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BIM的Revit装配式建筑设计实战,图书配套PPT,请加入QQ群参与讨论:,卫老师环艺教学实验室重磅力作,案例实战教学+同步视频教学,在低层、多层建筑中,楼梯的主要功能是垂直向交通。在高层建筑,楼梯的主要功能是人流的紧急疏散(因为高层建筑中,垂直向交通一般由电梯设备完成)。本例中采用国标图集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中JT-30-25型预制楼梯。其中JT指选用的是剪刀梯,30指层高为3米,25指楼梯间净宽为2500mm。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最好采用剪刀梯,因剪刀梯是一个梯段直接上楼,没有位于楼层中间的休息平台,施工方便一些。,第9章楼梯设计,9.1梯梁族的设计,与一般矩形截面梁不同,装配式建筑中的梯梁截面为样式,这样的几何形式是为了方便挂载梯段。与本书前面介绍的预制框架梁一样,梯梁也是采用叠合梁的形式,上部为后浇的混凝土、下部为预制的混凝土,二者叠合而成。,虽然梯梁与框架的截面形式不同,但是二者都属于“梁”,有者一些共性,如都需要支座作为着力点,都是线性构件等。因此本小节采用打开Revit软件提供的梁族,然后对其进行修改,改成本例中所需要的梯梁。,9.1.1梯梁族的几何形式,(1)选择族样板。双击桌面Revit图标,在弹出的AUTODESKREVIT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选项,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软件自带的“公制结构框架-梁和支撑.rfa”族文件,如图9.1所示,将启动Revit的项目绘图界面。,图9.1启动Revit,(2)进入立面图。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如图9.2所示,进入到右立面视图。,图9.2进入立面图,(3)关联参数。双击原有梁对象,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依次对图中参照平面进行标注,如图9.3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选择标注,选择菜单栏中的“尺寸标注”“创建参数”命令,在弹出的“参数属性”对话框中创建名称为b的族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4所示。由此将数字200与族参数b关联起来,如图9.5所示。同理,将数字300与族参数h关联起来,如图9.6所示。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图9.3标注参照平面,图9.4创建参数b,图9.5关联参数b,图9.6关联参数h,注意:族参数b为梁的宽度,族参数h为梁的高度。这与结构施工图中梁表的设置也是一样,请读者需注意区分。,(4)修改族参数。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族类型”命令,在弹出的“族类型”对话框中,设置b=210,h=37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参数修改,如图9.7所示。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沿着线,从左至右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8所示。,图9.7修改族参数,图9.8绘制参照平面,选择已经绘制好的参照平面,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向下复制出间距为80的一个参照平面,如图9.9所示。完成后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进行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如图9.10所示。,图9.9复制参照平面,图9.10标注参照平面,(5)生成预制梁。再次双击对象,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将边缘线由位置移动到位置(即向下方向移动80mm),如图9.11所示。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完成后如图9.12所示。,图9.11移动边缘,图9.12生成预制梁,注意:向下方向移动80mm后,就给位于叠合梁上方后浇混凝土构件留出了80mm的厚度。叠合梁预制部份的尺寸有不一样的情况,但后浇部份都是80mm。,(6)生成预制梁材质。选择预制梁,在“属性”面板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收藏夹”“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将其添加于“文档材质”中,并选择“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3所示。,图9.13生成预制梁材质,(7)生成现浇梁。选择预制梁,观察其属性(即“属性”面板中的“拉伸起点”与“拉伸终点”的数值),便于绘制现浇梁后相关参数设置,如图9.14所示。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拉伸”命令,在弹出的“工作平面”对话框中,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参照平面:(中心左/右)”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5所示。,注意:由于现浇梁与预制梁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现浇梁部分的“拉伸起点”与“拉伸终点”参数必须与预制梁部分相同,读者需仔细核对。,图9.14观察预制梁部分参数,图9.15设置工作平面,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选择“矩形”命令,沿着参照平面绘制现浇梁,如图9.16所示,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拉伸终点”为1250,“拉伸起点”为-1250,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收藏夹”“后浇砼”材质,将其添加于“文档材质”中,并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7所示。,图9.16绘制现浇梁,图9.17设置约束与材质,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如图9.18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现浇梁与预制梁,如图9.19所示。