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中国传统古文化描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B.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2.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巨大。本草纲目“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则这种方法是()A. 分液B. 升华C. 萃取D. 蒸馏3. 中华好诗词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小颗粒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 “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伴随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的4.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与蒸馏原理有关的是()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C.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5.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糖类均有甜味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A. AB. BC. CD. D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B. 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C. “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经过5年数不清的失败,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B. 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C.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8.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B.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燃豆萁”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B.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碱剂不可能为烧碱C.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说明麻黄碱具有平喘功能,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D.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10.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许多化学方面的记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选项古代文献记载内容涉及原理A格物粗读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枝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氧气B本草经集注孔雀石碱式碳酸铜投入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该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其中只涉及该过程中涉及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D开宝本草硝石(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性质A. AB. BC. CD. D11.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2.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诗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该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 杜牧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此处的“烟”指固体小颗粒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 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B. 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D. 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1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漫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A. B. C. D. 15.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B. 黄白第十六中有“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涉及的反应为置换反应C. 西晋刘琨重赠卢谌中的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中包含有化学变化D.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16.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单质B. “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催化剂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小颗粒D. “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中所指的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1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18.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句分析正确的是( )A. 于谦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石灰的过程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单质状态存在C. 赵孟頫诗句“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灿烂美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 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指凋谢的花可以包裹植物的根,对植物有保护作用19.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目的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B鉴别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焰色反应C浸出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提取青蒿素中的纤维素D性质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机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A. AB. BC. CD. D2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描述内容分析错误的是()选项描述分析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涉及的操作是蒸馏C“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中含碘单质D“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浣衣发面,去垢”利用其水解显碱性去污A. AB. BC. CD. D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故A正确;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这两句大意是流水在冰层下发出低咽的声响,原来崎岖不平的沙路铺上厚厚的积雪显得很平坦,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形容的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故D错误。故选D。2.【答案】D【解析】解:由“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可知,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分离,为蒸馏法,与其它选项无关, 故选:D。由“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可知,利用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分离,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A烟雨是小水滴,是液态水,不是固体小颗粒,故A错误;B动物的毛皮、丝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即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C爆竹爆炸是会有光产生,所以爆竹燃放过程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C正确;D可燃物的燃烧是与氧气之间发生反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燃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A。4.【答案】A【解析】【分析】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本题考查了蒸馏原理的分析、古诗词标书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存在通过加热使沸点低的物质形成蒸汽的过程,与蒸馏原理有关,故A符合;B黄金的性质有,金是金黄色的,化学性质稳定,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砂里淘金过程中无蒸馏原理,故B不符合;C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与蒸馏无关,故C不符合;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开凿出的石灰石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与蒸馏无关,故D不符合;故选:A。5.【答案】D【解析】解:A剂钢为Fe的合金,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故A错误; 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为盐酸、硝酸的混合物,而HF酸与玻璃反应,故B错误; C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且有甜味的不一定为糖类物质,故C错误; D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时焰色反应不同,分别为紫色、黄色,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A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 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 C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 D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时焰色反应不同。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物质的鉴别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制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制漂白粉的原料:用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进而得到消石灰,用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得到漂白粉,因此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故B正确;C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所以BaCuSi4O10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4SiO2,故D正确;故选:A。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组成、性质及用途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解答】A钢是铁的合金,合金一般具有良好的切削性,故A正确;B制玻璃的原料:纯碱、石英砂、石灰石;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制漂白粉的原料:用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进而得到石灰乳,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得到漂白粉,因此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故B正确;C矾是各种金属(如铜、铁、锌)的硫酸盐,故C错误;D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所以BaCuSi4O10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4SiO2,故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解:A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A正确; B爆竹燃放的过程有新物质CO2,SO2等生产,属于化学变化,与氧气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C错误; D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 故选:C。A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存在单质金的矿石;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爆竹,爆竹的燃放是一种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这个“烟”实际上是水产生的雾气; D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基本知识,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部分,需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和记忆,题目难度不大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解释其用途,题目难度不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解答】A钢是铁的合金,合金一般具有良好的切削性,故A正确;B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腐蚀丝绸,所以要精炼丝绸不能选用烧碱,故B正确;C麻黄碱属于止咳平喘、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常常用于治疗气喘咳嗽,故C正确;D矾是各种金属(如铜、铁、锌)的硫酸盐,不是金属硫化物,故D错误。故选:D。10.【答案】B【解析】解:A成熟的水果会释放乙烯,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所以文中的“气”是指乙烯,故A错误; B含有铜离子的溶液能与Fe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该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绳锯木断属于物理变化,水滴石穿中饱含化学变化,存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C错误; D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煎炼得之主要利用蒸发结晶,此处不是利用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性质,故D错误; 故选:B。A成熟的水果会释放乙烯,乙烯具有催熟作用; B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D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提纯的方法是利用溶解后,蒸发结晶得到。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提纯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的情景设计较新颖,予化学知识于古文字中,注意古文的理解和化学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A“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这个“烟”实际上是水产生的雾气;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A错误;B“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B正确;C爆竹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A。12.【答案】B【解析】解:A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此处的“烟”指小液滴,不是固体小颗粒,故B错误;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故C正确;D“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B。A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B此处的“烟”指小液滴;C爆竹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D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解释其用途,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且延展性好,故A错误;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C正确;D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故选A。1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古诗句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故正确;烟在化学上是固体小颗粒,不一定是PM2.5的固体颗粒,故错误;“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错误;植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C。15.【答案】A【解析】解:A矾是各种金属(如铜、铁、锌)的硫酸盐,故A错误; B铁与硫酸铜反应是铁置换出铜,铜为红色,故B正确; C炼钢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变化,也包括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时: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所以BaCuSi4O10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4SiO2,故D正确; 故选:A。A矾是各种金属硫酸盐; B“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是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C炼钢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变化; D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组成、性质及用途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涉及合金、催化剂、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明确相关知识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夫遂”是古人用于日下取火的凹形青铜镜,属于合金,合金为混合物,故A错误;B“著作酒醴(甜酒),尔惟曲蘖(酒曲)”的“曲蘖”是反应催化剂,故B正确;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小颗粒,故C正确;D爆竹燃放过程是火药发生爆炸的过程,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D正确;故选A。17.【答案】B【解析】解:A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A正确;B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故B错误;C明矾的水溶液水解显酸性,能够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故能除去铜器上的铜锈,故C正确;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故D正确;故选:B。A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高粱中不含乙醇;C依据盐类水解的性质及应用解答;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物质水解的性质及应用、淀粉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古诗句为载体,考查物质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集及考点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招聘面试题解析
- 2025年玻璃熔化工中级面试题预测与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数学备考攻略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英语翻译硕士考试模拟试题及解析
- 2025年政府机关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题策略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高级技能测评试题集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甲骨文文字演变
- 2023年安徽师范大学医院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YY 0271.2-2009牙科水基水门汀第2部分:光固化水门汀
- GB/T 18341-202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 三查四定(含详细内容介绍)课件
- 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奖励台账
- oh卡牌理论-课件
- 合同工期管理台账
- 赏识你的学生
- 心衰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哲学导论(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