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_第1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_第2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_第3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_第4页
林地征占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项目名称: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拟使用林地项目建设单位:商洛华源实业有限公司业主性质:私营企业法人代表:贺学华项目性质:新建建设期限:建设期限2年,2012年7月2014年6月。林地使用年限:长期使用,拟使用年限70年以上。建设的目标:在商南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服务商南民众,为建设“安定和谐”的新商南做出积极贡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东岗村。建设内容: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商南县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市民互动场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宴会中心、KTV影城、健身会所、水疗会馆等,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在项目区南北两侧配套建设休闲绿地、运动场地,主入口处建设主题广场等。投资规模及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额为4919万元,其中土地费用206万元,工程费用4400万元,其他费用221万元,预备费92万元。所以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企业正常年份可实现经营收入2573.1万元,年上缴营业税及其附加141.5万元,企业所得税392.3万元,税后利润为1176.8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税后)为13.68%,投资回收期(税后)7.5年(不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项目实施后,能够促进商南县文化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项目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直接带动当地约130人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项目提出过程及前期准备情况:近年来,随着商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商南县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热爱文化、体育、游乐等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积极开展舞狮子、玩龙灯、看地方戏表演、开展篮球赛等各种文化活动。但目前商南县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KTV、电影院、健身房、水疗会馆这些早已经在大城市普及的文体休闲场所,在商南县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年轻人对这些娱乐方式的热衷心情得不到满足;缺乏规范、开阔的群众性活动场所,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商南县的城市接待水平也有待提高,相对上档次的酒店只有商南宾馆、秦东宾馆、海天金丝峡等少数的几家,并且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南县在深入实施的“五大带动战略”中,提出城市建设规划总体思路是“东扩南移西延北改”,给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商南县政府规划在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并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商洛华源实业公司,进行项目建设。2012年6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7月23日,商南县发展改革局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文对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备案。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程序向国土、城建、水利、林业、安监、电力、交通执法大队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动工建设。由于该项目位于城关镇集体林区,项目建设涉及使用林地,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使用林地,应当提供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为此,2012年7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该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1.2 拟使用林地概况拟使用林地位置:该项目使用的林地在行政区划上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境内,林地权属为集体,属东岗村所有。使用林地在空间分布上由一片林地组成,中心地理坐标(中国80坐标系统,下同)东经1105249.5,北纬333226.5。海拔高度在500550米之间。 图1 项目使用林地位置图 拟使用林地类型及面积情况:该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50.48亩)。按林地类型划分:防护林地面积0.763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6018公顷。拟使用林地按权属分布情况:该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全部为集体林地,林地所有权属城关镇东岗村所有,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后,所有林地落实到农户,但目前没有发放林权证,有县人民政府出据的林权证明。拟使用林地按用途类型情况: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全部为文化娱乐中心建设用地,包括主体建筑、绿地和休闲广场。建设单位使用林地情况:在外业勘察期间,没有发现建设单位有未经批复先占林地和未经批复采伐林木的情况,建设单位能够积极主动与商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了解办理使用林地的有关程序,委托有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并积极与林地所有者协商有关补偿事宜。