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5b.选修模块3-5(下)_第1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5b.选修模块3-5(下)_第2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5b.选修模块3-5(下)_第3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5b.选修模块3-5(下)_第4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5b.选修模块3-5(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35 b 节节 选修模块选修模块 35(下)(下) 1. 2014 年物理海南卷年物理海南卷 17模块 3-5 试题(12 分) (1) (4 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过程中,一定不同的是 A遏止电压 B饱和光电流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逸出功 (2) (8 分)一静止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一粒子及一新核,粒子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其运动轨迹是半径为 R 的圆。已知粒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新核的质量为 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小为 c。求衰变前原子核的质量。 【答案】 (1)ACD (4 分。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3 分,选对 3 个给 4 分:有选错的不给这 4 分) (2) Mmc )qBR( )mM( 2 2 2 1 【解析】(2)设衰变产生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v,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qvB 2 设衰变后新核的速度大小为 V,衰变前后动量守恒,有 mvMV 0 设衰变前原子核质量为 M0,衰变前后能量守恒,有 22222 0 2 1 2 1 mvmcMVMccM 解得 2 )( 1)( 2 2 0 Mmc qBR mMM 2.2014 年理综福建卷年理综福建卷 30物理-选修 3-5 (1)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表示射线, 表示射线 B表示射线,表示射线 C表示射线,表示射线 D表示射线,表示射线 答案:C 解析:由于不带电,在电场中不偏转,不是射线,A 错;射线带负电,在电磁场中应该偏 转,和不是射线而是射线,BD 错;射线带正电,它在电场中向负极板偏转,在磁场中的 偏转情况由左手定则可知表示射线,表示射线,选项 C 正确。 (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 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 分的卫星质量为 m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 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 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 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 v1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v0- v2B v0+ v2 C 2 1 2 0 v m m v D)vv( m m v 20 1 2 0 答案: D 解析:火箭和卫星组成的系统在分离时,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有: 2211021 vmvmv )mm( 解得)vv( m m vv 20 1 2 01 故选项 D 正确,A、B、C 错误。 3.2013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 卷卷 35. 物理选修 3-5 (15 分) (1)(6 分)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P+X+n 式中 P 代表质子,n 代表中子,X 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 X 的质子数 为,中子数为。 (2)(9 分)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 A 和 B,两者相距为 d。现给 A 一初速度,使 A 与 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 d。已知两木块与桌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 的质量为 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A 的初速度的大小。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发生核反应的方程 1271 1130 b a pAlXn v2v0 v1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1271 1130 解得质子数 a=14,质量数 b=27,则中子数 c=b-a=13 (2)设在发生碰撞前的瞬间,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 B 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在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22 2 12 111 (2 ) 222 mvmvm v(1) 12 2mvmvmv(2) 式中,以碰撞前木块 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1)(2)式得 2 1 2 v v (3) 设碰撞后 A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d1和 d2,由动能定理得 2 11 1 2 mgdmv(4) 2 22 1 (2 )(2 ) 2 m gdm v(5) 按题意有 12 ddd(6) 设 A 的初速度为 v0,由动能定理得 22 0 11 22 mgdmvmv(7) 联立(2)(7)式,得 0 28 5 vgd(8) 4.2013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I 卷卷 35物理选修 3-5(15 分) (1) (5 分)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 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 C铯原子核( 133 55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208 82Pb)的结合能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答案:ABC 解析: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也等于将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所需要 的最小能量,A正确;重核的比结合能比中等核小,因此重核衰变时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 之和小球原来重核的结合能,B 项正确;原子核的结合能是该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核子数的乘积, 虽然銫原子核( 133 55Cs)的比结合能稍大于铅原子核( 208 82Pb)的比结合能,但銫原子核( 133 55Cs)的核子 数比铅原子核( 208 82Pb)的核子数少得多,因此其结合能小,C 项正确;比结合能越大,要将原子核 分解成核子平均需要的能量越大,因此原子核越稳定,D错;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 所对应的能最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E 错。中等难度。 (2) (10 分)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 m 的物块 A、B、C。B 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 (弹簧左侧的挡板质最不计)。