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卷封分析_第1页
二重卷封分析_第2页
二重卷封分析_第3页
二重卷封分析_第4页
二重卷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重卷封分析,山东金保罗食品饮料有限公司6/5/2020,.,主要内容,一、二重卷封概述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三、二重卷封的评判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公元1801年法国人发明把食品裝入玻璃瓶中并加热处理,而使食品保存不腐败。公元1809年英国人首创镀锡铁皮容器、即金属罐代替玻璃瓶。由此开始了食品罐头的发展历史,但当时所用的镀锡铁皮容器均是以焊錫焊接而成的焊接罐。直到公元1897年美国人发明以橡胶制成密封胶密封的方法,诞生了卷封罐二重卷封1.由澳门(MACAO)传入,取其谐音,故名马口铁,亦名洋铁。2.另传由西藏阿里部之马口地方输入、故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金属圆罐的生产和使用创造了良好机遇。金属圆罐产量日益增加,其加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金属圆罐的结构、形式、种类、规格也不断增多,我国先后从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引进金属圆罐生产线。无论何种设备生产的产品其密封性是至关重要,因此其关键卷封设备的调校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一、二重卷封概述,.,一、二重卷封概述,金属圆罐以其遮光性强、能长期保存、携带运输方便、印刷装璜精美等,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石化等产品包装上,金属圆罐已成为包装容器中重要的一种类别。,.,金属圆罐的封口方法用的是卷边封口法。这种方法是将预先翻边的罐身与罐盖内侧周边相互卷曲,钩合而实现的封口。目前使用的马口铁三片罐共具有三个气密的接缝,即:一个是沿罐侧焊缝,并且在罐顶和罐底各有一个。后两个密封口被称为二重卷封接缝。为了要达到气密的目的,它的密封必须是机械构造牢固的,并卷封口内适当地用胶料进行填充。金属罐的卷边封口法中最典型实用的是二重卷封法。即用两个沟槽形状不同的滚轮,分先后两次对罐体和罐盖卷缘进行卷封。为使封口结合部密封性好,一般可通过在盖的内壁卷缘内涂覆胶液(橡胶或树脂等),经卷边后留在卷缝中,以增加其密封可靠度。,一、二重卷封概述,.,1、马口铁包装的特点:(1)环保性:马口铁罐易于氧化分解,且利于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再利用。(2)安全性:密封性好,产品保质期长。(3)消費性:铁罐导热性佳,易于加热冷却,符合消費者所需。具有足够的強度及硬度,不易变形,更便于搬运和储存。产品色彩多层次、外观精美,滿足消費者的视觉享受。(4)经济性:适合大批量连续生产,投资成本经济,使消費者能享受到物美而价廉的产品。,一、二重卷封概述,.,2、二重卷封的理解1.二重卷封的定义:是罐头的罐盖、罐身相互卷合所构成的部分、由三层罐盖厚度和二层罐身厚度构成,罐头二重封通常借助头道卷轮操作和二道卷轮操作组合的二次操作来完成。2.二重卷封的形成及工作原理:二重卷封的形成是利用金属材料以机械方式把罐盖圆边和罐身翻边相互钩全,锁紧并将它们压平,形成由三层罐盖和二层罐身铁皮叠接牢固的机械性结构,利用卷边内填充密封胶以保证密封。,一、二重卷封概述,.,2、二重卷封的理解3.二重卷封的三要素(1)压头与盖压头壁配合的形状(2)卷封轮的沟槽(3)顶板压力(大小)压头工作位尺寸会影响埋头深度;卷封轮的沟槽形状与调整的程度,会影响卷封盖钩长短与卷封整个结构的尺寸变化;顶板压力影响身钩长短。,一、二重卷封概述,.,2、二重卷封的理解4.卷封三要素的作用卷边滚轮:头道滚轮使身钩、盖钩弯曲钩合,二道滚轮在头道滚轮基础上将卷封压紧压实上压头:合罐身罐盖定位配合固定罐盖在正确的封罐位置,防止卷封内倒作为靠山托罐盘:托罐盘与上压一起将罐头定位防止滑罐,升降罐、封口。,一、二重卷封概述,.,3、影响二重卷封的七大因素1.镀锡板或铝板的厚度、硬度2.卷轮沟槽的形状3.压头凸缘的斜度、厚度4.罐盖卷曲部分形成尺寸5.罐身翻边规格尺寸6.