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寒潮标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贵州省寒潮标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贵州省寒潮标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贵州省寒潮标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贵州省寒潮标准》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 52/ XXXXX2019贵州省寒潮标准Grades of cold wave in Guizhou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9年11月5日)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 XXXXX2019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县寒潮强度等级24市(州)寒潮强度等级35全省寒潮强度等级3参考文献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气象台、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喜平、许丹、张东海、廖波、汪超、夏晓玲、唐延婧。引言寒潮是影响贵州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致灾严重等特点,常伴随降雪、冻雨、大风、雷电、冰雹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不仅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林业及畜牧业生产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目前,在贵州气象预报业务中采用的寒潮标准是GB/T 219872017,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背景,在预报业务中使用寒潮国家标准并不能充分反映冷空气的强弱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贵州春秋季遇强降温时,通常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可以超过8,日最低气温却高于4,但已对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可见冬季和春秋季通用一个寒潮标准,没有考虑气温的季节变化,不能满足寒潮天气服务的需求;同时,GB/T 219872017只制订了单站寒潮标准,仅能满足县级寒潮的监测、预报、服务,省、市(州)两级在做寒潮监测、预报、服务时没有标准,亟待制订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贵州分季节寒潮强度等级标准,使省、市(州)、县三级寒潮的监测、预报、评估等工作更规范、标准、科学、可操作,进一步提高决策气象服务及公众气象服务能力,本标准的制订是非常有必要的。4贵州省寒潮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的县寒潮强度等级、市(州)寒潮强度等级、全省寒潮强度等级。本标准适用于贵州行政区划内受强冷空气影响下的县级、市(州)级和省级寒潮的预报、监测和评估工作。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寒潮 cold wave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2.2国家气象观测站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国家获取基本气象观测资料的平台。国家气象观测站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分为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2.3日最低气温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观测的前一日20时(以北京时间计,下同)至当日20时或当日08时至次日08时之间的气温最低值。2.4日最高气温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观测的前一日20时至当日20时或当日08时至次日08时之间的气温最高值。2.524小时内降温幅度 decrease of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 24 hours未来24小时内的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与该日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之差。注: 该日日最低气温(或最高气温)为前一日20时至该日20时(或该日08时至次日08时)的最低气温(或最高气温)。2.648小时内降温幅度 decrease of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 48 hours未来48小时内的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与该日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之差。2.772小时内降温幅度 decrease of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 72 hours未来72小时内的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与该日日最低气温(或日最高气温)之差。2.8季节划分 division of season按照气象学划分,即3月-5月为春季,6月-8月为夏季,9月-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3 县寒潮强度等级3.1 划分原则根据受寒潮影响的某地,在一定时段内降温幅度和日最低气温为主要因素来划分。3.2 强度等级3.2.1 寒潮使某地的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2,而且使该地的冬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春秋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8)的冷空气活动。3.2.2 强寒潮使某地的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0,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2,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4,而且使该地的冬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2(春秋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6)的冷空气活动。3.2.3 特强寒潮使某地的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2,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4,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6,而且使该地的冬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春秋季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的冷空气活动。4 市(州)寒潮强度等级4.1 划分原则根据受影响市(州)内达到县寒潮强度标准的国家气象观测站站点数来划分。4.2 强度等级4.2.1 市(州)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六盘水市至少有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1的要求,其余市(州)至少有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1要求。4.2.2 市(州)强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六盘水市至少有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2的要求,其余市(州)至少有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2要求。4.2.3 市(州)特强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六盘水市至少有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3的要求,其余市(州)至少有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3要求。5 全省寒潮强度等级5.1 划分原则根据贵州省内达到县寒潮强度标准的国家气象观测站站点数来划分。5.2 强度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即全省寒潮、全省强寒潮、全省特强寒潮。5.3 全省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全省范围内至少有1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1要求。5.4 全省强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全省范围内至少有2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3.2.1要求,其中至少有1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3.2.2要求。5.5 全省特强寒潮在一次天气过程中,全省范围内至少有4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达到3.2.1要求,其中至少有1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满足本文件中3.2.3要求。参考文献1 贵州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手册.2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 GB/T 219872017 寒潮等级.4 GB/T 35226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6部分: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5 GB/T 35226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6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7 许丹,罗喜平.贵州省寒潮的气候特征及空间分布成因浅析.贵州气象,2017,41(5).8 王遵娅,丁一汇. 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