拟使用林地林木采伐情况:该项目需要进行林木采伐,需要采伐林木蓄积18.9立方米,全部为林分蓄积。1.3 编制依据 1.3.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2月12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1.3.2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办法、文件(1)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号令);(2)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3)139号;(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4)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陕财办综(2003)19号;(5)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陕林字(2005)260号;(6)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2004年。1.3.3项目技术文件(1)商南县燕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2012年6月;(2)商南县发展改革局关于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备案的通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2012年7月23日;(3)商洛市商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09年5月。2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项目区概况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项目区概况2.1 项目背景随着商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也与日俱增。商南县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热爱文化、体育、游乐等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群众积极开展舞狮子、玩龙灯、看地方戏表演、开展篮球赛等各种活动。但目前商南县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比如KTV、电影院、健身房、水疗会馆这些早已经在大城市普及的文体休闲场所,在商南县的发展还较为缓慢,年轻人对这些娱乐方式的热衷心情得不到满足;缺乏规范、开阔的群众性活动场所,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商南县的城市接待水平也有待提高,相对上档次的酒店只有商南宾馆、秦东宾馆、海天金丝峡等少数的几家,并且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商南县在深入实施的“五大带动战略”中,提出城市建设规划总体思路是“东扩南移西延北改”,给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商南县政府规划在县城北部燕子沟建设文化娱乐中心项目,并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商洛华源实业公司,进行项目建设。2012年6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7月23日,商南县发展改革局以商南发改备案2012)39号文对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备案。并要求建设单位按程序向国土、城建、水利、林业、安监、电力、交通执法大队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力争早日动工建设。该项目前期准备基本就绪,亟待开工建设,由于该项目位于集体林区,涉及使用林地,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使用林地,应当提供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为此,2012年7月,商洛华源实业公司委托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编制该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我院接受委托后,组织了3名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掌握了项目区生态环境、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基本情况,查清了项目拟使用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并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和内容,分析了项目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及有关专题报告和图件等,提出了使用林地可行性结论。2.2 地理位置商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陕西东南门户,是出豫入陕第一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区。坐标介于东经11024-11101之间,北纬3306-3344之间。北依蟒岭与河南省卢氏县接壤,南障郧西大梁与湖北省郧县、郧西县为邻,东界界牌与河南省西峡县相望,西至冀家湾与本省丹凤县毗连。南北长72公里,东西宽58公里,国土总面积公顷。距离商洛市108公里,距离西安市、南阳市、十堰市均不到2个小时的路程,是西安市第二生活区。区域内312国道、沪陕高速、西南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的辐射区。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商南县城北部县河左岸,距城区中心距离1.5公里,属城市规划区。2.3 自然概况2.3.1地形地貌商南是一块结构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山区县。全县地势南部和北部较高,东南部和中部较低。丹江自西向东横贯县中部,将全县分为丹南、丹北两部分。丹北是蟒岭和流岭山地的延伸部分,岩性以石英片岩、石英岩为主,山势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体浑圆,岗恋起伏,西界公路以南地区,河谷开阔。丹南是新开岭山地,岩性以结晶灰岩、板岩、千枚岩、石英片岩、大理石岩、变砂岩为主,山势西、东走向,山势陡峭,河谷深切,多溶洞山泉。丹江两岸及其支流,包括县河、滔河、清油河、黑漆河等流域两侧的滩地、山前冲积扇,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属于河谷川道地貌。