密封胶种类、涂布情况7.但封罐机的调整情况是决定卷边的形状、完全性及规格尺寸的主要因素。,一、二重卷封概述,.,4、未封口尺寸术语1.盖尺寸A盖边外径。外径必须正确,才能保证正确送至封罐机;从而形成正确的盖钩。2.盖尺寸B盖边高度。同样的原因,盖边高度与盖边外径都非常重要。在完成卷封中,盖边变成盖钩。3.盖尺寸C盖边开口。尺寸正确才能使盖正确配合到卷封装配点处的罐身翻边上。也称为“净匹配尺寸”。,一、二重卷封概述,.,4、未封口尺寸术语4.盖尺寸D未卷封埋头度。尺寸必须正确,才能与卷封夹头正确配合。D值不同(盖的深浅程度的差异)意味着生成“盖钩原料”的多少,从而也会影响到最终盖钩的长短。5.盖尺寸E盖材厚度。直接影响卷边厚度T值的大小。6.盖尺寸F盖边内径。盖边内径必须比罐的最大翻边直径大,才能保证在双重卷封机中正确装配。,一、二重卷封概述,.,A罐身外径B翻边宽度C翻边直径D罐高F罐身厚度缩颈:空罐的端口缩颈后的直径比罐身外径小。这就可以用较小的罐盖连到罐身上,即降低了卷封的成本,又增加了美观。,一、二重卷封概述,.,5、二重卷封术语1.迭接长度:卷边内部盖钩与身钩重叠部分的长度。2.迭接率(OL%):卷边内部身钩和盖钩重叠的程度,用百分率表示。,一、二重卷封概述,.,防止损坏、泄漏,气体,溶剂油,细菌、氧气、湿气,二、二重卷封的形成,.,我们知道,二重卷封的密封结构是金属与金属的叠接,金属与金属的叠接是无法达到绝对多数密封的,因为金属基材的厚度严格来讲是不均匀的。对三片罐,边缝处是不平整的,而封口的设备是在不断的磨损,为了达到密封,在二重卷封中必须有一层封口胶来填充上述原因所造成的渗漏通道。要达到金属罐的密封,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选择恰当的封口胶2正确地将封口胶涂布在罐盖上3对罐盖、罐身进行卷封,且其形状及各部分的尺寸满足一定的要求。,二、二重卷封的形成,.,6、二重卷封对设备的要求:1.下盖及罐身定位正确。2.运动时,特别是中心压头转轴精度必须符合标准。3.顶板平面必须保证压力的稳定,并与中心压头保持直角平面,达到平行要求。(受力时)4.一、二道轮的进入和退出动作必须保证切实可靠。5.适合的卷封轮沟槽形状且表面光洁度和压力适合,工作面精度达到要求。,二、二重卷封的形成,.,金属罐的卷封通常由二步操作完成。第一步操作将罐身的翻边部分压到罐盖的卷曲部分形成互锁的结构。第二步操作将第一步操作形成的互锁的结构压紧完成卷封。由于卷封通过两步操作完成,故得名二重卷封。(见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重卷封的二步操作是通过两个滚轮来完成的,第一步操作的滚轮与第二步操作滚轮的形状是不同的,第一步操作的滚轮沟槽较深而第二步操作滚轮沟槽较浅(见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一道滚轮二道滚轮,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道卷轮,一道卷轮,轧头,托罐座,一道卷轮与二道卷轮卷槽对比,二次卷轮(宽而浅,并有坡度),一次卷轮(深而狭,曲面圆滑),.,第一步滚轮,第二步操作滚轮,二、二重卷封的形成,.,1第一步操作第一步操作开始时,第一道滚轮开始挤压罐盖,并通过罐盖向罐身的翻边部分传递压力。此时罐身的翻边部逐步向罐盖的卷曲部分延伸。,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最后,罐盖的卷曲部分与罐身的翻边部分互相锁定,完成的第一步操作,二、二重卷封的形成,.,第一部操作是整个二重卷封的关键,可以说90的卷封工作在第一步操作后已完成。第一步操作不当造成的缺陷无法在第二步操作中予以纠正。第一步操作是控制盖钩的关键。同时第一步操作也影响埋头度、身钩的形成,最终盖钩上的皱纹(在后面章节中有详述)和卷封宽度。一般来说,第一步操作压得越紧,盖钩越长,卷封宽度越小。由于目前新材质的不断使用,卷封机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卷封的尺寸不断变小,我们很难给出标准得第一步卷封的形状。但是有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完成的第一步卷封底部应是光滑的圆弧而不是“平底”,盖的卷曲部分也应是平滑的圆弧接近罐身壁,盖的卷曲部分边缘不可“刺向罐身”,否则很容易造成罐壁的损伤(见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第一部操作后的卷封必须定时进行检查,除了外部尺寸测量外还需进行撕开、截面分析,其方法与最终卷封的结构分析相似。