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_第1页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_第2页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改进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崔 莉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第四节 第二课时 硝酸的性质。二、实验器材一支“T”型管、三支注射器、一根输液管(带调节器)、铁架台(带两个铁夹)、橡胶塞;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浓硝酸、蒸馏水、四氯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1这套装置利用“T”型管的结构特点,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操作简单。 2该装置可一次性完成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能清晰的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3符合实验设计的绿色化原则,试剂消耗量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实现了一套装置多种用途的目的。 装置简图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操作原理:倾斜“T”型管,控制铜丝与浓硝酸的反应;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与稀硝酸,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用液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便于观察现象。五、实验教学目标硝酸是氮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的性质贯穿了中学化学的始终,铜与硝酸的反应是高中阶段很常见的反应,但在人教版必修的102页,仅给出了化学方程式,未进行演示实验,主要原因在于:铜与硝酸(尤其是浓硝酸)反应不易控制反应速率,造成药品浪费;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NO和N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易被空气氧化,不易观察其颜色,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我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的装置更适合课堂教学,更易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绿色环保。六、实验教学内容本节课针对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创新改进,用一套装置一次性完成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对比观察反应现象(反应速率、反应后溶液的颜色、生成NO和NO2的颜色、NO的氧化过程),使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和认知。七、实验教学过程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注射器中密封一定量的气体,关闭输液管上的控制器,推动活塞,片刻后松开,活塞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证明气密性良好。2铜与浓硝酸的反应(1)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输液管上的控制器,倾斜“T”型管,在“T”型管中注入浓硝酸,并与铜丝发生反应。(2)待收集3mLNO2后,旋转“T”型管,使铜丝与浓硝酸分离,反应停止。(3)在“T”型管中观察铜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反应速率、溶液颜色、NO2气体的颜色)。3铜与稀硝酸的反应(1)用注射器在“T”型管中注入四氯化碳,并将铜丝完全覆盖。(2)在“T”型管中注入蒸馏水,同时将“T”型管中的气体全部排出,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3)关闭输液管上的控制器,旋转“T”型管,使铜丝与稀硝酸接触反应,并用注射器收集NO气体,观察反应现象(反应速率、溶液的颜色、NO气体的颜色),并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对比。(4)旋转“T”型管,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与稀硝酸,使反应停止,打开输液管上的控制器。4NO与O2的反应取下收集有NO气体的注射器并用一支空注射器替换。拉动活塞吸入空气,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5尾气处理在收集有NO气体的注射器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或将气体缓缓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使气体完全被吸收。6处理废液,清洗装置并复原装置。八、实验效果评价这套装置利用了“T”型管的结构特点做气体发生装置,并用四氯化碳隔离铜丝控制反应随时开始和停止,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在课堂演示中推广。需要注意的是:针筒、输液管、胶塞易被酸腐蚀,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