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_第1页
发热患儿的护理_第2页
发热患儿的护理_第3页
发热患儿的护理_第4页
发热患儿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父母,你遇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是你的孩子发烧了。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是否有发烧,但是在判断婴儿的发烧时经常有两个误解。当母亲看到婴儿不正常时,她经常触摸孩子的前额和小手来判断孩子是否热。如果婴儿的皮肤是热的,母亲认为它是热的。误解2。一些母亲不用手摸孩子的头,而是用温度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当温度超过37时,他们认为孩子很热,然后匆忙带孩子去医院。发热的概念是指由于热源的作用,体温设定点向上移动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正常体温:腋温:3637,舌下温度:36.337.2,直肠温度:36.537.9。婴幼儿正常体温及测量方法;口腔温度:舌下放置3分钟:正常36.3 37.2,仅适用于能配合的较大婴儿。腋温:至少5分钟,正常36.0-37.4,适用于除休克、消瘦和外周循环衰竭以外的所有年龄的儿童。肛门温度:肛门表面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正常36.5-37.7,更准确,适合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儿童。耳温:耳温测量仪在外耳道使用20秒。发烧的原因是什么?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由消化道感染引起,如肠炎和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婴儿皮疹、猩红热等。也会引起发烧。6个月至3岁的儿童可能因体温 39的发热而出现热性惊厥,应注意儿童发热。发热对儿童身体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3%。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蛋白质分解和负氮平衡。低温期:中枢神经系统脱水影响兴奋性和婴儿高热易引起惊厥。发热对儿童身体、循环系统、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影响。消化系统交感兴奋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的影响。呼吸系统温度升高的影响酸性代谢物刺激呼吸中枢并加速呼吸。免疫系统的影响中度发热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判断发热程度,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烧(37.5 38)、中度发热(38.1 39)、高热(39.1 40)、超高热( 41)。发热类型,漏热:高烧持续数天或数周39。放松热:高烧在24小时内波动2。双峰热:高烧曲线在24小时内形成双峰间歇热:体温在数小时内突然上升至39,然后迅速降至正常,间隔1-3天。发热型、波热型:布鲁氏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等。退烧:高烧和非发烧期各持续几天。双相热:第一次发烧后的发烧,持续几天。不规则发热:流感、肺结核、败血症、风湿热。各年龄段、新生儿期儿童发热特点:非感染性发热多见,原因是低棕色脂肪、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大、新生儿体温调节中心发育不全,导致体温调节能力差。当发生严重感染时,体温通常不会上升。各年龄段儿童发热的特点是:婴幼儿期免疫力低,易感染疾病,发热早期症状,该年龄段儿童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动态平衡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热性惊厥,加之该年龄段儿童消化功能不良,易发生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导致体内津液不足。各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发热的特点:儿童在这一阶段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热性惊厥少见。儿童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可以配合治疗,所以由普通感染引起的发热很快就会降到发烧的儿童会伴有头痛、四肢疼痛、疲劳和其他症状。发热的阶段和特征、升温期、高热持续时间、退热期、特征:发热大于散热。表现:皮肤苍白、发冷、发冷和皮肤干燥。特点:产热和散热趋向于更高水平的平衡。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嘴唇和皮肤干燥。深呼吸,快速呼吸;心率增加;头痛、头晕、厌食、全身不适和虚弱。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出汗过多和体液流失,血压容易下降或休克。发热的治疗原则是许多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除了消除疾病的原因,治疗发烧本身应该根据疾病的情况和权衡利弊。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事实上,温度越高,温度越高。因此,孩子发烧时,第一时间松开孩子的衣服降温。同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温水洗浴,水温应略高于体温。但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再次感冒。注意补充营养、水分、维生素等。补充水分以避免脱水。确保足够的可消化食物,包括维生素。监测心血管功能以防止休克。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婴儿和2个月以上高烧儿童的首选退热药。每4 6小时服用一次。如小儿美林糖浆和小儿巴康宁滴剂。布洛芬:副作用小,适用于传染病引起的高烧,每6-8小时服用一次,如刺口服液。解热注射液、解热贴剂、解热镇痛药限用阿司匹林:世卫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患儿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其使用仅限于风湿热、幼年关节炎和川崎病患儿。尼美舒利:因为它确实会导致肝衰竭,许多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这种药物。糖皮质激素:不应滥用,因为它有免疫抑制作用。不恰当的使用会促进细菌或病毒的传播并加重疾病。除非有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或严重疾病。加强基础护理,让患者舒适休息:高烧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清洁舒适。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护肤: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和床单。注意事项,及时观察患者降温治疗后的反应,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应避免大量退热药物,以避免脱水和循环衰竭。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不应滥用。儿童热性惊厥的概念热性惊厥的病因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热性惊厥的护理什么是热性惊厥,也称为“热性惊厥”,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最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尤其是婴儿(6个月至3岁),男孩多于女孩。儿童热性惊厥是指当体温超过38.5时,由中枢兴奋性增加和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惊厥,是由儿童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引起的。儿童热性惊厥的原因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脑神经细胞分化不完全,抑制能力差,因此弱刺激也可引起大脑中强烈的兴奋和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惊厥。发病原因不仅是年龄因素,还有遗传因素。大约40-58%的儿童近亲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史。(热性惊厥)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颅外感染: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占60%。非传染性疾病导致(与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包括先发热,后惊厥。惊厥通常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当体温突然升高( 38.5)时,会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并伴有意识障碍。痉挛的程度与体温不成比例。发作期间,眼球固定不动地转动起来,斜视,头向后倾斜,下颚紧闭,全身或局部肌肉群强制性和阵挛性抽搐,意识丧失,严重的颈部僵硬,角弓紧张,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面色发绀,惊厥发作可从几秒钟到10分钟以上,可自行停止,反复发作可造成脑损伤,从而导致智力迟钝,个别儿童可发展为癫痫。热性惊厥患儿的急救与护理:我们必须争分夺秒,避免脑细胞损伤,影响智力发育。地西泮为首选:0.1 0.3毫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