第一步操作后的盖钩皱纹应该是高频度低振幅的波纹,而高振幅低频度的波纹会造成许多卷封缺陷(见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第二步操作在第一步操作完成后,第一道滚轮退出,随即第二道滚轮推进。随着挤压的加剧,第一道滚轮在盖钩上留下的皱纹被压平。(见下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在压平皱纹的同时,罐盖上的封口胶在挤压中产生“流动”。正是这种“流动”才使封口胶充填了二重卷封中存在的细小的“渗漏”通道,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在完成的二重卷封中,有两个空腔我们分别称为上隧道和下隧道。下隧道及周围区域(身钩卷入罐盖卷曲部分的这一区域)称为主要密封区域。为了达到良好的密封,我们认为下隧道必须存在且必须充满封口胶。相对于第一步操作而言,第二步操作较为简单。第二步操作的目的就是压紧卷封,与第一步操作一样,也必须控制卷封间隙。第二步操作的卷封间隙不得超过0.13毫米。(见下图),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在卷封的形成过程中及在最终的卷封结构中,罐盖的卷曲部分及罐身的翻边部分的形状及尺寸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最终的二(双)重卷封中(见图),罐盖的卷曲部分(见图)成为盖钩而罐身的翻边部分则成为身钩,盖钩和身钩的重叠部分称为叠接。除此之外,我们在图中还可以看到上隧道,下隧道,卷封间隙等术语。,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二、二重卷封的形成,.,4、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罐和盖位置和速度同步,底板的凸轮升高,让罐盖和夹头与罐翻边接触而不损坏盖边或罐翻边。在卷封装配点夹紧罐和盖,并平衡旋转,且不能在一道卷封和二道卷封过程中有滑动。将卷封好的罐弹离夹头和卷封机。,.,一道卷封:形成松散而完全的钩叠;弯曲变形的作用。二道卷封:压紧。二重卷封结构的90%是在第一步操作周期中形成的,第二步操作周期最多只占10%。,4、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1、二重卷封的形成步骤(1)将罐盖盖于罐胴头上,使罐缘嵌合于罐盖之盖缘内侧开口部。(2)利用托罐盘压力,将罐身向上托,使罐盖嵌合于轧头。(3)第一卷轮向内包卷盖缘,一面绕着盖缘作相对的旋转运动,一面向轴心施加压力。(4)第一卷轮完成动作后,第二卷轮接着将第一卷轮所形成的第一卷封压紧而成第二卷封时,卷封工作完成。(5)托罐盘向下,轧头向下压退出空罐。其形成步骤如下图所示:,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二重卷封过程图,.,二重结构示意图,2、二重卷封构造T、卷边厚度W、卷边宽度C、埋头度BH、身钩宽度CH、盖钩宽度OL、叠接长度Uc、盖钩空隙Lc、身钩空隙Tb、罐身铁皮厚度Tc、罐盖铁皮厚度g1、g2、g3、g4.卷边内部各层间隙,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3、卷封各部分名称(1)卷封厚度():横过或垂直于卷边内各层铁皮所测得的最大尺寸。(2)卷封宽度():平行于卷边身盖沟所测得的尺寸。(3)埋头度():卷封后卷边的顶端至邻近卷边内壁肩胛所测得的深度。(4)身钩长度(H):罐身翻边向内弯曲成钩状的长度。(5)盖钩长度(CH):罐盖卷曲部分在卷边内部的弯曲长度(6)盖钩空隙(Uc)、身钩空隙(Lc),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3、卷封各部分名称(7)勾叠长度(OL):卷封成型后,卷边内部盖钩与身钩相互叠接的长度。(8)勾叠率(OL):盖钩与罐钩铁皮重叠部分的长度与理论上能完全重叠长度相比所占的百分比。(9)紧密度(TR):指卷边密封的紧密程度。(10)内垂唇,接缝盖钩完整率(JR):接缝交叠处罐盖钩和罐身钩相互钩和形成叠接长度占罐盖钩长度的百分率。