商南境内山峰耸立,谷岭相间,有千米以上高峰411座,最高点玉皇尖海拔2057.9米,最低点梳洗楼丹江河谷海拔216.4米。全县河谷川原面积占6%,低山丘陵面积占71%,中山面积占23%。2.3.2气候商南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时数1811.8小时,日照百分率45,太阳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为121.7千卡。年平均气温13.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40.5(1966年7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12.1(1977年1月30日)。无霜期245天。10积温4406.2。均年降水量803.2毫米。7月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等。2.3.3土壤项目区地势垂直高差变化较大,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土壤主要为黄棕壤、黄褐土,土层厚度一般2040厘米,腐殖质层约5厘米。土壤结构为团粒状,含沙量较高,透气性较好但保水性较差。林地质量等级主要为级。2.3.4森林资源概况商南县总土地面积.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6.9%;非林地面积30409.1公顷,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1%。全县活立木总蓄积384.1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36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1%,林木绿化率71.9%。全县林地资源中,乔木林面积.5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3.2%,竹林面积9.4公顷;疏林地面积2097.0公顷,占1.0%;灌木林地面积38613.5公顷,占19.2%;未成林地面积为17723.9公顷,占8.8%;苗圃地面积22.7公顷;宜林地面积为15624.9公顷,占7.8%。项目所在的城关镇总面积16195.6公顷,林地面积为13607.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1.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2%。在林地中,有林地9974.1公顷,疏林地133.1公顷,灌木林地1255.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261.6公顷,宜林地面积962.5公顷(以上数据来源于商洛市商南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2009年)。2.3.5野生动物资源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麓土石山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境内野生动物区系复杂,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据资料记载达278种之多,其中兽类主要有:金钱豹、青羊、林麝、大灵猫、水獭、狐狸、鬃羊、猪獾、果子狸、野猪、猞猁、青鹿、麂、剌猥、大灵猫、野兔、狗獾、狼等;鸟类主要有:长尾雉、金鸡、草鹭、大白鹭、白琵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松雀鹰、燕隼、灰鹤等100余种。天然鱼类有100余种,包括了汉江鲤鱼、大鲵、甲鱼等珍贵品种。项目区地处秦岭低山区,区内以植被以栎类林和天然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油松、侧柏、等人工林纯林,林相较差,森林覆盖率较低,因此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常见的兽类主要有野猪、草兔等3种,鸟类主要有麻雀、环颈雉、喜鹊等1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2种。2.3.6野生植物资源商南县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218科2000余种。木本植物有712种,其中乔木316种,灌木314种,藤本82种。按区系划分可分为亚热带阔叶常绿、针叶林以及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阔叶常绿乔木树种(组)主要有香樟、大叶楠、桢楠、山楠、石楠、乌冈栎、铁橡树、青橿、小青冈、尖叶栎、岩栎、油桐、柑橘、棕榈等。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组)主要有栎类、杨类、榆树、楸树、核桃、栓皮栎、漆树、柿树、泡桐、板栗、臭椿、桑等。针叶林树种(组)主要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柏类等。根据地貌和植被分布特征,全县可划分为三个植被带,北部中山松、栎林带,树种(组)以油松、华山松、栎类为主,纯林少,以油松、栎类混交为主;中部低山丘陵油桐、刺槐和松类林带,优势树种(组)有马尾松、杉木、油松、栎类、刺槐、侧柏、油桐、漆树、桑、茶、果树等;南部中山松、栎带,优势树种(组)有马尾松、杉木、栎类、油桐、棕榈、乌柏等。珍贵树种有:七叶树、珙桐、鹅掌楸、连香树、枫香树、黄杨、水青树、红豆杉、银杏等。灌木树种有黄栌、马桑、卫矛、胡颓子、胡枝子、山荆子、悬钩子、木姜子、忍冬等。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白茅、蕨类植物等。项目工程区地处集体林区,植被以天然栎类林和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油松、侧柏等,植被种类较少。使用林地范围及周边500米范围内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侧柏、刺槐、杨树、辽东栎、盐肤木、阔杂,除辽东栎、刺槐、阔杂呈小块状分布外,其他树种为零星分布。灌木树种有马桑、牛筋条、胡枝子、黄栌、忍冬、蔷薇等。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蕨类、白茅等。2.3.7矿产资源商南县境内矿藏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资源32种,其中金属矿12种,非金属矿20种。主要矿藏有铬、镁橄榄石、金红石、钾钠长石、水晶、铜、铁等,其中镁橄榄石、金红石、钾钠长石、水晶蕴藏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价值较高。2.3.8景观风貌及旅游资源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麓,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境内沟壑纵横,林木葱茏,山泉清澈,自然环境优越,旅游景点众多,尤其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闻名省内外。