设 A 以速度 v0朝 B 运动,压缩弹簧;当 A、B 速度相等时,B与 C 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 B 和 C 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 A开始压缩弹簧直 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 ()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 解:()从 A 压缩弹簧到 A 与 B 具有相同速度 1 v时,对 A、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得 01 2mmvv 此时 B与 C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 2 v,损失的机械能为 E。对 B、C 组 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12 2mmvv ABC v0 22 12 11 (2 ) 22 mEm vv 联立式得 2 0 1 16 Emv ()由式可知 21 vv,A 将继续压缩弹簧,直至 A、B、C 三者速度相同,设此速度为 3 v,此时 弹簧被压缩至最短,其弹性势能为 P E。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03 3mmvv p EvmEmv 2 3 2 0 )3( 2 1 2 1 联立式得 2 P0 13 48 Emv 5.2013 年重庆卷年重庆卷 11 【选修 34】 (1) (6 分)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 6m,且这 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4m、6m和 8mB6m、8m和 12m C4m、6m和 12mD4m、8m 和 12m (2) (6 分)利用半圆柱形玻璃,可减小激光束的发散 程度。在如图所示的光路中,A 为激光的出射点,O 为 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AO 过半圆顶点。若某条从 A 点发出的与 AO 成角的光线,以入射角 i 入射到半圆 弧上,出射光线平行于 AO,求此玻璃的折射率。 答: (1)C (2) 解析: (1)由或或,解得4,6,12 (2) 6.2013年江苏卷年江苏卷12.C. 选修3-5(12 分) (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也相等. i OA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总能量 (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题12C-1 图所 示. 电子处在n =3 轨道上比处在n =5 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He+处在n =4 的激发态时,由于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条. (3)如题12C-2 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 航员A和B的质量分别为80kg和100 kg, 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 度为0. 1 m/ s. A 将B向空间站方向轻推 后,A 的速度变为0. 2 m/ s,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答案:(1)C (2)近 6 (3) vB=0.02m/s离开空间站方向 解析:(1)根据 h p 可知动量相等,故 A、B、D 错,C 对。 (2)量子数越大,轨道越远,电子处在 n=3 轨道上比处在 n=5 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要近 ;处在 n=4 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6 2 4 C条。 (3)根据动量守恒 0 () ABAABB mm Vm vm v解得 vB=0.02m/s离开空间站方向 7.2013 年山东卷年山东卷 38、 (8 分) 【物理选修 35】 (1)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在,当温度达到 108K 时,可以发生 “氦燃烧”。 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BeHe 8 4 4 2 _。 Be 8 4 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s106 . 2 16 。一定质量的Be 8 4 经s108 . 7 16 后所剩Be 8 4 占开始时的_。 答案:He 4 2 或; 8 1 或 12.5%。 解析:半衰期计算公式: t mm 2 1 0 ;m 为剩余质量;m0为原有质量;t为衰变时间;为半衰 3 1 6 -2.18 -3.40 -13.6 E(eVn 4 0 -1.51 5 -6.04 2 -54.4 题12C-1图 He+ 题 12C-2 图 期, 8 1 2 1 2 1 2 1 3 106 . 2 108 . 7 0 16 16 t m m 。 8.2013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17模块 3-5 试题(12 分) (1) (4 分)原子核232 90 Th 具有天然放射性,它经过若干次衰变和衰变后会变成新的原子核。下 列原子核中,有三种是232 90 Th 衰变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它们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3 分.选对 3 个得 4 分;每选错 I 个扣 2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204 82 PbB203 82 PbC210 84 PoD224 88 RaE226 88 Ra 答:ACD 解析:发生衰变是放出He 4 2 ,发生衰变是放出电子e 0 1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每发生 一次衰变质量数减少 4,电荷数减少 2,每发生一次衰变质量数不变化,电荷数增加 1,由质量 数的变化可确定衰变的次数(必须是整数) ,进而可知衰变的次数。逐一判断可知 ACD 符合要 求。 (2) (8 分)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 A、B 和 C,它们 具有相同的质量,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始时,三个物块均静 止,先让 A以一定速度与 B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又一起与 C 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前后 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 答:3 解析:设三个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均为 m;A 与 B碰撞前 A 的速度为 v,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 v1;A、B 与 C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 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 v )mm(mv 2 v )mmm(mv 设第一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E1,第二次碰撞中动能的损失为E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 2 1 2 2 1 2 1 Ev )mm(mv 2 2 2 2 1 2 1 2 1 Ev )mmm(v )mm( ABC 联立式,解得 3 2 1 E E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 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 C,滑块 B 置于 A 的左端。三 者质量分别为 mA=2kg、mB=1kg、mC=2kg。开始时 C 静止,A、B 一起以 v0=5m/s 的速度匀速向右 运动,A 与 C 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 C 向右 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 再次达到共同速 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 C碰撞。求 A 与 C 发生碰撞后瞬间 A的速度大小。 