,图9.18绘制完成,图9.19三维视图,(8)生成梯段其余部分参照平面。双击预制梁,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220,从上至下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20所示。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与梁右侧面距离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完成后如图9.21所示。,图9.20绘制竖直参照平面,图9.21标注参照平面,操作Revit软件时,在族里面再插入族,就叫做“嵌套族”。本小节中介绍将前面制作好的几个金属预埋件、钢筋族插入到梯梁族中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如下。,9.1.2插入嵌套族,(1)插入嵌套族。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58所示,进入到参照标高视图。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附带的的“带锚固的M16螺栓.rfa”,“吊筋.rfa”,“抗剪键.rfa”三个族文件,如图9.59所示。,图9.59载入族,图9.58进入楼层平面,(2)绘制吊筋参照平面。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300,沿着梁的竖直边界,从上至下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60所示。完成后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参照平面与梁侧面距离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如图9.61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先选中参照平面及其标注,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另一侧的参照平面,如图9.62所示。,图9.62镜像参照平面,图9.60绘制参照平面,图9.61标注参照平面,(3)放置吊筋。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吊筋”“框梁吊筋”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如图9.63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左”选项,如图9.64所示,进入到右立面操作。,图9.63放置吊筋,图9.64选择参照平面,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中点,将其移动到梁的边界处,按Enter键,重复上一次命令,设置移动距离20,将吊筋由边界处移动到处,如图9.65。移动完吊筋后,图9.66所示。,图9.65移动吊筋,图9.66绘制完成吊筋,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先选中参照平面及其标注,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另一侧的参照平面如图9.67所示。,图9.67镜像吊筋,注意:此处对吊筋进行了二次移动(MV快捷键)。第一次移动与梁底对齐,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向上移动20mm。这是因为吊筋距离梁底20mm的距离,需要二次移动进行精确对位。,(4)放置抗剪键。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进入到右立面操作,如图9.68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抗剪键”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如图9.69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70所示。,图9.68进入右立面图,图9.70选择参照标高,图9.69放置抗剪键,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中放入的抗剪键,选择对称轴,生成了右侧正确位置的抗剪键,如图9.71所示。将在相反位置的抗剪键删除,如图9.72所示。再次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中梯梁右侧的抗剪键,选择梯梁中心参照平面为对称轴,生成了左侧抗剪键,如图9.73所示。,图9.73镜像左侧抗剪键,图9.71镜像抗剪键,图9.72一侧抗剪键放置完成,(5)对齐抗剪键。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梁的左侧边界,如图9.74所示,再选择左侧抗剪键边界,如图9.75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抗剪键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76所示,右侧抗剪键用同样方式对齐。,图9.74选择梁边界,图9.75选择抗剪键边界,图9.76锁定边界,(6)设置抗剪键材质。双击抗剪键,进入族编辑模式,在“属性”面板中单击“梁-预制砼”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后浇砼”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77所示。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族编辑器”“载入到项目中”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覆盖现有版本及其参数”选项,如图9.78所示。,图9.77选择抗剪键材质,图9.78将抗剪键载入项目,按F4键,可三维视图中观察插入完成的抗剪键,如图9.79所示。,图9.79抗剪键插入完成,(7)放置带锚固的M16螺栓。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80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带锚固的M16螺栓”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并与预留洞中心对齐,完成后如图9.81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进入到右立面,观察到螺栓的位置有偏差,如图9.82所示。