境内有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的金丝大峡谷,有水面宽阔气势磅礴的丹江,有风景秀丽林海茫茫的玉皇山省级森林公园,上苍坊森林公园,莲花岩瀑布,任家沟生态休闲园,泉茗生态观光园等一批著名景点。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形成了众多人文景观,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秦楚分解墙遗址、古老的历史建筑、古石刻、闯王寨等都散发着幽幽古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特别以最近几年开发的商南金丝大峡谷森林公园为最优。该公园位于陕西省商南县东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县城60公里。园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金丝峡景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生态中国贡献奖、中国王牌景区和中国最美十大峡谷等20多项殊荣。金丝大峡谷森林公园以雄伟险峻的山体和茂密的森林为基础,以优美绚丽的水景为特色,以幽深曲折的峡谷为主体,以分明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内涵殊深的道教文化为补充,是游人文化观光、科普教育、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森林旅游、科学考察、探险寻幽的理想去处。任家沟生态休闲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4 社会经济情况全县辖16个乡镇164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2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4万人。有耕地35.61万亩,人均1.5亩。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29.61亿元,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3元(数据来源于2011年商南县政府工作报告)。商南县资源丰富。盛产花生、茶叶、芝麻、油桐、板栗、生漆、猕猴桃、核桃等农林特产,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金丝峡、商南茶两大品牌享誉省内外。商南县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境内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境内有G40沪陕高速,312国道,西南铁路,丹江水道横贯东西,商郧路、黄郭路、商卢路纵横南北,“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实现了乡乡通路、村村通路。西北电网覆盖全县,村村通电。程控电话、全球移动通讯和有线电视遍布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全县有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共185所,有职教职工2327名。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人。电视通村率达到100.0%,人口覆盖率达100.0%。第三章 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第三章 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根据我院与商洛华源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的编制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协议书要求,2012年7月7日8日,我院组织了3名技术人员,在商南县林业局林政科、设计队及建设单位有关人员配合下,对该项目拟使用林地的范围、地类、权属、林种、优势树种、组成树种、林木株数、蓄积、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进行了面调查,共区划调查林地小班3个,调查面积3.3653公顷(50.48亩);设置标准地2块,野生动物调查样线1条。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和协议书的要求,于2012年8月完成了可行性报告编制,为项目建设单位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了该项目使用林地各种基础数据。3.1 区划方法本次区划调查深度采用森林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深度,技术标准主要执行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陕西省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调查设计细则中的技术标准。区划时,在确定的使用林地范围内,采用现地实测定位、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和对坡目视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区划,将各块林地分地类勾绘在1:10000的地形图上,以工程区为单位,对各个地块由北到南,由左到右按顺序进行编号,调查区划时充分利用了项目区近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进行地类边界区划,保证了区划精度。3.2 小班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权属调查、立地条件调查、植被调查等。权属调查:以林地所有单位提供的林业部门发放的林权证为依据,未发放林权证的林地由乡镇林业站及相邻单位人员现场确定。立地因子调查:主要调查土壤,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植被调查:乔木林主要调查起源、林种、优势树种(组)、面积、龄组等;灌木林地主要调查灌木和草本种类、高度、盖度。3.3 蓄积量调查拟使用林地面积较小的小班蓄积量采用每木检尺进行实测。面积较大的林分蓄积调查,采用在调查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标准地的方法进行调查。标准地面积至少占调查总面积的10%。通过对标准地内的林木分别树种进行每木检尺,林木起测直径为5厘米(灌木树种和藤本植物不检尺),然后根据每木检尺记录结果套查秦岭林区东部分树种一元材积表,来计算每个标准地各个组成树种的蓄积量及每公顷蓄积量。每个林分类型通过多个标准地计算出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来推算调查区(小班)的林分蓄积量,最后汇总计算出项目区蓄积量。同时调查标准地内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林龄、林组及标准地立地因子。蓄积量单位为立方米,保留1位小数。