(11)压力痕(FR):卷封好的空罐打开后空罐内部出现的痕迹,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罐和盖位置和速度同步,底板的凸轮升高,让罐盖和夹头与罐翻边接触而不损坏盖边或罐翻边。在卷封装配点夹紧罐和盖,并平衡旋转,且不能在一道卷封和二道卷封过程中有滑动。将卷封好的罐弹离夹头和卷封机。,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一道卷封:形成松散而完全的钩叠;弯曲变形的作用。二道卷封:压紧。二重卷封结构的90%是在第一步操作周期中形成的,第二步操作周期最多只占10%。,二、二重卷封的形成(小结),.,二重卷封要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评判。从事二重卷封的评判工作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及一定的从业经验。在鉴定二重卷封搭接时,一套合理的程序步骤包括:外部肉眼检查,外部测量,卷封的断面,以及把搭接完全撕开并进行测量。外部测量包括:卷封厚度、卷封长度、埋头度。卷封断面测量搭接3X1200。把卷封完全撕裂后测量:罐侧搭接处的罐身钩、罐盖钩、在罐侧搭接处的罐盖钩的皱纹程度(紧密度)。,三、二重卷封的评估,.,1、卷封完整的五要素1.没有目测缺陷;2.卷封紧密度百分比表明正确的紧密度;3.卷封叠接的百分比正确55%;4.身钩率正确70%90%;5.封口胶的造型、注胶量和胶膜的分布正确。,三、二重卷封的评估,.,三、二重卷封的评估,.,2、二重卷封尺寸1.28-1.40mmW=2.650.20mmBH=1.700.20mmCH=1.700.20mmOL0.90mmOL%55%(投)OL%50%(计)H=113.400.40mmWR%30%,二重卷封尺寸,三、二重卷封的评估,.,三、二重卷封的评估,.,三、二重卷封的评估,.,检测工具:(1)面盖卷边螺旋测微仪(千分尺);(2)游标卡尺;(3)深度尺(测埋头度);(4)卷边切割机;(5)卷边投影仪;(6)钢丝钳/平口钳;,3、内部尺寸监控位置如右下图,等分三点进行一一对应测量。,三、二重卷封的评估,.,卷边厚度T:从卷边外部测得的垂直于卷边叠层的最大尺寸式中:tc:罐盖(底)板材厚度,mm;tb:罐身板材厚度,mm;:层间间隙之和,一般取0.150.25mm。卷边宽底W:从卷边外部测得的平行于卷边叠层的最大尺寸式中:tc:罐盖(底)板材厚度,mm;BH:身钩长度,mm;CH:身钩空隙,mm。,三、二重卷封的评估,.,叠接长度OL与叠接率OL:叠接长度是二重卷边结构内部经剖切测得的身钩与盖钩互相叠接的长度;,三、二重卷封的评估,.,叠接长度OL和叠接率OL是评价卷边质量的重要参数,一般要求铝合金罐盖的OL0.76mm,叠接率OL不小于50。要求金属密封罐的二重卷边、不得有快口、假卷、大塌边、卷边不完全、卷边牙齿、铁舌、跳封、卷边破碎、锐边、垂唇和双线等缺陷;按标准在加压试验或减压试验时不泄漏。气密试验和跌落试验应符合标准的有关规定。,三、二重卷封的评估,.,卷封皱纹形成原理:由于第一步操作将盖边卷在罐翻边下面,盖在直径上缩小了,由于结构中没有失去任何金属,如果这量取出盖钩观察切边,可以看到其自身打折,形成正弦波状结构。,三、二重卷封的评估,.,卷封皱纹的判定依据由封口胶造成的印痕称为“封口胶皱纹”,它没有深度或幅度。,三、二重卷封的评估,.,3.3、皱纹度,皱纹度指卷边结构解体后,盖钩内侧周边凹凸不平的皱曲程度,皱纹不包括在封口过程中皱纹被滚压平正后所留下的痕迹。按上图分析皱曲占整个盖钩长度的比例进行目测分组评定。紧密度和皱纹度成对应关系,即:紧密度100%皱纹度。随着罐头直径变小,皱纹的数目增多。,.,接缝盖钩完整率,指罐身接缝处,卷边盖钩上形成内垂唇造成盖钩有效宽度不足的现象。以卷边解体后观察盖钩发生内垂唇的有效盖钩点整个盖钩的比例来表示,可按上图目测。,.,三、二重卷封的评判,盖钩紧密度观察盖钩紧密度是判断卷封是否被压紧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目前有一些其它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作为紧密度判别的旁证。盖钩紧密度是盖钩上皱纹被压平的程度,如果100%被压平,我们称之为紧密度为100%。相反,如果完全没有压平,我们称之为紧密度为0%。,.,观察盖钩紧密度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的品管人员及技术人员要有一定的经验,因为有许多干扰判别紧密度的因素需一一排除。