,图9.80选择参照平面,图9.82观察螺栓,图9.81放置螺栓,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中放入的螺栓,将其沿竖直方向移动到预留洞底部,如图9.83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84所示。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选中放入的螺栓,将其复制到下一个预留洞中图9.85所示。,图9.83螺栓移动完成,图9.85复制螺栓,图9.84选择参照平面,选中放置完成的两个螺栓,按MM快捷键,发出“镜像”命令,选择梯梁中心参照平面为对称轴,生成了右侧螺栓,如图9.86所示。按F4键,可三维视图中观察插入完成的螺栓,如图9.87所示。,图9.86镜像螺栓,图9.87螺栓三维视图,9.2梯段族的设计,设有踏步以供楼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称为梯段,梯段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一个梯段又称为一跑。本例所选择的剪力梯,是一个楼梯间有二个梯段,且这二个梯段从剖面上看看一把相互咬合的剪刀,因此得名“剪刀梯”。,在Revit中没有专门的楼梯族样板可供选用,因此只能采用公制常规模型来设计梯段。在配套下载资源中提供了使用AutoCAD绘制的梯段截面的DWG文件,方便读者朋友学习楼梯的绘制。楼梯的具体尺寸可以参见国标图集15G367-1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9.2.1梯段族的几何形式,(1)选择族样板。双击桌面Revit图标,在弹出的AUTODESKREVIT对话框中选择“新建”选项,在弹出的“新族-选择样板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软件自带的“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模型.rfa”族文件,如图9.88所示,启动后如图9.89所示,这个矩形方框所在的面就是“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模型”的那个“面”,这个面就是基准对齐面。,图9.89基于面的基准面,图9.88新建族面板,(2)导入梯段CAD底图。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导入CAD”命令,在弹出的“导入CAD格式”对话框中选择“CAD文件”“梯段.dwg”文件,将“导入单位”设置为“毫米”,将定位设置为“自动-中心到中心”,单击“打开”按钮,导入底图,如图9.90所示。,图9.90插入CAD图,(3)对齐CAD图。选择导入的CAD图,按下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选择CAD图中端点点,移动到点,对齐后,放置CAD图,如图9.91所示。,图9.91移动CAD图,注意:上图中点所在标高为参照标高,即为建筑标高,在全例中,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的距离一般相差50mm,读者需注意分别。,(4)创建梯段主体部分。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拉伸”命令,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选择“拾取线”命令,按Tab键切换选择,一次性选择拾取梯段全部边界,如图9.92示,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拉伸终点”为1160,“拉伸起点”为0,如图9.93所示。,图9.93设置拉伸终点,图9.92拾取梯段,单击“”按钮,在弹出的“材料浏览器”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材质”“梁,预制混凝土”材质,右击“梁,预制混凝土”材质,选择“复制”命令,将其重命名为“梯段,预制混凝土”材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94所示。,图9.94复制生成梯段材质,单击按钮,退出“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如图9.95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现浇梁与预制梁,如图9.96所示。,图9.95梯段主体部分绘制完成,图9.96梯段主体部分绘制完成,(5)创建底部梯段连接段。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97所示,进入到平面视图。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65,沿着线,从下至上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再次设置“偏移量”为430,沿着线,从左至右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98所示。,图9.98绘制参照平面,图9.97进入平面视图,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拉伸”命令,进入“修改编辑拉伸”选项板,选择“矩形”绘制方式,沿着绘制完成的参照平面绘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拉伸终点”为-200,“拉伸起点”为0,如图9.99所示。单击按钮,并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梯段连接段,如图9.100所示。,图9.99绘制梯段连接段,图9.100底部梯段连接段绘制完成,(6)复制梯段连接段。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立面”“左视图”选项,进入到左视图,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从上至下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101所示,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将底部绘制完成的梯段连接段水平移动到参照平面位置,如图9.102所示。,图9.101绘制参照平面,图9.102复制梯段连接段,(7)对齐梯段连接段。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边界,再选择梯段连接段边界,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梯段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103所示。