3.4 面积量算面积量算时充分利用了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将地形图、工程总平面图、外业调查手图,通过空间配准后进行叠加处理,使所有的图形资料处于同一个投影带上的同一坐标位置,勾绘出图斑界线,然后通过计算机拓扑技术自动求算每个小班面积(面积求算采用高斯3度带投影,中央经线111度),面积求算在理论上没有误差,之后按统计单位,分地类进行汇总,得到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3.5 其他项目调查3.5.1 野生动物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采用现地样带(线)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及查阅以往资料法等进行。样带(线)法:在进行林地调查过程中,结合行走路线布设野生动物调查样带(线),记录调查过程遇见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活动痕迹。访问调查法:在调查中访问当地居民、林业站职工,了解项目区及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查阅以往资料法:查阅过往野生动物调查资料,主要参考(1998年2000年)项目所在地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普查的成果、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等。3.5.2 野生植物调查野生植物调查采用现地调查及参阅资料法。项目区域的野生植物资源情况,主要参考项目区所在地林业区划、县志中林业志部分、秦岭植物志、及当地有关野生植物专项调查成果资料。工程区的野生植物采取现地调查方法进行。3.5.3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采用复核调查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等有关标准,利用项目区林业部门的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成果资料,确定项目区域是否存在已经建档的古树名木资源,然后在项目区进行现地调查和访问调查,如在调查中发现档案中遗漏的古树名木,按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的有关要求进行补充完善。3.6 内业资料整理及图件编绘在室内对外业调查的资料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资料齐全无误后,进入报表统计、图件编绘和编写可行性报告阶段。图件采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编绘,面积求算采用坐标解析法(投影方式:高斯3度带投影,中央经线111度)。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为依据,采用1:10000地形图为底图,以现地调查因子为依据编绘成使用林地现状图、总平面布置图等。使用林地现状图在1:10000地形图基础上自动绘制1: 5000,在图面上勾绘出地类界线,小班自动注记,有林地注记(小班号面积/地类林种),其他林地注记(小班号面积/地类)。以2007年11月27日接收的法国spot5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成为正射影像图,以此为底图制作出1:10000项目区卫星遥感影像图。3.7 调查结果3.7.1 拟使用林地现状(1)拟使用林地位置该项目使用的林地在行政区划上属陕西省商南县城关镇管辖,林地位于现有林地权属为集体,属东岗村所有。使用林地在空间分布上由一片林地组成,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05249.5,北纬333226.5。海拔高度在500550米之间。(2)建设单位使用林地情况经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了解,没有发现建设单位有未经批复先占林地和未经批复采伐林木的情况,建设单位能够积极主动与商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了解办理使用林地的有关程序,并积极与林地所有者协商有关补偿事宜。(3)拟使用林地类型及面积情况该项目拟使用林地3.3653公顷。按林地类型划分:防护林地面积0.763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6018公顷。(4)拟使用林地按权属分布情况该项目拟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全部为集体林地,林地所有权分属城关镇东岗村所有,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后,所有林地落实到农户,但目前没有发放林权证,有县人民政府出据的林权证明。(5)拟使用林地中有林地及林种情况在拟使用的林地中,有林地面积0.763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69%。全部为防护林地。(6)拟使用林地林木蓄积情况该项目拟使用林地3.3563公顷,需要采伐林木蓄积18.9立方米,全部为林分蓄积。(7)拟使用林地按用途类型划分情况项目使用林地3.3563公顷,全部为文化娱乐中心建设用地。(8)拟使用林地中林分情况在拟使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0.7635公顷,全部为乔木林。按起源统计:天然林面积0.4203公顷,人工林面积0.3432公顷。按龄组统计:幼龄林面积0.3432公顷,中龄林面积0.4203公顷。(9)林分树种组成情况经调查,拟使用林地中构成林分的优势树种(组)只有2种,为油松和栎类。其中油松面积0.3432公顷,林木没有达到起测径阶,没有蓄积;栎类面积0.4203公顷,蓄积量18.9立方米。3.7.2拟使用林地的三项费用拟使用林地三项费用包括森林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和林木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属政府基金,其收费标准按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陕财办综200319号)中的标准执行。林地补偿费和林木补偿费参照商南县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有关补偿标准计算。经计算,该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3.3653公顷,其中防护林地1.3546公顷,灌木林地2.0107公顷。拟使用林地在行政区划上位于商南县城关镇管辖,涉及东岗村,林地权属全部为集体林。拟使用林地三项费用总额53.89万元,其中林地补偿及安置费25.24万元(含管理费1.26万元),林木补偿费14.73万元(含管理费0.74万元),植被恢复费13.92万元。3.7.3 野生动物资源拟建项目位于商南县县城北部低山区,属于集体林区,工程区距城区较近,交通方便,周边人为活动较多。区内植被以天然栎类林、油松林和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刺槐、侧柏人工林纯林,因此大型兽类较少,小型兽类和鸟类较多。常见的兽类主要有野猪、草兔等3种,鸟类主要有麻雀、环颈雉、山斑鸠、杜鹃、喜鹊等12种,两栖爬行类有2种。工程区内及附近500米范围内没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和省重点保护动物。