一般来讲,代表卷封紧密度的皱纹有三个方向:深度、振幅和宽度,三者缺一不可。用这一判别标准,我们可以排除相当多的干扰,例如封口胶皱纹、罐盖经圆边机时产生的“预皱纹”等,此处不再一一例举。,三、二重卷封的评判,.,请注意,整个盖钩上紧密度最低点的数值定义为这个盖钩的紧密度。,三、二重卷封的评判,.,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下垂、内部下垂在卷封下缘呈圆状突者而称为下垂。在卷封任何部分均会发生,但通常在搭接部发生。轻微下垂可当作正常看,因有厚铁皮之卷入即发生。在下垂部分之盖钩变短或不存在盖钩。因此内部下垂减少盖钩与罐钩之钩叠。下垂部之卷封宽度大于正常部分的1.2倍,或内部下垂超过50%即不能接受(如下图所示)其产生原因为:(1)罐钩过长(2)第一卷封过弱(松),第二卷封过强(紧)(3)第一卷轮磨损(4)内容物夹于卷封部(5)密封胶过量或涂敷不均匀,.,2、牙齿(铁舌)或垂唇牙齿系盖缘卷曲部未嵌入或嵌入不足而呈V字形突出之部分。垂唇系罐钩未与盖钩钩结呈V或U字形突出卷封外之部分。牙齿与突唇的钩叠部分短缺均为不良卷封(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罐钩过长(盖铁太硬)(2)头道滚轮靠得太松或卷轮不滚动(3)头道滚轮沟槽磨损(头道滚轮沟槽过宽)(4)罐缘搭接不良(5)内容物夹于卷封部(6)密封胶过量或涂敷不均匀(7)罐盖卷封面有折痕,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3、尖锐卷缘(锐边)在卷封上端内缘呈尖锐之角,可见于搭接部或全卷封缘上。系于卷封时盖突出轧头缘上过度而发生者,可以手摸卷封上端内缘即可察出/压头与卷封轮的间隙调整不当(2)头、二道滚轮调得太紧(3)压头损坏,上缘磨损(4)头道轮轮槽太窄(5)压头调得过低罐盖形成锋利接缝(锐边)(6)托罐压力太大,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4、切罐(快口)尖锐卷封过度其角部之铁皮破裂者切罐,通常在搭接部发生(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轧头上缘磨损(2)第一卷轮或第二卷轮过强(3)卷轮沟槽磨损(4)内容物夹于卷封内(5)第一卷轮沟上颚与轧头之间间隙太大(6)第一卷轮上下活动过大(7)托罐压力过强(8)第二卷轮过强(9)缓冲弹簧调整不良、第二卷轮与轧头间隙过大,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5、跳封卷封至接近搭接部时跳过而形成卷封不紧之现象,跳封通常在搭接部之前后两侧发生,此部分易发生漏罐,当检查卷封时宜特别注意。如发现跳封应立即做调整工作。(此现象:1、易造成真空不良2、类似滑罐发生W不均匀)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封盖机之速度过快(2)搭接部太厚(3)二道卷封滚轮边凸轮弹簧力过小(4)第一卷轮过强(5)托底板压力不足,罐打滑;(6)设备及卷封轮运动精度不符;,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6、滑罐/滑口/卷边不完全滑罐系轧头在盖深内滑罐动所引起之不完全卷封,第一卷封滑罐时卷封下缘呈波浪状,致使盖钩长短不一致,第二卷封滑罐时卷缘外侧呈凹凸不平,而其卷封紧度不一致。(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托罐压力不足(2)盖与轧头不嵌合(大小不适合)(3)轧头磨损(4)卷轮、轧头或托罐盘不滚动(5)轧头缘有油(6)轧头轴上下活动(7)轧头高度不对(8)罐盖径未能配合的上、第二卷封滑罐(9)反边唇R与托罐盘不对衬,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7、疑似卷封(假卷)疑似卷封系全部或部分卷封完全无钩叠之现象。即盖钩与罐钩无嵌合钩叠,从外观检查有时难于发现。(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罐缘敲弯、罐缘下垂(翻边损坏)(2)罐身与罐盖配合差错(3)盖卷曲部变形损伤或压溃(4)罐身、罐盖喂入不同步(5)罐中心不对轧头中心/罐盖没有放在轧头的中心位置(6)一道、二道卷封滚轮的下沿将罐盖圆边损坏,疑似卷封(假卷),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8、裂唇(大塌边)裂唇似疑似卷封,罐盖未嵌合而露出之现象,但其宽度有时超过2-5cm。