继续选择边界,再选择梯段连接段边界,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抗剪键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104所示。,图9.103对齐梯段连接段顶部边界,图9.104对齐梯段连接段底部边界,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立面”“前”选项,如图9.105所示,进入前视图操作。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参照平面,再选择梯段连接段边界,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梯段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106所示。,图9.105选择立面视图,图9.106对齐连接段顶部边界,继续选择参照平面,再选择梯段连接段边界,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抗剪键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107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顶部与底部的梯段连接段,如图9.108所示。,图9.107对齐连接段底部边界,图9.108三维视图,注意:底部梯梁连接段是用拉伸工具绘制的,不能直接用复制命令将其竖直移动到梯段顶部,此时可以用对齐命令,从而达到一样的移动效果。,(8)绘制梯段预留洞参照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前”选项,如图9.109所示,进入到前立面视图。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220,沿着线,从下至上绘制出一条竖直的参照平面,如图9.110所示。,图9.109选择左立面图,图9.110绘制参照平面,选择已经绘制好的参照平面,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向右复制出间距为770的一个参照平面,如图9.111所示。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两条参照平面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完成后如图9.112所示。,图9.111复制参照平面,图9.112标注参照平面,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100,沿着线,从左至右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113所示。按DI快捷键,发出“对齐尺寸标注”命令,对水平参照平面以及梯段边界进行对齐尺寸标注,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该尺寸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变化,完成后如图9.114所示。,图9.113绘制参照平面,图9.114标注参照平面,预制梯梁中,除了主体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外,还有一些金属预埋件。这些预埋件在前面已经制作完成了,此处只需要插入即可。具体操作如下。,9.2.2插入预埋件,(1)插入预埋件。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楼层平面”“参照标高”选项,如图9.126所示,进入到参照标高视图。在弹出的“载入族”对话框中选择本书配套下载资源中的“M16螺栓.rfa”族文件,如图9.127所示。,图9.127载入族文件,图9.126进入楼层平面视图,(2)放置M16螺母。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族”“常规模型”“M16螺母”“M16螺母”选项,将其拖入参照标高视图中,如图9.128所示。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前”选项,如图9.129所示。,图9.129进入前视图,图9.128将族载入项目文件,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60,沿着线,从右至左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130所示。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参照平面,再选择螺母边界,如图9.131所示.,图9.131对齐螺母,图9.130绘制参照平面,对齐完成后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螺母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如图9.132所示。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选择刚刚放置好的一个螺母,将其复制到右侧预留洞中。如图9.133所示。,图9.133复制螺母,图9.132对齐完成,(3)生成顶部M16螺母。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前立面”选项,如图9.134所示。选中图9.135中的两条竖直参照平面,将其向上拉伸,直至与水平参照平面相交。按CO快捷键,发出“复制”命令,配合Ctrl键,同时选择底部两个螺母,将其复制到顶部参照平面交点处,如图9.136所示。,图9.135拉伸竖直参照平面,图9.136复制底部螺母,图9.134选择楼层平面,(4)调整顶部M16螺母位置。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立面”“右”选项,如图9.137所示。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参照平面,如图9.138所示,再选择螺母边界,如图9.139所示。,图9.137选择右立面,图9.139选择移动边界,图9.138选择目标边界,螺母会随对齐操作而自动移动,如图9.140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螺母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继续选择参照平面,如图9.141所示。再选择螺母边界,如图9.142所示,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螺母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图9.141选择目标边界,图9.140一个螺母移动完成,图9.142选择移动边界,至此梯段族全部绘制完成,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并检查已绘制完成的梯段族,如图9.143所示。