工程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如下:工程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序号中文名学名保护级别备注.两栖纲AMPHIBIA一.无尾目SALIENTIA(一)蟾蜍科Bufonidae1中华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爬行纲 REPTILIA一蛇目SERPENTIFORMES(一)游蛇科 Colubridae2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鸟纲 AVES一.鸡形目 GALLIFORMES(一)雉科 Phasianidae1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二.鸽形目 COLUMBIFORMES(二)鸠鸽科 Columbidae2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三.鹃形目 CUCULIFORMES(三)杜鹃科 Cuculidae3中杜鹃Cusulus saturatus4四声杜鹃C.micropterus四.鴷形目 PICIFORMES(四)啄木鸟科 Picidae5绿啄木鸟Picus canus guerini五.雀形目 PASSERIFORMES(五)鶺鸰科 Motacillidae6白鶺鸰Motacilla alba(六)椋鸟科 Sturnidae7灰椋鸟S.eineraceus(七)鸦科 Corvidae8灰喜鹊Cyanopica cyana9喜鹊Pica pica(八)鹟科 Muscicapidae10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11山噪鹛Garrulax davidi(九)文鸟科 Ploceidae12麻雀Passer montanua.哺乳纲 MAMMALIA一.兔形目 IAGOMORPHA(一)兔科 Leporidae1草兔Lepus capensis 三.啮齿目 RODENTIA(二)鼠科 Sciuridae2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四.偶蹄目 ARTIODACTYLA(三)猪科 Suidae3野猪Sus scrofa3.7.4野生植物资源项目工程区地处集体林区,植被以天然栎类林、人工油松林和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刺槐、杨树、侧柏人工林纯林,植被种类较少。使用林地范围及周边500米主要乔木树种有侧柏、油松、杨树、泡桐、辽东栎、盐肤木,除辽东栎、油松、杨树呈块状分布外,其他树种为零星分布。灌木树种有马桑、牛筋条、胡枝子、黄栌、忍冬、蔷薇等。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蕨类、白茅等,工程区内没有国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的植物和古树名木。工程区植物名录如下:工程区植物名录中文名学 名1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Franco2 油松P. tabuliformis3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4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5 青皮槭Acer cappadocicum Gled.6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7 泡桐P.fortunei(Seem)Hemsl8 香椿Toona sinensis9 杨树P. tomentosa10 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11 牛筋条Dichotomanthus tristaniaecarpa Kurz12 野樱桃Cerasus szechuanica(Batal.)Yet Li13 山柳Salix pseudotangii14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15 黄蔷薇R.hugonis Hemsl.16 胡颓子Epungens17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18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19 黄栌Cotinus coggygria第四章 拟使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第四章 拟使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4.1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森林的载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该项目建设将造成项目区损失林地3.3653公顷,损失森林面积0.7635公顷,损失森林蓄积18.9立方米,直接造成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减少,不可避免的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项目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主要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特点,以使用林地中轴线为基点,分别向四周延伸500米进行。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4.1.1对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尤其是使用有林地无疑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项目共需使用林地3.3653公顷,占商南县林地面积的0.015;拟使用森林面积0.7635公顷,占商南县森林面积的0.004;拟采伐林木蓄积18.9立方米,占商南县森林蓄积量的0.005;拟使用的林地和森林资源占商南县资源总量的比例很小。项目拟使用的林地面积占城关镇林地面积的0.21,其中使用的森林面积占城关镇森林面积的0.08,采伐的森林蓄积占城关镇森林蓄积0.0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对商南县整个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承载能力基本上没有影响。对城关镇有轻微的影响,但也在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尽管如此,还是要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使用林地获得行政许可后,一是尽快通过合理利用森林植被恢复费开展异地人工造林,增加有林地面积;二是对项目区及时进行绿化美化,恢复植被。采取上述措施来弥补项目使用林地带来的森林面积损失,确保当地森林面积动态平衡,消除项目建设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承载能力带来的轻微影响。4.1.2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生物量的影响主要包括:(1)项目使用林地后,原有林地上的植被消失,使得生物量减少。