊医师阿尔克莽,他通过经验观察和外科手术得出这一结论。 后来希波克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等都采用了这种新观念,唯独亚里士多德仍坚持“心脏中心”说,认为大脑只是调节血液温度的器官。其实,在印度和中国也曾发现了大脑与精神的关联,只是没有形成主流意见而已。如黄帝内经素问一方面断定心脏为“君主之官”,“神明”之舍,另一方面又称“头者,精明之府”。在西方,由于自古希腊以后“大脑中心”论一直占据优势,所以相关的研究连绵不断,近代与重视观察、实验的科学精神相结合,更率先形成专注于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的脑科学。 不过在19 世纪以前,心理学长期从属于哲学,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可谓是现代脑科学研究的前驱者之一。在情志论( 或译论灵魂的激情) 中,笛卡尔开首就表达了对古人留下的与情志相关的科学遗产如此之少且不可靠的失望,决心另辟蹊径进行探讨。 他采用的方法是严格区分身体和心灵,将“身体”界定为所有我们在自己身上体验到、在完全无生命的物体上也可看到的东西,而所有那些在我们身上无法归于身体的东西就是心灵。身体犹如一台精致的机器,心灵或灵魂则是神的先天赋予,身、心二元不容混淆。不过二者可以相互作用,身体通过动物精神,心灵通过意志在大脑的某一特定位置交汇,于是形成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或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统一。他注意到,人的观念一方面身体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灵魂的天赋观念,如自我、上帝、完善、无限、几何公理之类在方法论的第四部分,笛卡尔正是以“我思”之“我”对完善性的趋向论证上帝存在的必然。 二 在现代脑科学家中,与笛卡尔的观点最为接近的也许要算澳大利亚著名神经生理学家、1963 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克尔斯。他反对现代哲学界流行的一种所谓“科学导向”的心物等同论,因为这种理论没有给人类的自由留下任何空间,严重低估了人自身的奥秘,认为它是“科学还原主义”,因此坚持笛卡尔倡导的身心二元论。借助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他试图解决笛卡尔遗留下来的两个基本问题: 人类是否果真具有自由意志? 位于非广延性的欧几里德几何学的一点中的灵魂如何能推动具有广延性的大脑和身体? 在艾克尔斯看来,随着现代神经科学的进展,二者都有可能予以合理的解释。关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问题,当代神经科学的相关实验成果似乎给予了证实。例如20 世纪60 -70 年代之交,Kornhuber 和Deeck 精确记录了受试者作一简单的随意运动( 如想象照自己的意愿逐个活动手指) 开始前两秒钟的电位变化,显示被试者大脑中的运动皮层区的负电位缓慢升高,一般在动作开始前850 毫秒时出现。艾克尔斯据此认为,当意愿带来一种运动时,“自我意识精神”( SelfConscious Mind) 就“在皮层的广阔范围上细微而缓慢地起作用”。 1980 年后,对正常人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PET) 研究时又普遍表明,这种与自由意志相关的随意动作发生之前大脑中的“辅助运动区”( 位于大脑额叶内侧部、运动区的前方) 的活动就会增加。另外,有科学家在1988 年观察猴子进行自发运动的行为时,也检测到其辅助运动区里的神经元在自发运动的数秒前就开始运动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基于外界刺激的运动中,那些神经元要么不活动,要么只显示较微弱的活动; 而且,直接与运动执行有关的运动区神经元,仅在运动开始的数百毫秒前才开始活动,这说明辅助运动区神经元开始活动比运动区神经元早得多。 三 关于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诸问题,千百年来一直绵延着尖锐的对立意见。 古希腊时代尚未出现自由意志的概念。在希腊化时期,斯多葛派以为人在宇宙面前没有自由,只应当遵循和服从法则; 伊壁鸠鲁派则以为偶然性导致人的自由意志,个体有选择权。在 _的营垒中,自由意志成了根本问题之一。按照圣经的意旨,上帝创造了人,也给了人自由,所以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受到蛇的引诱时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奥古斯丁因而主张人有自由意志,人类的恶行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近代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则是决定论者,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当代心理学界倾向于决定论的占大多数,但坚持人有自由意志的立场也不乏其人。 在脑科学界,除了艾克尔斯之外,美国有两位著名科学家的观点值得注意,一位是斯佩里,另一位是麦克莱恩。斯佩里由于在裂脑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奖。在实验中,他发现被试者被切开联结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之后,因两眼所见到的图景不同而导致左右手产生相互拮抗的动作,似乎在同一个颅腔里活动着两个自由意志,而正常人总是自然而然地得到统一( 与笛卡尔的猜测相关) 。 因此他慨叹: “这一问题提醒我们,继意识之后,自由意志也许是人脑第二个最宝贵的属性。”斯佩里深知将自由意志列入未解决的问题会遭到大部分行为科学家的反对,因为在心理学界,“心灵”、“意识”和“本能”虽然先后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自由意志”仍然没有恢复名誉。应该承认,行为科学的每一进展,不管是精神病学家的休息处,微电极记录,脑的切开,还是食肉扁虫的游动,看来都只是加强了古老的猜测,即自由意志是一种幻想。关于脑和行为了解得越多,似乎就越显得是决定论的、有规律的和因果决定的。当然,除了思维定势之外,个人利害的考虑也许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因为如果同意行为在这方面是没有规律的,就会使行为科学家不成其为科学家,会迫使他们也许只好改行,同占星家协会签订合约了。 四 笛卡尔和艾克尔斯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探寻意识活动、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根据,麦克莱恩的研究更多关注无意识的基本行为模式的由来。他们的研究都在力图探明人类无论是认识还是实践活动都有着先天的深层的根据,即支撑这些活动的心灵第三层面。如果我们忽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犹如只看到精神之树的枝叶而不见其根本。此外,三者都关涉自由意志问题。我们将自由意志的活动理解为自己决定自己、基于内在的先天律令的自由选择在这种意义上,动物也应该有意志的自由,否则它就不可能有游戏,甚至会发生一只驴子处在同样距离的两堆干草之间由于不知如何选择而被活活饿死的情形。 1950 年,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在其名著实验心理学史修订版中新增了“脑的机能”一章,概述了19 世纪70 年代到20 世纪40 年代末关于脑机能的研究,并由衷地嗟叹其发展的缓慢。近几十年来,尽管科学界在不懈努力,且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迄今为止,人类对自己大脑( 广义) 的认知可能还处在介于“黑箱”与“灰箱”之间的状态。笔者管见,即使脑科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无从完全揭开人类灵魂之谜,因为仅凭科学仪器不可能精确测定非物质的精神活动,更何况精神现象未必只发生于大脑。有鉴于此,哲学现象学的考察在这一领域可能永远都是必要的。这里我们不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具有推测性质的意见,以供后来者参考。 最后,在人脑中,“志”从根本上说可能滋生于脑干( 爬行动物脑) 部分,因而较之发生在新皮质之“知”和发生于缘脑的“情”更为接近天地之道。艾克尔斯设想自由意志通过联络脑影响大脑皮质的活动,麦克莱恩的研究昭示人脑的这一层是意志的发源地。笛卡尔的现象学描述更是全面,他既从思维凝聚为一的趋向肯定灵魂的存在志恰好为心之所之且定于一; 又肯定无限、完善性等观念由理性的灵魂滋生解释为由志滋生也许更为贴切和明了; 他还指出使人高尚的心理缘由,“一部分在于他知道没有什么东西真正属于他,除了这种对自己意志的自由使用”,“一部分在于他自己身上有着坚定且恒常正确使用自由意志的决心。” 相对于人们称谓新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