答案:2m/s 解析:因碰撞时间极短,A 与 C 碰撞的过程动量守恒,设碰撞后瞬间 A 的速度为 vA,C 的速度为 vc,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cvc A 与 B 在摩擦力作用下达到共同速度,设共同速度为 vA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A+mBv0=(mA+mB)vAB A 与 B 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 C 碰撞,应满足 vAB=vC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vA=2m/s 9.2013 年福建卷年福建卷 30物理选修 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在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 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_。 (填选图下方的字母) 答: C (2)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 M(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 v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 m 的炽热气体。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 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A B C D A 0 m v M B 0 M v m C 0 M v Mm D 0 m v Mm 答:D 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 0 mvVmM, 得 0 v mM m V 10. 2012 年理综新课标卷年理综新课标卷 35.物理选修 3-5 (1) (6 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 2 1H+ 3 1H 4 2He+x ,式 中 x 是某种粒子。已知: 2 1H、 3 1H、 4 2He和粒子 x 的质量分别为 2.0141u、3.0161u、4.0026u 和 1.0087u;1u=931.5MeV/c2,c 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 x 是 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 MeV(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答案: n 1 0(或中子) , 17.6 解析:由质量守恒,电荷数守恒得, 粒子 x 为中子,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 x 的电荷数为 0,质量 数为(2+3-4)=1,可知 x为中子。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 u.u.u.u.u.mmmmm nHe HH 0189000871002640161301412 3 1 2 1 MeV617.V17.60535MeMeV593101890 2 .u.mcE (2) (9 分)如图,小球 a、b 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 O。让球 a 静 止下垂,将球 b 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 b,两球碰后粘在 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 60。忽略空气阻 力,求 (i)两球 a、b 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 b 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答案12 , 2 2 1 解析: (i)(1)设 b 球的质量为 m,a 球的质量为 M,则对 b 球研究,由动能定理得: 0 2 1 2 mvmgl,glv2 a b O a、b 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 )(vmMmv a、b 整体向左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20 1 )( 2 1 0)60cos1 ()(vmMgmM glglv)60cos1 (2 0 1 联立解得:mMmglmMglm2)(2, 12 m M (ii)(2) a、b 碰撞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为: mM M mv mM m mvvmMmvE 2222 2 1 )1 ( 2 1 )( 2 1 2 1 1 2 22 2 12 ) 12( ) 12( 2 1 / ) 2 1 ( 22 mm m mM M mv mM M mv E E kb 11.2012年理综山东卷年理综山东卷 38 (8分) 【物理物理3-5】 (1)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 2 1 n E En,其中E1为基态能量。当氢原子由第4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 时,发出光子的频率为v1;若氢原子由第2能级跃迁到基态,发出光子的频率为v2,则 2 1 。 答:1/4 解析:根据跃迁公式 nm EEh,可得: 11 2 1 2 241 16 3 2 1 4 1 EEEEEh, 111 2 122 4 3 2 1 EEEEEh, 所以 4 1 2 1 。 (2)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3m、mB= mC=m,开始时B、C均静止, 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 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 撞前B的速度大小。 解析:设AB碰撞后,A的速度为,B与C碰撞前B的速度为,B与V碰撞后粘在一起的速度为,由动 量守恒定律得 v0 BC A 对A、B木块:mAv0= mAvA+ mBvB 对B、C木块:mBvB=( mB+ mC)v 由A与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知vA=v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0 5 6 vvB 12.2012 年物理江苏卷年物理江苏卷 12C. 选修 3-5 (12 分) (1)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 的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 正确的是_ c ba A a bc B b ca C a cb D (2)一个中子与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_. 该反 应放出的能量为 Q,则氘核的比结合能为_ (3)A、B 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 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 初动能分别为 EA、EB. 求 A、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和该金属的逸出功. 【答案】 (1)C (2)HHn 2 1 1 1 1 0 ; 2 Q (3)21EA2EB 【解析】 (1)根据 mn EE c hh ,能量和频率依次增大的顺序是:b、c、a,所以波长依次 增大的是 a、c、b。 (2)核反应过程遵循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因此HHn 2 1 1 1 1 0 ;比结合能即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 能量,两个核子结合放出 Q 的能量,比结合能为Q 2. (3)21EA2EB光子能量hv,动量 h p ,且 c v ,得 c p ,则 A p: B p2:1 A 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A=A-W0.同理 EB=B-W0. 2E2 1E1 a c b 3E3 解得 W0=EA-2EB 13.2012 年理综福建卷年理综福建卷 29. 物理-选修 3-5 (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 B.核聚变反应方程n 1 0 中,nHeHH 1 0 4 2 3 1 2 1 n 1 0 表示质子 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2)如图,质量为 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 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 m 的救生员站在船 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 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_。 (填选项前的字母) )(.D)(.C .B.A 0000 00 vv M m vvv M m v v M m vv M m v 【答案】 (1)D ; ( 2)A 【解析】 (1)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答案 A错;n 1 0 是中子而不是质子;答案 B 错;从光 电效应方程 逸 WhEK可知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而非正比函数关系所以 C 错;正确答案选 D. (2)由动量守恒可知mvMvvMm 10 , 解得小船的速度为)vv( M m vvx 00 ,答案 C 正确。 14.2012 年物理海南卷年物理海南卷 19模块 3-5 试题(12 分) (1) (4 分)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3 分,选对 3 个给 4 分;每选错 1 个扣 2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v0 B.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 C.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 D.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E.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 答: AD E (2) (8 分)一静止的U 238 92 核经衰变成为Th 234 90 ,释放出的总动能为 4.27MeV。问此衰变后Th 234 90 核的动能为多少 MeV(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解:据题意知,此衰变的衰变方程为HeThU 4 2 234 90 238 9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ThThv mvm 0 式中,m和 mTh分别为粒子和 Th 核的质量,v和 vTh分别为粒子和 Th 核的速度的大小,由题设 条件知 kThTh Evmvm 22 2 1 2 1 234 4 Th m m 式中 Ek=4.27MeV 是粒子与 Th 核的总动能。 由式得 k Th ThTh E mm m vm 2 2 1 衰变后Th 234 90 核的动能代入数据得MeV070 2 1 2 .vm ThTh 15.2011 年新课标版年新课标版 35物理选修 3-5 (15 分) (6 分)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 用波长为(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 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 e、c 和 h。 (2)(9 分)如图,ABC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 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 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 缩时用细线把 B和 C 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 B、 AB C C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 A 以初速 v0沿 B、C 的连线方向朝 B运动,与 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 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 C 与 A,B 分离,已知 C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 v0,求弹簧释 放的势能。 答: (1) 0 0 e hc ;(2) 2 0 3 1 mv 解析: (1)由 极限逸 hW和 c 得 0 c hW 逸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逸 W c hEk和UeEk得 0 0 e hc U截止 (2)设碰后 A、B 和 C 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 v,由动量守恒得 0 3mvmv 设 C 离开弹簧时,A、B 的速度大小为 v1,由动量守恒得 01 23mvmvmv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从细线断开到 C 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 0 2 1 2 2 1 )2( 2 1 )3( 2 1 mvvmEvm p 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2 0 3 1 mvEp 16.2011 年理综福建卷年理综福建卷 29. 物理选修 3-5(本题共有两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 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与 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 是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速度大小为 v 的 A 球与质量为 2m 静止的 B 球碰撞后,A 球的速 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 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_。 (题选项前的字母) A0.6vB0.4 vC0.3 vD 0.2 v O 0 Ekm 答: (1)D(2)A 【解析】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是 Ekm= hvW,结合图象易判断 D 正确。 (2)由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得 mv = 2mvBmvA,vA0,则 vB0.5v,故小于 0.5v 的值不可能有,A 正确。 17.2011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19模块 3-5 试题(12 分) (1) (4 分)2011年 3 月 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 污染物中含有 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 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 131I 和137Cs 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和_(填入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131I 和 137Cs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和_. AnBaX 1 0 731 651 BeXeX 0 1 311 452 CeBaX 0 1 731 653 DPXeX 1 1 311 454 (2) (8 分)一质量为 2m 的物体 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 ab 为粗糙的水 平面,长度为 L;bc 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 与 ab 和 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 一质量为 m的木块以大小为 v0的水平初速度从 a 点向左 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返回后在到达 a 点前与物体 P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 求 (i)木块在 ab 段受到的摩擦力 f; (ii)木块最后距 a 点的距离 s。 答: (1)B、C; 78;82;(2) L ghv ghv s 3 6 2 0 2 0 【解析】 (1)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以得出正确选项 B C, 131I 和137Cs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 别 78 和 82 (2) (i)设木块和物体 P 共同速度为 v,两物体从开始到第一次到达共同速度过程由动量和能量守 恒得:vmmmv)(2 0 v0 c P b a fLmghvmmmv 22 0 2 2 1 2 1 )( 由得: L )ghv(m f 3 3 2 0 (ii)木块返回与物体 P 第二次达到共同速度与第一次相同(动量守恒)全过程能量守恒得: )sL( fvmmmv22 2 1 2 1 22 0 )( 由得: L ghv ghv s 3 6 2 0 2 0 18.2011 年理综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