本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其中有林地0.7635公顷,灌木林地2.6018公顷,其上附着生物量将全部损失;(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和渣土运输将产生扬尘,使得工程区沿线周边植物生物量的年增长量减少。根据文献资料报道,当空气中含尘量达到180毫克/立方米时,将影响植物叶片气孔呼气和光合作用,使森林生物量生产减产510%。因此,项目区及运输道路两侧的森林生物量生产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降低其年生长量,但由于扬尘的影响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作业区周围及道路两侧2030米,所以不会产生区域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对原生地貌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加之扬尘、噪音等会使区域内林地生物量减少,工程区附近林地生产能力减弱,在项目建设没有绿化美化之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但只要尽快异地恢复森林植被,同时保证恢复的森林面积不低于使用林地面积,这种影响的变化幅度就很小,项目建设对林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程度处于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4.1.3对森林结构的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的林地将被长期使用,区内的植被将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构造物。原来的林地要出现一个块状的空矿地带,使森林群落的林缘效应增加,光辐射、温度、湿度、风等因素也相应发生变化,但由于项目所处区域属秦岭南部低山丘陵区,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的斑块化本身相对较重,因此,项目建设带来的片段化和林缘效应增加对森林结构的影响较轻。4.1.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长期以来,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协调的依存关系,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对其生存产生影响。项目建成后多种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环境被破坏或减少,破坏了栖息地的完整性,使栖息地分离,生物间的遗传品质降低。另外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机械的轰鸣及运输车辆增多,所产生的灰尘及机械排放的尾气会影响周边一定范围内植物的生长,使其生产能力减弱。但在工程区范围的植物主要有油松、侧柏、辽东栎、栓皮栎、刺槐、杨树、马桑、胡枝子、黄栌、忍冬、盐肤木、蔷薇等,这些都是当地的广泛分布种类,没有特殊的保护价值。使用的有林地为乔木树种多为油松、栎类、杨树、刺槐、侧柏等,人工栽培容易。除栎类外,其它树种在当地有大量人工林分布。因此,项目建设不会对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缺失。总之,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后,直接造成野生植物的总体数量减少,建设期和项目投入运行后将对项目区及周遍区域的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但项目区远离商南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加之项目工程区内没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所以项目建设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影响相对较小。4.2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经调查核实,项目建设地点属集体林区,距商南县城中心位置只有1.5公里,交通方便、人为活动较多。区内植被以天然栎类林和灌木林为主,间或分布有油松、侧柏、杨树、刺槐人工林纯林,因此动物种类相对较少,常见的兽类主要有野猪、草兔等3种,鸟类主要有麻雀、环颈雉、杜鹃、喜鹊等1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2种。工程区内及附近500米内没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和省重点保护动物。以上非重点保护动物种群数量较多,栖息地分布很广,因此,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区域不存在某种动物的特有生存环境,不会对其整体生存环境带来影响。同时,项目建成后,野生动物会因为噪声、大量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改变而远离工程建设的影响区域,但只要加强保护、严格管理,不会对野生动物的个体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使用林地资源,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缩小了野生动物活动空间,对项目建设前以此为栖息环境的部分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栖息区域和觅食范围产生一定影响,它们将不得不重新选择新的栖息地。但项目区域植被在大的尺度上具有相同生境,区域内有许多替代生境,动物比较容易找到栖息场所,所以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的范围较小,对动物保护不会造成大的影响。4.3 对景观风貌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景观风貌的主要影响是:项目建成后将形成裸露的边坡和人工构造物,这些可能与周围景观的不一定协调,甚至会与周围景观产生大的反差,但项目建成后,文化娱乐中心将与老城区将连成一片,成为商南县城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景观风貌的影响较小,随着边坡治理和项目区绿化和美化工程的结束和部分空旷地植被恢复,当地的景观风貌会更好。