,图9.143梯段族,9.3插入梯梁与梯段,前面已经介绍了梯梁、梯段二个族的制作过程。小节中介绍将这二个RFA族文件插入到项目中,并对齐到相应的位置。,梯梁属于梁构件的一件,因此是结构专业构件。在插入时应在结构专业的平面图中进行,具体操作如下。,9.3.1插入梯梁,(1)绘制梯梁参考平面。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层”选项,进入到结构二层平面视图如图9.144所示。按RP快捷键,发出“参照平面”命令,在“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板中设置“偏移量”为600,沿着线,从右至左绘制出一条水平的参照平面,如图9.145所示。,图9.145绘制参照平面,图9.144进入结构二层平面视图,(2)绘制梯梁。按BM快捷键,发出“添加梁”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梯梁”如图9.146所示,并沿参照平面绘制出梯梁,如图9.147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绘制完成的梯梁,此时可以观察到梯梁的方向放反了,如图9.148所示。,图9.148三维视图,图9.146选择梯梁,图9.147绘制梯梁,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回到结构二层平面视图,单击按钮,发出“翻转”命令,使梯梁方向正确,如图9.149所示,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翻转完成的梯梁,如图9.150所示。,图9.150三维视图,图9.149翻转梯梁,(3)对齐梯梁。按AL快捷键,发出“对齐”命令,先选择所在的面(即不移动的面),如图9.151所示。再选择所在的面(即移动的面),如图9.152所示。,图9.152选择移动面,图9.151选择不动面,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预留洞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完成后如图9.153所示。同理在另一侧中,选择所在的面(即不移动的面),再选择所在的面(即移动的面),如图9.154所示.,图9.154对齐另一侧,图9.153一侧对齐完成,单击开放的锁头,锁头会变为锁定的状态,避免预留洞位置随之后的操作而发生移动,完成后如图9.155所示。,图9.155对齐完成,注意:每当有多个面或边界重叠在一起,不便直接选择目标对象时,按Tab键,可循环进行选择不同的面或边界,直到选择到所需对象。,梯段属于建筑专业构件。在插入时应在建筑专业的平面图中进行,这一点与梯梁插入时不一样,请读者朋友们注意。具体操作如下。,9.3.2插入梯段,(1)放置梯段。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建筑平面”“2”选项,进入到建筑2层平面视图,如图9.156所示。按CM快捷键,发出“放置构件”命令,在“属性”面板中选择“梯段”,并将其载入到项目中,如图9.157所示。,图9.157放置梯段,图9.156进入建筑2层平面,但发现梯段构件并没有正确放置在建筑层平面上,在“修改放置构件”选项板中,选择“放置”“放置在工作平面上”选项,并按Space快捷键,发出“调整方向命令”命令,将梯段调整为正确的方向,如图9.158所示。根据图集要求,按MV快捷键,发出“移动”命令,将梯段向下移动30距离,完成后如图9.159所示。,图9.159移动梯段,图9.158调整梯段方向,按F4键,可在三维视图中观察梯段精确地插入到项目中,如图9.160所示。,图9.160梯段插入完成,(2)设置螺母可见性。双击梯段,进入梯段的族编辑模式,如图9.161所示。在线框模式下,配合Ctrl键同时选择顶部两个螺母,在“属性”面板中单击“编辑”按钮,在弹出的“族图元可见性”对话框中取消勾选“平面/天花板平面视图”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62所示。,图9.162编辑螺母平面可见性,图9.161进入“梯段族”编辑模式,梯段底部两个螺母的可见性用同样方法设置完成后,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载入到项目中”命令,在弹出的“族类型”对话框中,选择“覆盖现有版本及参数值”按钮,完成后如图9.163所示。,图9.163螺母平面可见性设置完成,(3)设置螺栓可见性。在“项目浏览器”面板中选择“视图”“结构平面”“二”选项,进入到结构二层平面视图,如图9.164所示。双击梯梁,进入梯梁的族编辑模式,如图9.165所示。在隐藏线模式下,按Ctrl键同时选择梯梁上4个螺栓,如图9.165所示。,图9.165选中螺栓,图9.164进入结构二层平面,在“属性”面板中选单击“编辑”按钮,在弹出的“族图元可见性设置”对话框中取消“平面/天花板平面视图”复选框的勾选,单击“确定”按钮,如图9.166所示。选择菜单栏中的“创建”“载入到项目中”命令,在弹出的“载入到项目中”对话框中,勾选相应RVT文件的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并在弹出的“族类型”对话框中,选择“覆盖现有版本及参数值”选项,完成螺栓可见性修改,如图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保健按摩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假肢制作装配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热力运行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机械冷加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图书资料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职业技能鉴定(铁路钢轨探伤工)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旧房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应对措施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肝炎护理查房
- 高危妊娠5色分级管理
- 员工自愿自己缴纳社保协议书范本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 旅游行业导游培训制度与措施
- 《视觉表现技巧》课件
- 临时场地租赁协议书范本
- 五社联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伦理问题探讨-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