(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罐缘打弯(2)罐缘下垂(3)盖卷曲部碰弯或压溃(4)罐与盖不嵌合,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9、断封(卷边碎裂)断封是卷封下缘铁皮破裂之现象,通常发生于搭接部之卷封。发现此缺点须立即校正卷封机构(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BH值偏大,托罐压力过强,后测量H值(2)反边唇尺寸不一(3)卷封过强(4)第二卷封之缓冲不良(5)第一卷轮钩型过小(6)密封胶过多(7)罐盖用铁有问题,断封,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0、埋头度过深埋头度过深是指盖深超过界限而盖钩与钩叠变短之现象(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托罐盘压力不对(2)轧头与卷轮磨损(3)轧头未完全嵌合于盖(4)轧头缘厚度不适当(5)轧头上缘与第一卷轮沟上颚间隙不适当,埋头度过深,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1、折叠或缺口折叠系盖钩铁皮打折之现象,由切缘向卷缘伸长,严重时卷缘产生尖锐之下垂,通常发生于薄铁皮。缺口为折叠与皱纹之中间形者,可适用皱纹度之分级法,均为卷封之主要弱点。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第一卷轮过强或太弱(2)托罐压力过强(3)第一卷轮磨损(4)卷轮不滚动(5)罐缘或盖卷曲部损坏,折叠,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4、第一卷封过强(头道卷封过紧)第一卷封过强时其卷封下缘较扁平,结果可使盖钩变长或顶住罐缘变形,卷缘尖锐。(此现象易产生溢胶、断封、擦伤、CH变短断封)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第一卷轮调整过度靠近轧头(2)第一滚轮沟槽太窄,第一卷封过强,一、不良卷封与形成的因素,.,12、歪扭罐靠近卷封部之罐身凹凸不平或歪扭之现象,通常发生于接近搭接部分,严重时可能发生于全周围。其产生原因为:(1)托罐压力过强(2)轧头高度过低13、罐缘下垂(R过大超出订标准上限)罐缘外端向下弯曲之现象,此种罐缘形成长罐钩。如下图所示:其产生原因为:(1)展缘过度(2)搬运不良使罐缘碰歪(3)供罐机构调整不良之碰伤,罐缘下垂,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5、第一卷封太弱(头道卷封过松)第一卷封太弱时盖钩不接触于罐身,即盖钩不充分卷入嵌合,导致盖钩变短(此现象易产生CH变短、W值变大、OL%低)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第一卷轮之调整不适当(太松)(2)第一卷轮沟磨损(太深)(3)卷轮轴针或卷轮轴承磨损(4)卷轮偏心轴或调整蜗杆磨损,第一卷封太弱,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6、第二卷封过强(过紧)第二卷封过强能使铁皮伸长形成宽的卷封宽度,钩不嵌合或减少钩叠等得不到良好之卷封,此种卷封较正常的容易导致漏罐,尤其是在搭接部。亦可能引起尖锐卷缘,密封胶溢出等现象。其产生原因为:(1)第二卷轮之调整不对(2)托罐压力过强,第二卷封过强,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7、第二卷封太弱(过松)第二卷封卷封太松即卷封部各层铁皮不密接,密封胶不能完全填满卷封内部间隙致使发生漏罐现象,产生低真空现象(如下图)其产生原因为:(1)第二卷轮之调整不对(2)第二卷轮磨损(3)卷轮偏心轴或调整蜗杆磨损(4)卷轮轴针或卷轮轴承磨损,第二卷封过弱,四、二重卷封缺陷及产生原因,.,18、身钩过长(BH过长)身钩过长是指罐身钩长度超过标准尺寸。(身钩超过规定尺寸,会使产品发生泄漏和损坏)如下图所示:其产生原因为:(1)托底盘压力过大(2)压头对托底盘位置过低(3)一道滚轮调得过松(4)二道滚轮调得过紧(5)罐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