4.4 对环境质量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为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本项目的特点,主要进行项目建设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4.4.1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1)项目建设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项目建成可以改善当地文化娱乐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项目就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社会就业和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项目占地会使部分村民损失一定数量的林地,对村民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期间汽车的噪声、汽车尾气、扬尘等都会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度的不利影响,但这一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基本不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2)建项目工程区周边500米范围内没有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等不会带来影响。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改善城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城市品味。4.4.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工程区地处集体林区,植被以天然栎类林、人工油松林和天然灌木林为主,植被种类较少。使用林地范围及周边500米范围内主要乔木树种有油松、栎类、刺槐、阔杂、盐肤木等,除栎类呈大面积分布外,其他树种为小块状或零星分布。灌木树种有马桑、胡枝子、黄栌、忍冬、蔷薇等。草本植物有禾草、菊科类、莎草、蕨类、白茅等,工程区内没有国家和陕西省重点保护的植物和古树名木。工程区主要野生动物有麻雀、灰斑鸠、啄木鸟、喜鹊、环颈雉、灰椋鸟等鸟类,野猪、草兔、松鼠等兽类,项目建设对植物和生活于该区的动物及生境的影响较低。(2)本项目建设将造成植被不可逆转的受到损失,使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热量和水分生产力减少,但被破坏植被的生物量占项目区生物量比例较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轻微。(3)项目所在地区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商南县海拔较高的山区,工程区所在区域天然林较少,且为低质量的天然次生林,加之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相对项目区域来看较少,因此项目建设对天然林保护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4.4.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分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保障。森林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效能。据有关权威机构测算,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68倍。森林可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起到蓄存降水,补充地表和地下水、净化空气等作用。本项目使用林地3.3653公顷,尽管使用的林地和森林总量很小,但对森林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水、涵养水源及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有轻微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建设期,随着异地植被恢复任务的完成和项目区绿化美化任务完成,这种影响逐步减轻或消除。4.5 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林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林地面积减少和森林植被减少方面。森林植被可以采取异地恢复加以弥补,但林地的使用后不可逆转。但项目建成后能够改善区文化娱乐设施薄弱的现状,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项目建设后能促进当地居民就业,使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长期来看有利于森林保护。(1)该项目建成后,能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项目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当地居民就业提供大量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减轻农民生存对森林资源带来的压力,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2)项目建设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森林和林地,这些森林在该地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中占有一定地位,给林业产业带来了一些局部性的影响,但使用的面积占区域林地和森林总面积的比例很小,其影响程度轻微。同时,该项目使用林地手续办理后,当地林业部门将采取异地恢复措施来弥补使用林地带来的森林资源损失。同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区绿化,道路绿化和开挖面的边坡治理,将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五章 综合评价第五章 综合评价5.1 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商南县燕子沟文化娱乐中心建设项目,是当地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从改善当地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出发,进行的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是商南县政府为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需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的新机制而确定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基本就绪,亟待开工建设,因此项目使用林地十分必要和迫切。5.2 项目使用林地的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符合“中共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符合商南县“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已经由商南县发展改革局备案确认,具备建设条件。该项目位于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